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有它的历史渊源。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阿拉伯各地区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重新实现统一,阿拉伯人作出了巨人的努力,但无论是近代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还是现代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它推动了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终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观代民族国家。本文所谈的阿拉伯世界合作,是指阿拉伯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一、合作组织概览 一战结束后,现代阿拉伯民族国家相继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第一个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也门,1918年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的出现到最后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阿联酋,1971年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实现独立,经历了约半个世纪。为增强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团结,推动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人作用,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创建了一些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成立,这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最初山埃及、沙特、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7国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舆情指数(2011)是阿拉伯研究与政策分析中心实施的阿拉伯国家首个大型、综合性舆情调查的报告,从阿拉伯民众总体状况、"阿拉伯之春"、民主问题、民众对国家机构的信任度、宗教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阿拉伯民族问题等六方面量化展现了受调查者的态度。本文选择其中关于"阿拉伯之春"的部分进行解读,并考察了阿拉伯媒体对阿拉伯舆情指数的态度。此外,本文还对阿拉伯舆情指数的意义和不足做了评析,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畜牧业发展公司,创建于1977年,是隶属于阿拉伯联盟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的资本为6000万科威特第纳尔,由12个阿拉伯国家捐助。它在许多阿拉伯国家设有分公司。该公司以投资工程项目的方法,促进阿拉伯国家畜牧业的发展,通过交换产品和经验,加强阿拉伯各国的经济合作。阿  相似文献   

4.
在中东局势发展中,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个重大问题。有时,阿拉伯国家关系协调和团结比较显著;有时,阿拉伯国家之间出现矛盾以至分裂又突出起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经历起伏曲折的发展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中东局势的发展。 阿拉伯国家关系所以会有分分合合的矛盾现象和发展过程,是因为阿拉伯民族既有凝聚的因素,又有分离的因素。本文就这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阿拉伯民族的分离因素 (一)从最初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发展到遍及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渊源来看,公元六七世纪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大多数是以民族部落为基本单位的游牧民。由血缘关系家庭结成的氏族和部落之间的斗  相似文献   

5.
翻开阿拉伯武器史,就可以知道阿拉伯人的剑曾闻名于世。但是,在今天的飞机、坦克、大炮、导弹等现代的先进武器制造业上,阿拉伯人则大大地落后了。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然资源、军工技术及技术人员等各种条件,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军事工业至今仍然处在摇篮之中。目前,阿拉伯世界中仅有埃及、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现代化武器制造业,为本国与阿拉伯兄弟国家武装部队提供一些常规武器。然而,这些武器远远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中国圆满落幕。阿拉伯国家对特奥会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的59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比赛,阿拉伯社会正在逐步形成支持、参与特奥,关心、帮助智障人士,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利比亚是个阿拉伯国家,居民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也有一部分黑人和图阿雷格人,其服饰也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阿拉伯人的服饰利比亚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与北非其他国家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大体相似。男子头戴一顶红毡帽(这显然是受土耳其人的影响,是奥斯曼帝国统治北非时的遗物),也有戴白帽子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倾向日益明显。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的中东政策不得人心、阿拉伯国家因受内外部冲击而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是促使阿拉伯国家实施“向东看”政策的四个主要原因。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使大国在中东的互动出现了新特征,国际多极化格局进一步发展。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期望值升高,既给中国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和全球政治多极化发展,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格局中的地位逐渐不容忽视。本文考察了六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国际网络安全规范之争中的定位及其网络安全治理实践,认为海湾阿拉伯国家选择了一条符合中间地带利益的网络安全治理道路。在国际网络安全治理平台,海湾阿拉伯国家呈现出介于网络大国之间的混合性立场。在国内层面,海湾阿拉伯各国的制度框架为本国国家权力的行使保留了较大灵活性;在区域层面,非正式合作和次国家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正成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区域网络安全合作的主要形式。对政治、文化和社会安全的考虑,地区竞争和冲突新形式的出现,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安全漏洞及对网络安全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层面的联盟关系及其变化,是影响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国际网络安全规范之争中立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共同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初,由18个阿拉伯国家参加的阿拉伯自由贸易区正式宣布进入实施阶段.阿拉伯政界与舆论界普遍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意味着阿拉伯共同市场的前奏曲己经奏响.面对新世纪,阿拉伯各国经济逐步向集团化、区域化发展.从地域和民族角度,阿拉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联合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忧势.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30年中,由于政抬、经济和宗教教派等原因造成的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对阿拉伯国家间实现理想的联合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今,阿拉伯国家能否尽弃前嫌,携手走向一定程度上的联合,为世人所瞩目.一、阿拉伯国家经济联合的尝试及其经验早在40年代,阿拉伯国家联盟就宣布成立.该联盟曾就阿拉伯国家经济合作事宜作出过各种努力,也达成过某种共识,于1944年签订了“亚历山大条约”.该条约强调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倾向日益明显.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的中东政策不得人心、阿拉伯国家因受内外部冲击而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是促使阿拉伯国家实施"向东看"政策的四个主要原因.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使大国在中东的互动出现了新特征,国际多极化格局进一步发展.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期望值升高,既给中国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中国圆满落幕.阿拉伯国家对特奥会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的59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比赛,阿拉伯社会正在逐步形成支持,参与特奥,关心,帮助智障人士,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发刊词     
《阿拉伯世界》是一份知识性的杂志。它的内容主要是根据阿拉伯文进行翻译、译编……来介绍阿拉伯各国的社会、文化、语言、教育、历史、地理、人物、经济、宗教、风俗习惯等情况。(也引用英、日、俄……等外文资料加以译编) 阿拉伯世界现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将近二亿,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阿拉伯各国在历史上,对保存和传播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方面,曾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国家政制变革的根本原因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开明领导、国民和妇女的变革要求等.为适应阿拉伯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需要,阿拉伯国家的开明领导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致力于政制变革,如适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扩大公民自由、提高妇女地位等.但由于历史、宗教、文化等原因,阿拉伯国家的政制变革进展缓慢,在新的历史时期,阿拉伯国家的政制变革进程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国家政治制度变革的动因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国家政制变革的根本原因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开明领导、国民和妇女的变革要求等。为适应阿拉伯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需要,阿拉伯国家的开明领导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致力于政制变革,如适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扩大公民自由、提高妇女地位等。但由于历史、宗教、文化等原因,阿拉伯国家的政制变革进展缓慢,在新的历史时期,阿拉伯国家的政制变革进程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国家在摆脱殖民压迫,建立独立国家后,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处理巴以问题时,逐渐把本国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与以色列和解的过程。没有阿拉伯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这一变化,就不会有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国家在摆脱殖民压迫,建立独立国家后,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处理巴以问题时,逐渐把本国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与以色列和解的过程.没有阿拉伯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这一变化,就不会有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8.
去年秋冬以来,东欧国家以及苏联的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制度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地处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汇处的中东阿拉伯国家受到了来自东欧事变的影响和冲击。助长各国内部的政局动荡在阿拉伯国家中,除海湾地区少数几个国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外,  相似文献   

19.
黎巴嫩主要教派的历史与今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巴嫩是个十分独特的国家,它不像一般人想象中的阿拉伯国家.近代,尤其是近13年以来,它一直是个阿拉伯基督徒占主导地位、各宗教派别保持权力平衡的阿拉伯国家,是阿拉伯世界中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国家,首都贝鲁特号称东方巴黎.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性,黎巴嫩自古以来便是各宗教少数派和中东被压迫少数民族的避难所.从阿拉伯穆斯林的大开拓时期起,这里陆续聚集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十数个支派,可以说,现在上述两大宗教中的所有派别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它的信徒.但是在传统的黎巴嫩山区,主要还是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德鲁兹派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但来得早,而且人数多,所以到奥斯曼帝国后期,黎巴嫩山区的地方行政权一度在两教派之间轮流执掌.  相似文献   

20.
1995年3月22日,阿盟驻北京办事处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庆祝阿盟成立50周年招待会。同日,阿盟22个成员国的外长在开罗举行庆祝大会,并上演了一出反映阿拉伯团结的歌剧。阿盟还耗资数十万美元在阿拉伯各国首都举办讲座和体育活动。阿盟秘书长马吉德说,这次活动是阿拉伯的一次联合行动,也是证明阿拉伯国家能应付国际变化的一个机会。 阿拉伯国家联盟是一个地区性和民族性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阿盟在联合国及其组织中享有观察员资格,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或新闻中心,主要出版物有阿文《阿拉伯事物》月刊和阿、英文《新闻公报》。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导下,约旦、沙特、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阿拉伯也门等7个独立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永久总部设在开罗。阿盟的宗旨是密切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各国的政策,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 《阿盟宪章》规定该组织活动的五项基本原则是:各成员国的法律地位平等,互助,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和遵守联合国宪章。理事会是阿盟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3月和10月举行外长级例会,也可应两个以上成员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