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何谓“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允许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一种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29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归向,提出的香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首先提出的。党的十四大认为,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对于和平统一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维护世界和乎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一国两制”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一国两制”概括地说,就是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一个中国”是前提。就是祖国要统一,只能在一个中华…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在国际范围内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金日成最近说朝鲜“南北双方也可学习香港方式,各自维持现行的经济制度不变,实现和平统一”,就是这一构想的国际影响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人士发表文章,举行研讨会,就“一国两制”构想的有关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广东社会科学》在一九八四年九月创刊号上,发表了周毅之、施汉荣合写的《从香港问题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就“一国两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多次阐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因此,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它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条件下实行“一国两制”,既使实行不同制度的地方有一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统一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国家内,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容许今后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香港和回归祖国的台湾,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随着香港的回归,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举彪炳于史。“一国两制”在香港问题上的顺利实现,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一、“一国两制”历史基础的客观内涵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基础和客观内涵是什么?它不是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也不是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而是香港、台湾和大陆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此文由于篇幅所限,仅以香港作为一种制度的代表,台湾且不论)。用邓小平的话说:“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以及体现这一构想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举世瞩目.本刊创刊号发表了周毅之、施汉荣合写的《从香港问题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对“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理论根据,作了初步的探讨,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迫切要求加深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认识,进一步弄清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一国两制”构想作深入的理论性探讨,成了摆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为此,本刊编辑部同《南方经济》编辑部于10月24日在广州联合举行了“一国两制”构想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省市学术界人士近四十人.省委宣传部黄浩副部长参加研讨会并作了讲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曾牧野同志在主持会议的发言中指出,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为实现“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范例.他说,“一国两制”是八十年代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出现成的答案,因此,要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去寻找解决这个新问题的新方法.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阐述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分析了香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状,结合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从科?  相似文献   

8.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一国两制”在中国成功的伟大实践,是一部富有独创性的法律,它把“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规范化、法制化,既是“一国两制”的法律体现,又全面地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基本法》不仅是香港稳定繁荣的保障,也是实现“一国两制”的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期盼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大喜日子,也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的日子。邓小平同志虽然离我们而去,未能实现其到香港这块中国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遗愿,但香港回归已成定局,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将变为现实。在这样的历史关节点上,探讨“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内涵、“一国两制”的客观依据与理论根据、“一国两制”重大的意义等问题,既是对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最好纪念,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执行“一国两制”的战略决策,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九七后的繁荣,进而为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对立中寻求统一的光辉范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根据生产力水平提出的战略决策。“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毛泽东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这一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正确方针,对世界各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具有借鉴意义。我们要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争取台湾问题早日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以及和平统一祖国而开始形成,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香港是第一个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回归后香港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与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同的特例。探讨“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其在香港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孟庆顺教授的新著《“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发展》(香港社会科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版),就是对这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国两制”的提出对…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特定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范围的,有十多亿人口的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小范围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观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要么是社会主义“吃掉”资本主义,要么是资本主义“吃掉”社会主义。然而,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却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他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论上有许多创新,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又在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上突破了某些传统观念,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学习。本文结合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探讨大范围社会主义和小范围资本主义的关系,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港、澳、台等问题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为领导者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提供一些帮助,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中的实践性原则作一初步考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相似文献   

14.
一代伟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缘起于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并率先在香港实现,又即将推行于澳门。“一国两制”不仅是中国解决澳门历史遗留问题的战略决策,也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的指导方针。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与澳门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范例。正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一国两制”而制定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作出法律上的基本规定。’‘一国两制”下,政策五十年不变,法律保障五十年不变,既保证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又要保留中央一定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就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制订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并同英国政府进行友好谈判,完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初步显示了这一构想的强大威力,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一国两制”构想的由来及其威力中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的设想,是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次会议在制订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时,就有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张宁波 《理论界》2004,4(6):71-72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为和平统一祖国提出的科学构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构想不仅在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这一构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六月初召开的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围绕“一国两制”的新形势、新格局,提出以下一些思考题,供研究参考:一、关于“一国两制”的问题。1.关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要意义:2.关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理论依据;3.“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4.“一国两制”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关系;5.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统战工作新形势、新格局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阐明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呼吁尽快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和分离局面。1981年国庆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两岸实行通邮、通商、通航。相继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92年10月在党的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又重申了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自1987年10月以来,台湾当局采取了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一些有利改善两  相似文献   

19.
浅析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论的哲学基础宿富连邓小平在处理香港和台湾问题时所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新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一国两制”构想论的重要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同一性原理.“一国两制”构想论的提出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它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战略决策。“一国两制”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香港回归祖国,完全是按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进行的。“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是“一国”与“两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解决香港问题这个特殊矛盾所采取的特殊方法。它本来是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来的,只是由于香港问题的提前到来而改为首先用于香港。我国政府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