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发展 《社科纵横》2013,(12):118-12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十二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稳健增长期,文化旅游业将成为兰州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理清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影响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研究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11):79-81
"十二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稳健增长期,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十三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持续增长期,文化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研究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对于科学制定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娟 《社科纵横》2007,22(11):30-31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本文在对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兰州市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10):44-47
十一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高速增长期,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兰州市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业将成为兰州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理性分析影响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对于查找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12):54-56
十二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稳健增长期,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十三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持续增长期,文化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明确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预测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对于科学制定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促进西安旅游城市建设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琰  同勤学 《唐都学刊》2009,25(2):114-116
旅游是城市文明的“容器和展厅”,旅游的文化性、环境性,生态型的特点都和现在中国城市发展膨胀中矛盾解决的理念刚好吻合,旅游已经成为市长工程,是提升城市的抓手。西安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国内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西安旅游资源也面临着空间布局和开发程度的不平衡性,利用方式不当,整体吸引力不高的困惑,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本市旅游业的总收益。对此,应该以旅游资源的深度有效开发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城市为研究目标,从产业发展、营销策略等层面促进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现有工业园基本上属于我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工业园,存在着重复性建设、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等弊病,因此需要按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原理的要求,改造和升级这些传统工业园并建设一批新工业园。根据矫正市场外部性主体的不同,西安市可以根据基于不同企业契约式共生基础上构建的生态工业园和同一企业集团内生式共生基础上构建的生态工业园这两种工业园构建形式,采用不同的推进机制推动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宁思明  范松宾 《创新》2009,3(3):88-91
南宁市重视通过“民歌绿城”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展示旅游城市形象。为真正把南宁变成常规性旅游目的地,南宁市需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形象,合理建设精品景点和组织精品线路等,实现大南宁旅游带和南宁市旅游业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闻瑞东  赵宏宇 《探求》2011,(2):7-10
文化旅游业是以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不仅是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广州文化旅游业的现状,从产业资源流失、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创意品牌、人才队伍不强等方面分析了广州发展文化旅游业面临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有裨于广州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对甘肃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北京奥运会带动旅游业,通过创新机制与体制,改造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树立国际丝绸之路旅游大品牌,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塑造成为甘肃省支柱产业,完成旅游业以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根本定位,推动后发展地区甘肃的社会生产力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安旅游产业在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上缺乏统一性,不经济现象较为突出,保护不力,旅游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服务质量较差,缺乏"大市场、大旅游"的经营理念,旅游产业集群效能难以发挥。做强西安旅游产业须优化西安地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挥集群效能,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实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建立旅游效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维英 《唐都学刊》2006,22(1):88-92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乡村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地区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主要采取“农家乐”形式,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层次上,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西安乡村旅游应在地域发展模式、项目开发模式、经营管理模式、政策支持模式方面有所创新,这样才能使西安地区乡村旅游形成特色,具有吸引力、生命力,形成自己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秦岭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平 《唐都学刊》2002,18(3):108-110
西安市秦岭北坡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文化积淀深厚 ,森林公园数量多、面积大 ,但目前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深层次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时 ,需遵循一定的思路和原则 ,并且必须加强规划 ,突出特色与个性 ;同时 ,应与环保工程协调发展 ,重视资金的筹措和市场定位等  相似文献   

14.
王晓锋 《唐都学刊》2006,22(4):48-55
西安地处我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接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于此,历时11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进入21世纪,西安顺利地完成了“十五”规划,迎来了崭新的“十一五”规划,西安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让我们站在全面发展观的高度对西安城市定位进行科学认识并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探微。  相似文献   

15.
陕西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精兵  张丹 《唐都学刊》2002,18(3):100-103
陕西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 ,但旅游业发展总体效益相对低下 ,旅游产品相对滞后 ,没有适时推出有特色的新产品进入市场 ,以至于旅游业收入增长缓慢 ,没有发挥出旅游业收益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优势。为了改变此种状况 ,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 ,注重高品位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推出名牌产品 ,深化旅游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 ,形成与旅游相配套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  相似文献   

16.
丁永刚 《唐都学刊》2007,23(5):37-40
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其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可持续性的资源支持。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已成为现代西安人共同思考的热点话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路径阻碍因素,并提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过程中应选择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朱士光 《唐都学刊》2006,22(4):44-47
针对西安市当前正开展的生态化建设工作,从西安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当前生态环境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现代化大城市之需要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并进而分析了西安地区开展生态建设的条件,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8.
张天社 《唐都学刊》2006,22(6):128-132
西安事变期间,周蒋曾会面两次,一次在12月24日晚上10时许,一次在25日上午10时许。前者由宋美龄、张学良陪同,后者由宋美龄、宋子文陪同。前次会面因时间已晚,仅简单寒暄了几句,再次会谈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的承诺。周蒋会谈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交换条件,也没有更加隐秘的内情,从而廓清了周蒋会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9.
高晓华 《唐都学刊》2005,21(5):122-124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二重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亦可资借鉴;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