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展的科研单位将“精中选精”,还要看他们是否能够与温州的企业“对接”和今后科技交流的延伸,是本次轻博会“科技交流版块”的主要亮点。  相似文献   

2.
走近轻博会     
轻博会是温州的一场经济盛宴,也是温州的产业经济发展提升的强大助推器。再过几天,2005年浙江轻工产品博览会将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如期开幕,主办方表示,本届轻博会将立足温州本地轻工产业优势,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突出“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的主题,着力办成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最富有成效的轻工产品专业展会之一。  相似文献   

3.
招才引智还与招商引资比翼双飞,将发挥特殊的功效。人们不会忘记,去年在温州举办的“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吸引了留学生和海内外专家的目光,他们来温州参加这次盛会,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不同的是,今年,温州市不再单独举办此类大型的招才引智大会,而是与“轻博会”合而为一,设立招才引智版块,以力求精干、注重实效并与“招商引资版块”相辅相成,为大会增辉添彩。  相似文献   

4.
“越专业越有魅力”,是展会的制胜法条。重视“成交率”,重视专业性和目的性,是本次主题展览的新看点。本次轻博会的重头戏是眼镜、服装、皮革、泵阀、印刷礼品五大主题展览。根据组委会的统一安排,早在9月6日、9月13日两大主题展览——温州国际眼镜贸易展、第十届温州国际皮革展已相继举行。这两次主题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我们来做个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在日前召开的温州市企业上市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周江勇强调,要把企业上市作为温州打造新引擎、重构新动力、提升新优势的关键一招来抓,奋力跑出温州企业上市加速度,打造形成与温州“铁三角”地位相称的资本市场“温州板块”,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努力提升温州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旺盛活力。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会议,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就是温州要把上市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支持温企上市。  相似文献   

6.
“生存还是灭亡”?这似乎从来不是生活在闻名遐迩的“温州模式”里的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街上的宝马越来越多,房价还是越来越涨。金融市场里,煤炭矿场下,各地乃至国外的一些房市里到处晃动着温州人的身影。这一切意味着温州人手里还是握着大把大把的钱,没有人杞人忧天去担心明天之后会是什么。但是过去连续几年温州GDP增幅位居省末,许多风光一时的专业市场也好景难再,种种迹象表明撑住门面只是“温州人经济”,而非“温州本地经济”。但是前者毕竟只是后者在不同地域的投影和辐射。若皮之不存,毛何附焉?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120多家在外温州商会中,有这样一位唯一的在任女会长,她就是日照温州商会的会长郑玉莲。轻博会开幕前夕,在采访青岛商会会长陈成俊期间,陈成俊接到了几个电话,他说是住在隔壁的郑玉莲打来的。我说我们正找她呢,苦于没有她的电话。陈成俊于是就把郑玉莲给叫来了。郑玉莲爽快地前来,一坐下来,就打开了话匣子。说到高兴处,她会转头问陈成俊:“我把这些事儿都说了对不对的?”性格爽朗,也透着“刚出道”的可爱。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欧洲”和“非洲”两个世界的比喻,是城乡差别之大的代名词。温州经济的起飞是从农村开始的,市场经济的活力也是从农村先发的。但是,温州的城乡差别一直以来仍是比较明显的。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通过建设和谐社会,逐渐消除城乡差别,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得到实惠。温州也不例外。市委书记王建满在最近的一次专题会议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中央的大战略与温州农村发展的小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设计新载体,力求新突破。他要求,一要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认真开展一场农村“环境卫生革命”。二要“攻三通、破三难”。“攻三通”,就是通路、通水、通电,重点要搞好农村交通网、饮水网、供电网等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破三难”,就是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问题。三要推进一场“千村千企结对共建”活动,选择1000家企业与1000个村庄结时共建,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共同发展。我们结合温州实际,把温州新农村建设理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通过民营企业扶持农村经济,实现工业回报农业的愿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着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造就一个美好的农村新社区。温州的新农村建设,将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温州农村新社区正迎面走来。  相似文献   

9.
温州商人在山西投资煤矿究竟是投资还是投机?我省有关部门完成的《关于温州民营企业在山西省投资兴办煤矿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称《报告》),首度以官方报告的形式揭开了温州“炒煤团”的真相。由浙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会同浙江省驻北京(包括山西)办事处、温州市协作办以及浙江浙能富兴燃料有限公司组成的调研组,去年末在沸沸扬扬的温州“炒煤团”质疑中专程赴山西调研,搜集了大量客观事实与数据。从这些数据与事实中,《报告》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对“炒煤团”市场行为的重新认识——“从总体上看,温州民营企业在山西投资兴办煤矿是一种具有相当风险性的长期投资经营行为,属于正常的市场运作”。二是如何让温州商人小而散的投资行为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在外浙商成为解决我省资源问题的重要力量建立一务可行渠道。  相似文献   

10.
“少壮城市”甫一开栏,就锁定温州。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曾三访温州,著文说:奥康的发展就是温州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中华儿女来说,王振滔的性格就是温州性格的缩影。从他的家喻户晓的创业故事中,可以总结出温州人与皮鞋的那种相依相存的关系。是不是可以说,皮鞋经济的再度崛起使温州的经济性格从不讲诚信的顽劣“少年”成长为今天的“少壮温州”?应该说,诚信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基本品质,不需要也不应该被夸奖和夸耀的那一种。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来讲诚信,不仅仅是为了温州的历史,而是为了中国的未来。应该记取这个命题的另一面:低调而主流。温州正是用这样的一种低调和主流成就今天。本期我们配发了董权先生的《城市也需要营销》一文,董权先生恰恰认为诚信是不需要夸奖的人的基本品质,因此他对温州不曾赞一词,留下了令我们回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百舸争流,万马奔腾。城市之间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一批曾经排在温州后面的新老城市,正在赶上温州,甚至超过温州。温州又将如何应列?作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温州,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已成为别无选择的选择。胡锦涛总书记说,浙江,要走在前列!省委书记习近平说,温州要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浙江“走在前列”,温州就应该“奋勇争先”!在7月25日举行的温州市九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王建满说:根据温州的现实基础、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我们要努力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活力就是动力,实力决定地位,而和谐,是必然要求。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是温州“奋勇争先”的重大举措,是温州“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也是顺时应势的战略抉择。建设“三个温州”,是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大决策。它涵盖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体现了温州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新要求。自1985年提出“温州模式”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来温州参观考察的,近100万人次。温洲以其改革发展的勃勃态势,为全国所知,为世界所晓。今后,更富活力,更有实力,更加和谐的温州,必将更加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12.
当历史车轮来到1985年,对温州的改革开放来说,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这年5月1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张也平所写的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了题为《温州的启示》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专稿当时是这样描述“温州模式”的——温州市农村家庭工业蓬勃兴起,短短几年,已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已为人们所公认。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地发展道路,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广大农村走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5年秋季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课题总负责:刘国光、王洛林执行负责人:李京文、邱晓华、刘树成执笔:刘树成、...  相似文献   

14.
在外“温州商会”已是在外温州人一块招牌。全国一百多万在外温州人,最初以乡情为出发点成立了商会,现在这商会已不仅仅只局限于家的概念,商会是一个大项目整合平台,也有称之为政府的“内阁”,它是庞大资金的融资平台……商会在扮演着多重角色。青海温州商会会长温端稿说:“通过商会平台,不要说融资几十亿,就是上百亿,上千亿也是可能的。”一个商会有这么大的能量,那这一百四十多家在外温州商会合在一起有多大的能量呢?在外全国温州商会的“年会”就是由这一百四十多家商会共聚一堂的大型聚会。“年会”起初是三年一届,近年来是两年一届,据温州市协作办刘飞华副主任说:“将改为一年一届。”甚至不能否认以后半年为一届的可能,个中的“玄机”想必是诱人因素多多。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去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的“景山会议”是温州非公经济发展里程碑的话,那么今年2月24日国务院公布的“非公经济36条”就给这个里程碑刻上了夺目的雄文。“36条”的正宗说法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它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它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并从七个方面具体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由于颁布之时刚过春节不久,所以,人们称之为非公企业新年收到的最好礼物。“我听到国家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很激动。这次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政策中范围最广、力度最大、操作性最强的文件。”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接受采访时表露出的欣喜与激动,可以看作是温州非公企业打开这一厚礼的共同反应。作为全国非公经济的招牌城市,作为备受争议频频出入于风口浪尖的焦点角色,温州对于非公经济领城的风吹草动有着天然的敏感。南最近被推为全国劳模的候选人。在此之前,全国劳模中还从来没有民营企业家的身影。实际上,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很大程度上是为民营经济“正名”的历史,经历过从80年代的到90年代的担惊受怕与无所适从,看到了宪法和十六大报告对非公经济的清晰表述,在心理层面,曾经沧海的温州人似乎并不用再怕什么了。但是在财富的扩张之路上,温州非公经济时时感受到了“掣肘”的痛苦。特别是对一些垄断行业,横亘在民企面前的高门槛和种种政策壁垒使民企望而却步,纵有斗胆试水者,也多是在不透明的层面上踯躅前行。比如征战南北的炒房团炒煤团炒电团炒车团,一种纯粹顺资本意志而动的经济行为或多或少被贴上了意识的标签。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可以说是正中下怀。它从制度层面给了温州飞翔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不知有多少企业曾受惠于每年一届的轻博会,与此同时,不知有多少企业对轻博会寄予厚望。在第四届轻博会即将开幕之际,一些有关展会的话题,也在商家的企盼中屡被提起,理性地梳理一下这些人们关心的方方面面,也许有助于把展会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省委和市委的决定,我们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把温州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大市”建设文化大市,就要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从而增强文化的“软实力”温州建设文化大市,建议实施八项工程,即文明素质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研究工程。通过八项工程的实施,争取使温州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走在全省前列。温州的过去,曾经创造了相当突出的文化成果温州的现在,正在不断地创造着许多新的文化成果然而,离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市,温州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还有甚多不足,还有甚多欠缺,还有甚多距离我们的责任,就是加快建设,加快步伐我们走访了一批有识之士,大家就温州的文化大市建设,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言”经整理,特录于下  相似文献   

18.
来自刚刚召开的“晚上温州”旅游发展恳谈会最新消息,“十一五”期间,我市将以“一江两岸三圈六区”为框架,把温州的晚上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绚丽,更加迷人。那么,不久以后的夜瓯江到底会有一番什么样的美丽景象呢?根据市政府推出的“一江两岸三圈六区”思路,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畅想一下吧!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月,我们政治系干部班师生一行42人前往全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热点——温州,进行了一次考察和学习。时间虽不长,但受益匪浅,使我们亲眼看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给温州农村带来的巨大发展和变化,同时也深深的为温州农村的“家庭经营”在变革中所发挥的巨大威力而吸引。下面,就我们所见所闻,并结合温州模式,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20.
当历史车轮来到1985年,对温州的改革开放来说,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这年5月1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张也平所写的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了题为《温州的启示》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专稿当时是这样描述“温州模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