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是研究“发生”问题最多的一位,他深度介入生物学、物理学和形上学的研究,提出了丰富的发生论思想。本文梳理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物理学、形上学等三重语境中使用“发生”一词的不同内涵,总结亚里士多德在这三个领域里的发生论思想。在生物学语境中,“发生”的主要含义是生殖,亚里士多德在此领域中提出了动物后生论的思想;在物理学语境中,“发生”的主要含义是个别事物或宇宙的源起,亚里士多德在此领域中提出了宇宙生成论的思想;在形上学语境中,“发生”的主要含义是实体的产生或生成,亚里士多德在此领域中提出了实体生成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发生论思想具有原创的意义和价值,对后人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2.
“模仿”一词最早出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著作,一般用来说明万物与其本源或一类事物是另一类事物的派生物,后来在整个古希腊时代,“模仿”一词被广泛使用,显示出了古希腊人宽泛而多层次的模仿观念图景,在每个哲学家和艺术家笔下,“模仿”一词都有特定的含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未把模仿看作审美艺术的独特本质。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和社会失范——走向世界新秩序途中的问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以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为背景来试着分析社会失范的现象,我们首先就得联系其社会条件对失范的含义略加澄清,这里就有必要提到,这一术语经希腊语“nomos”(规范)衍变而来。所以,失范原本应被看作“规范”一词的否定。要理解失范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的一个核心概念Being的原始含义固然是一个逻辑系词“是”,但由西方传统对语言规范及其逻辑确定性的尊重使这个词上升到了世界本体和真正实体的崇高地位,从而使它带上了系词“是”和动词(及动名词)“存在”(及“本体”)的双重含义,体现了西方文化中逻各斯精神和努斯精神的统一,这是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的文化传统所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和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生涯”(career)一词对人们来说有着广泛的含义。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生涯”可以被定义为贯穿一生的个人所选择的道路或旅程。在个人前进的旅程中,他或她扮演着多种角色:父母、关爱者、工作者、朋友及伴侣。而职业生涯则正式或非正式地表现了人们贯穿于以下7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论反思     
1 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是一个外来词,为近代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所常用,其含义颇多,大体有以下几层意思:(1)反思是意识对意识的意识,或思想对思想的思想。洛克根据意识的来源把意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外界对象的意识,这是反映,其直接的来源是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另一类就是意识对自身活动的意识,它的来源就是意识对意识内部活动的知觉,这种意识对意识的意识就是反省或反思。黑格尔也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反思一词,不过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反思是思想(绝对理念在人身上的体现)对思想(绝对理念本身)的思想。他说:“反思以  相似文献   

7.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或“神”学是其哲学体系的起点和根基,也是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斯宾诺莎的实体或神概念与一神教的神概念是相互规定和相互诠释的,而且他从“神的目的是存在”推出了“每个人的存在是目的本身”。通过分析斯宾诺莎的著作和相关资料,我们看到虽然斯宾诺莎熟悉一神教,但是他的哲学中的实体或神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他并非通过规定实体去理解一神教的神,也不可能通过理解一神教的神去规定哲学中的实体概念。斯宾诺莎认为神没有目的,他不可能由神的目的推出每个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词一向被看作花间尊前侑酒佐欢的工具,主要功能是“娱宾遣兴”,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歌馆酒楼、席间尊前的歌妓口头传唱。歌妓“乞词”于词人,词人“赠词”于歌妓,不仅使词作得以保留、流传,也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再者,作为词之传播主体的歌妓是词人审美观照的主要对象,女色的参与,对词人的创作也是一种刺激。词中大量的对歌妓曼妙无比的歌喉与仪态万方的姿容,甚至她们的发髻、纤足、小手、指甲等的描写,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利用语言文字的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例如:“A Can-nonball took off h is legs,so he laid down h is arm s.”(“炮弹打断了他的腿,所以他放下了武器”)在这句话中,采用同词异义或一词多义以为诙谐之用,这里的“  相似文献   

10.
hum an ism由两个含义构成,它们是“人性”(“人道”)和“主义”(或“思想”)。萨特和海德格尔就是围绕这个词的这两个含义而分别发表了他们对这个词不同看法的。这些看法的不同也进一步向人们表明:他们虽然同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们在哲学观上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萨特的哲学依然属于海德格尔竭其毕生精力要克服的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部颁《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就规定讲“‘一’在古文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含义”。这一内容,古代汉语大专教材包括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编的《古代汉语》都未涉及,清代学者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现在出版的有关专著虽有所涉及,但义项、义例也不全面,尚不能适应部颁教学大纲的要求。于是从先秦文学到唐宋诗词中广收义例,分析含义,分别归类,同时吸收前人和当代专家的零星研究成果,写成此文。关于“一”用作数词,“一”后面常带量词,古今用法相同;关于“一”用作数词,后面不用量词,有关论著多有阐释,故这两方面本文从略,不再赘述。“一”在古代汉语里是个多义词,除作数词外,还存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兼类现象。这里有个“兼类”和“活用”的界线问题,必须先弄清楚。词的兼类指古人创造和使用该字(通常也是词)时,本来已经赋予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间有联系的意义,出现了词的兼类现象,这,就是训诂学上所谓的孳乳现象。所以词所兼的意义是古已有之,是该字(词)本身固有的。词义兼类可以避免语言符号太多的麻烦,使古词语简明方便,增强文字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向语法学家们请教:“‘语法’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有的会说:“‘语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指语法本身,一个指语法书。比方说,‘你这话不合语法’,这是指语法本身。又如说,‘这是一本语法’,这是指讲语法的书。”也有的说:“人们有时侯用‘语法’这个名称代表语言的语法构造本身,有时候又用它代表语法学,因此有必要分清这两个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语法”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指语言的“语法规律本身”,它“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二指语法学,它  相似文献   

13.
该文认为“一VP”中“一”的基本含义是表示动量、计量动作过程本身的。“一”这个动量成分赋予VP所表达情状一个[ telic]特征,并决定所在结构可解析为完成体或不太典型的完成体。“一”是一个极性词,由此衍生出主观量意义。“一”的几种意义不匀质、不对应,显得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4.
一、头韵的含义 英语头韵(alliteration)本是古代英语诗歌的一种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诗体形式。英语韵头又叫首字韵,是古代英语诗歌的基本诗体形式,它最先见于英雄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之中。头韵是指“在一行诗或一个句子中,由于相邻的词的起首字母(元音或辅音)发音相同而生产的音韵,”也就是“重复两个或两个以上紧接相连的字,或重读音节的第一字母或音素”所产生的音韵。如:safe and sound(安全的)。还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关于“是”(Sein)的论述非常出名,在相关讨论中也谈到“真”(Wahrheit):其名著《是与时》第44节题目即为“此是、展开状态与真”.海德格尔不满意传统关于真的看法和解释,试图从古希腊文aletheia一词挖掘更多的含义,比如揭示性、展开性.但是,他关于希腊文aletheia一词含义的相关论述是有问题的,他论述该问题的方式也有一些不清楚之处.从海德格尔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与真相关的探讨主要并不是为了探讨真,而是想借助这一概念来探讨“此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探讨“是”.这也说明,在哲学研究中,“真”这一概念至关重要.澄清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不仅有益于理解他的思想,而且对于西方哲学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A、O、拉夫乔伊在其著名论文《浪漫主义的区分》 (1924)中曾指出“浪漫的”这个词所表示的含义太多,以致于它什么也没有表示,因为一个国家的浪漫主义和另一个国家的浪漫主义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浪漫主义本身是多元的,也许对于浪漫主义来说有一些公分母,然而它们没有被明确地建立起来。在另一篇论文《对历史学思想来说的浪漫主义》(1941)中,他更激进地认为浪漫主义本身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相异的、逻辑上是独立的,有时在本质的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7.
儒学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属于"谱系儒学","儒学"一词的含义只是"儒家之学"的意思,没有学理性的指涉;而在现代学术中,儒学却被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并在这样的"名分"下被研究.但是,究实而论,儒学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范式上都与所谓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相去甚远.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将儒学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就不是很"名正言顺",而且更严重的是,将儒学当作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来研究大大地遮蔽了儒学的独特性.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将儒学看作是可以用来建立新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的"思想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本身,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将煤看作是电的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电本身一样.  相似文献   

18.
从《诗经》看古汉语判断词“是”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判断词(或称系词)“是”产生于何时,语言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王力先生认为始于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洪诚先生认为产生于西汉前期。他们基本上不承认先秦已出现判断词“是”。杨树达、杨伯峻先生首先看到先秦已有判断词“是”的用法。近几年来,这一问题讨论很热烈。比较具代表性的有:林序达老师认为;“判断词‘是’产生的年代应该是战国未期”;徐德庵老师认为:“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9.
“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各家却有不同看法。 《马氏文通》称“是”为断辞。黎锦熙先生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里,把“是”列在动词里,算作表示决定的同动词。它后边的成分叫“补足语”。王力先生在他的《中国现代语法》里,把“是”叫作“系词”(属于半虚词),列为独立的一类。它后边的成分叫“表语”(表位)。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语法学习》里,把“是”叫作非活动行为的动词,丁声树先生在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里,把“是”和“有”、“在”、“象”等看作特殊的动词,而把“是”后边所带的名词、代词或名  相似文献   

20.
义句形象义     
一、义句形象义与义位形象义说到义句形象义,首先得从义位形象义说起.听到“狼、虎、箭、弓”等词的语音形式,脑子里随即会出现狼、虎、箭、弓的形貌;听到“雪白、冷笑、嘻嘻、咳咳”等词的语音形式,脑子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感知形象.所有这些都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遗留表象的复活.由于(词的)符号形式的刺激,唤起了人们对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形状象貌特性等方面的记忆,习惯上,人们把这叫做词的形象色彩,或称之义位形象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