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程实施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课程观的转向,课程实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新的理论视角下,课程实施过程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一个对话的过程和一个知识与意义建构和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赵征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1):107-110
本文从文本意义角度入手,探讨了文本意义阐释范式与文学翻译批评之间的关系,并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阐释的合理性才是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邵红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现代隐喻认知观认为,隐喻本身是一种语言现象的客体事实,同时又是某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的存在特质。作为一种概念体系,隐喻意义的建构是人类语言发展、交流的根本,但隐喻意义的理解和认知并非瞬间、片刻的随意假想和猜测,而是从人类认知语境的视角出发,完成内心所创造的一种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折射反映过程。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来看,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首先是对隐喻参数的识别,然后再明确说话人、听话人双方都互明的认知语境,最后才能达成隐喻意义的建构,完成隐喻意义的推导。 相似文献
4.
何艳华 《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9,16(2):19-21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侧重以直觉印象为主,以往对他的论述主要从印象主义理论来展开。本文试图从批评的理念与个性话题来论证,从另一角度体现李健吾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宏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2):61-70
记得1988年作家出版社出过一本《龙应台评小说》,那一针见血、干净利落、对事不对人的文笔,确实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可惜,这本书生不逢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如今再把它翻出来读一读,居然发现海峡两岸的批评竟何其相似乃尔!同样的“温柔敦厚”,同样的“惟我独尊”,同样 相似文献
6.
论《孟子》的意义阐释与经典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4-6
《孟子》的经典地位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经意义阐释方可获得。在不同理论视阈下,《孟子》的主要命题被不断拓展、深化和转化。《孟子》中的经验性描述由此获得理论支撑,成为普遍原则,从而取得对现实人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的存在方式,语言在本质上是理解和对话的过程,而理想的交往也是对话与理解的过程。语言和师生交往是同构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在许多方面都暗示出语言的对话及理解的特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世界中,语言则更多地充当了相互交际的工具和手段,没有为教师与学生构建存在之家。从人的存在之视角理解语言,建构富有意义的语言世界,是促进师生交往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8.
陈凤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1)
当今世界,女权主义已经使得女性的声音不再是一种边缘化的声音,但是总体上看女性作家和批评家的“生态意识”都很薄弱,文化思想界关注作家的“精神生态”的人很少。鉴于此,本文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话语建构的角度切入这一时代的困惑,通过女性文学的精神生态和文学批评生态的话语资源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强调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命运,东西方文学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逐渐被人们认可的今天,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梦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3):86-93
迄今为止的鲁迅映象都是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不是物质世界的鲁迅本体.科学阐释的基点是契合.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必须与鲁迅本体相契合,否则就是伪阐释.契合有近相契合与远相契合、表象契合与实质契合、文本契合与意义契合之分.在某一种视角的契合到达阐释饱和的时候,就会出现意义重叠甚至意义超载.这种情形持续下去,发展到极限时,阐释就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伪阐释,出现反契合现象.于是在时代条件适宜的时候,就要出现视角的转换,开拓学术的新局面.除了视角转换之外,归元阐释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也只有鲁迅这种最具哲学意味的大作家才有可能和有必要并也经得起这种归元阐释,从而阐发出无穷尽的哲学意味.不同视角和方式的阐释构成了学术链接,后来的新视角是在前人基础上转换而来的,不应割断与前人的联系;前人也不应反对后人的视角转换.同一个鲁迅本体之所以会映射出众多的鲁迅映象,是由于鲁迅本体的复杂性、多义性与阐释者不同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主体感性一思维的棱镜"所造成的.不同范式的科学形态的阐释构成的不同的鲁迅世界之间,形成张力,造成矛盾和冲突.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克相灭,一方"吃掉"另一方的,而是共存互补、非对抗性的.只有阐释与伪阐释、契合与反契合之间是对抗性的,不可相容的.即便是科学形态的契合也都只是部分契合,只可能趋近而不可能完全到达整体契合.各种视角和层面的科学形态的阐释,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鲁迅世界,才能不断趋近于与鲁迅本体的整体契合.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寿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9-26
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思潮此起彼落,新思维、新方法、新学科不断出现。本世纪初,批评首先经历朗松的博学批评,逐渐从文本的外部转到内部。由于哲学和语言学的影响,二战后新批评兴起,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的形式和内容,60年代结构主义批评达到高潮,又逐渐转向后结构主义。世纪末,各流派互相借鉴批评方法,取长补短,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言意论在宋代文论视野中的展开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一是言意之辩论,包括言能尽意论和言不尽意论两个论说维面;二是言意构合论,包括意在言外论、意主辞宾论及言意相互依存、相互消长与相互生发论三个论说维面。宋代文论在最广泛的范围内承传展开了古典言意之论,成为我国古代言意论史上论说维面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由《黑暗的心脏》不同解读及殷企平与王丽亚学术争鸣说起,讨论了文学批评理论对文本意义理解的作用及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意义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重点指出依据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意义既是语言哲学的研究重点也是文学批评的研究目的。语言哲学中的言语行为意义观认为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的最小单位 ,话语的意义是言语交际中实现了的言语发出者的言语意图。各文学批评流派虽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了研究 ,但却都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是静态研究。运用语言哲学言语行为意义理论研究文学的意义不仅可以避免文学批评意义研究的不足而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言意论在清代文论视野中的展开,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意主辞宾论;二是言意相互依存、相互消长与相互生发论。在第一个维面,清人从整体推进的角度将其理论内涵极大地拓展开来。在第二个维面,清人则从不同角度对其维面论题的阐说进一步深化开来。清代文论在甚为深广的层面上深化、完善了古典言意构合之论。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文学评论中如何辨析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问题--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4-103
在文学评论中,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常存在两种观点:或认为一部作品只有一种正确的意义①,或认为有多种意义并存②.本文认为文学作品文本的意义总是多种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意义,但多种意义问存在着合乎逻辑关系的确定性与相互对立、矛盾的不合逻辑关系的非确定性,二者之间在某一逻辑环节存在着可通性,从而交织成一个互相联结的意义网络.文学评论的意义在于通过文本分析,将这个意义网络清晰地描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林小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什么是会话含义,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话语理解中,如何依赖语境,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说话者的意图和含义,社会和文化背景,成语、谚语、典故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傅金祥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45-48
陆机的“意称物”、“文逮意”,超越了一般的“言意之辨”命题,形成了“物、意、文统一”的逻辑系统,作为反映论的文学观,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普适性。不过从现代文艺观及语言哲学观着眼,“物、意、文”之间的联系是极为复杂的,不同的文化形态及文学类别,“物、意、文”之间的关联迥然不同。从遵循“物、意、文”统一,到崇奉精神创造和语言表达的自由空间,关涉到文学疆界的拓展与文学观念的扩版。无论从纵向历史演进还是从横向关联上看,任何文艺观念都有它的不完备性,这正是文学艺术的复杂性、创造性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丁才金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理解语义并不是人们习惯的那样准确复制或再现作者的本意,并让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这类现成结论;事实上,阅读理解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中应该还给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解释作品的权利,动用深究法、揭示法、体验法、替换法等手段引导学生自己寻求对语义的积极体悟与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