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随着游记文体的不断弱化,作品的叙事结构、语言特征等也在不断演变:从《西游记》取经故事的单个故事结构而言,其中的侦探小说、军事战争小说、神魔故事等多种题材因子交错转化,推动情节发展,改变叙事方向。它们在表达神奇多变故事内容的同时,又形成相对固定的叙事结构;西天取经途中的故事排列有序,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不容置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阎真长篇新作《活着之上》的叙事艺术颇具特色,其通过对比性、内向性的文本叙事来表现人物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这样既保证了小说的客观真实性,又赋予其独特的审美艺术性,让作品具备了双重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3.
《欧奴诺可》是欧洲第一部描写美洲题材的小说,作者贝恩通过这部作品在文体结构、现实主义美学以及叙事视角方面实现了女性意识拓展,以及小说文体创新,并由此促进了英国现代小说诞生。  相似文献   

4.
曾庆仁的长篇小说《虚度一生》,潜心构思30多年,深刻反映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在小说结构、叙事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作品风格鲜明独特,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长篇巨著。  相似文献   

5.
正"乌托邦三部曲"又称"江南三部曲",包含《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本,是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最终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作品。作者在坚守艺术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演变轨迹。《人面桃花》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9-1  相似文献   

6.
《镜花缘》的结构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的,作者不但从整体上构筑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因缘结构框架,而且作品的内在叙事结构又与《西游记》、《水浒传》以及《红楼梦》的结构颇为相似,对这些作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借鉴,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答同学问     
承询拙作《王国维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81页,新版同)称《颐和园词》为七言排律,是否有误?谨答于次:按:陈寅恪在《论再生缘》这篇著名论文中写道:“《再生缘》之文,质言之,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又说:“弹词之文体,即是七言排律。……白香山之乐府及后来摹拟香山,如吴梅村诸人之七言长篇,亦可适用微之、惜抱之说也。”最后称:“如《再生缘》之文,则在吾国自是长篇七言排律之佳诗”王国维的《颐和园词》,作于壬  相似文献   

8.
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为民请命的精神,成为莫言写作《天堂蒜薹之歌》的动力,也使这部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小说从叙述者、《群众日报》上的文章和瞎子张扣的唱词三个角度对蒜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这三个角度分别代表了精英、官方和民间的立场,同时也构成了三个叙述文本。这三个文本分别属于小说叙述文体、新闻文体和政论文体、民间说唱的韵文文体。多种文体被组合在一个叙事结构中,构成一部跨文体的小说。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莫言将西方现代派手法与民族传统的叙事方式交融在一起,使其叙事方法显得错落有致、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9.
《小说林》短篇小说的类型多样,在晚清期刊中具有短篇小说文体方面的典型特征,具体体现在作品的叙事模式、内容是否为横截面、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语言是文言还是白话等方面。从中不仅可以认识《小说林》短篇小说在文体革新上的依据及其与传统古代短篇小说不同的文体特征,其价值也值得重估。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源起于《诗经》,到了汉魏六朝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孔雀东南飞》是此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作品,其中的叙事形式与笔法深远地影响了唐朝以及之后,尤其是清朝的叙事诗传统.《孔雀东南飞》除了在诗歌主题、抒情传统以及社会文化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之外,在叙事形式,尤其是在叙事声音与观点、聚焦书写形式、系列与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上,更是展现出当时诗歇最高的叙事成就,并深远影响着后代诗歌的叙事书写传统.藉由当代西方的叙事理论,就其中的叙事声音、观点以及聚焦形式,来分析这篇作品如何在浓厚的抒情氛围之下述说故事,又如何在叙事之中传递浓郁的抒情气氛,以此来重新探索这篇叙事杰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西方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作品把真实和虚构、实在和潜在糅合在一起,建构了一个小说世界。作者用一种独特的文体和技巧模拟十九世纪维多利亚小说,同时又不断对此予以解构,小说的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具有后现代主义艺术特有的开放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的叙事既有语录性、戏剧性、小品性,又具有诗性。纯粹记言的形式使《世说新语》如同语录,难以构成小说般宏大的叙事,但其中也不乏生动的片断。无声而又风趣的行动则又使《世说新语》如同短剧或小品。《世说新语》的诗性不仅表现在它浓烈的情感上,也表现在它的叙事方式上,即以意象为单元组构篇章。《世说新语》叙事的这种多体多面性既缘于其短章小语以类相丛的特殊体例,也缘于它的编者志人风流的编写动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诗人严阵的新作——长篇诗体小说《山盟》进行了评析和探讨。作者把《山盟》放在诗体小说这一特定范畴中,结合作品的阐释和评析,指证了这一文体的基本的审美规范,即:史诗般的内容;结构和叙述方式;抒情插笔的运用;诗歌格律的创造等等。本文在阐述这些审美规范时,对同一文体的外国经典作品《堂璜》和《叶甫盖尼·奥涅金》亦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岭南晚清民间小说作家邵彬儒在其说书基础上编撰而成的通俗短篇小说集《俗话倾谈》为研究对象,从体制、叙事和语言三个方面探讨该书的文体形态,认为《俗话倾谈》虽为通俗短篇小说,却具有文言小说的文体特征,体现了晚清时期通俗短篇小说文体积极吸收文言小说文体的因子以求新变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由于酷爱古典传统文学艺术,贾平凹在创作中有意识地继承古典文学文备众体的表现传统,形成了《秦腔》文备众体的文体特点。以穿插在文本中的诸文体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出这些文学艺术碎片在文本中所承担的叙事、审美、立意功能,立体呈现作品独特的文体形态,发掘其在贾平凹写作中的美学价值与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厉彦林长篇报告文学《延安样本》全景展示了延安脱贫的伟大成绩,采用历史见证者的参与式叙事将延安地区脱贫实践极具现场感地塑造出来,同时也呈现出了作者的感性思考与理论概括,达到了当下报告文学创作的新高度.在叙事结构方面,作品兼具宏观的世界性视野与微观的人物塑造,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延安脱贫的区域意义、国家意义与全球意义;在叙事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为庆祝建国60年华诞,献礼影片《天安门》热映。影片风格怀旧,叙事经典,不失大家风范。导演署名是叶缨,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叶挺的孙子、拍摄了一系列红色经典影片的叶大鹰。《天安门》是他红色系列的最后一部,拍完这部作品,叶大鹰的红色情结似乎释放殆尽,眼光开始关注更加广阔的题材。2010年他执导了一部反映华人在美国淘金史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金山》。  相似文献   

1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徐志摩虽然处在不同的文化圈 ,但他们的作品在叙事角度、文体风格方面有着惊人的相合之处。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主要通过人物的有限视角进行叙事 ,《幸福》就是通过女主人公贝萨的有限视角再现了她对人生的幻灭。徐志摩的短篇《浓得化不开》(新加坡 )也是通过人物廉枫的有限视角透视了他孤独悲哀的心境。曼斯菲尔德和徐志摩的作品在文体风格方面也极为相似 ,他们的作品都以含蓄为主要特征。其实 ,二位作家创作的异曲同工之妙有着坚实的基础 ,因为早在 192 2年徐志摩就拜访过曼斯菲尔德 ,且他是中国翻译这位女作家作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论《喧哗与骚动》复合式的叙事结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喧哗与骚动》的叙事结构模式和传统的全聚焦式结构模式不同,它由内聚焦式叙事结构模式(前三部分)、全聚焦式叙事结构模式(第四部分和附录)和对位式叙事结构模式(隐含在作品中)复合而成。复合式叙事结构模式意味着超越单调的叙事结构模式而多方位地收摄周围的现实世界。《喧哗与骚动》正是借助于不同的结构方式的对立、交错与互补,传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领悟  相似文献   

20.
《左传》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在叙事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左传》成熟的叙事艺术为后世小说所借鉴,《聊斋志异》就继承了《左传》以因果逻辑来谋篇布局的叙述结构,重视叙述故事的始末由来。《聊斋》还继承了《左传》想象、虚构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