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在生活中占的比重显著加大,人际交往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性别、专业等角度更细致地分析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同的形成原因,进一步探讨其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交焦虑、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因素之一,引导大学生采用“合理化”、“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遇到问题时注意避免自责,将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整群分层抽取了1—4年级大学生341名,使用状态焦虑问卷(简称STAI)、抑郁白评量表(简称SD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简称SCSQ)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抑郁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焦虑有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有显著相关,指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会有助于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减少,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问卷对378名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应对方式问卷的6 个因子中,幻想和退避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自责应对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②流动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的6 因子中, 自责和退避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对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2)理科生与文科生在社交焦虑和幻想应对方式中差异显著,文科生和艺术生在幻想应对方式中的差异显著.(3)社交焦虑与解决问题和合理化两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责、合理化应对方式两变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是个体身心急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间个体出现社交焦虑问题的可能性较大.认识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现象及表现,分析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并寻求缓解社交焦虑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助于指导青少年解除社交焦虑困扰进而形成良性的人际交往,为家庭和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方向,帮助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更好地发展社交能力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校3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交往焦虑量表》(IAS)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并且社交焦虑的程度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为严重;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学生自己感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有影响。但是,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生的来源则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习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的调查问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旨在探索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学习焦虑的影响,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教育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微信社交依赖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信为大学生提供社交便利,也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为探讨微信社交依赖和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从场内社交焦虑和场外社交焦虑两个维度衡量大学生社交焦虑,从社交效能感、社交负功能认知和社交依赖行为衡量微信社交依赖.以首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0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清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微信社交依赖和期待型社交焦虑、比较型社交焦虑、发展型社交焦虑呈正相关;微信社交依赖通过影响场域内社交焦虑,进而影响场域外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0.
探讨应对方式在医学毕业生完美主义人格与就业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为减轻医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依据。采用 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就业焦虑问卷对22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就业不安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工作焦虑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医学生显著高于非医学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消极应对方式与就业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就业焦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2%。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人格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就业焦虑的重要因素,应避免适应不良完美主义的消极作用,降低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毕业生的就业焦虑。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养育者的羞怯与幼儿社交焦虑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哈尔滨市450名3~6岁幼儿的养育者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养育者的羞怯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外祖母、其他这两类养育者最高,其次母亲和外祖父,父亲最低。(2)不同养育者的羞怯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养育者的羞怯与幼儿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4)直系亲属、隔代亲属和无血缘关系这三类养育者的羞怯与幼儿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无血缘关系养育者羞怯所关联的幼儿社交焦虑最大,其次隔代亲属,最低为直系亲属。结论:不同养育者的羞怯影响幼儿的社交焦虑,应提倡父母更多陪伴,重视父亲参与。  相似文献   

12.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高职大学生选用应对方式的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逃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在合理化因子上年级差异非常显著(P〈0.01);解决问题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P〈0.05)。幻想因子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P〈0.05)。(2)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两个因子年级差异显著(P〈0.05),焦虑和精神病性两个因子年级差异非常显著(P〈0.01),敌对因子年级差异极显著(P〈0.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以及精神病性三个因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P〈0.05),抑郁、焦虑以及敌对三个因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非常显著(P〈0.01)。(3)自责对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合理化对除恐怖以外的其他8个因子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求助对人际敏感、抑郁、恐怖、以及偏执有负向的预测作用。我们应引导高职大学生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关注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省太原市某民办高校118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教师最常用的压力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退避、幻想和自责.与国内常模相比,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求助、合理化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幻想、退避、解决问题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焦虑与性别角色以及自我和谐等因素关系密切,自我经验、不和谐与社交焦虑呈现出正向预测的关系,自我灵活性和男性分与社交焦虑呈现出负向预测的关系,自我和谐因素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自我与期望、环境和谐统一,才能对自己和现实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高职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量表法对262名高职医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高职医学生总体上趋向于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而不是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除了在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的应对方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幻想、自责方式。结论高职医学生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是制约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采用心理问卷对78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对方式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成熟型应对方式和外向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和情绪不稳定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在对结果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年级的学生为样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回归分析显示,人格中的神经质(N),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预测力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构建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对26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分析表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应对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人格各维度直接或通过应对方式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人格的外向性、行事风格、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对积极应对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行事风格还对消极应对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直接或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