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志摩与济慈是中国和英国诗坛上不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智慧早熟,感觉敏锐,有丰富的想象力,像夜莺一样为美好的理想至死鸣唱。本文讨论两位诗人的创作想象、形式与技巧以及在生与死的信念等方面的异同,寻求诗歌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3.
济慈一生饱经孤独的煎熬.为此,他特别喜爱和亲近自然万物。特别憧憬理想的爱情.并选择了诗歌创作作为自我存在的基本方式。分析和把握济慈的孤独体验对于我们理解济慈其人及其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济慈的爱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和芳妮·布劳恩的爱情是他短暂人生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爱情激发了他诗歌创作的激情.通过对他与芳妮爱情历程的回顾,对他写的爱情书信和三首十四行诗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济慈对爱情的狂热和忠贞以及爱情带给他的感受是甜蜜伴着忧伤,欢乐并着痛苦.  相似文献   

5.
济慈的亲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情诗人济慈始终怀着一颗诗人的仁爱之心对远在美国而事业不顺的大弟乔治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对近在身边而染上重病的小弟汤姆一连数月守候在病床前,直至病人安离人世;对于长期被禁锢在监护人艾比家中的小妹范妮同情疼爱有加,为世人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经世难忘的手足情、兄妹情之歌。  相似文献   

6.
终其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济慈深历了一场充满矛盾、痛苦而无果之爱。基于此而形成的爱情观更异乎同代而独树一帜。其爱情观总体以含蓄、简约、轻淡而著称。其中表现的爱情本身常常是现实的、世俗的、非永恒的;爱情对象则是人间的、普通的、一往情深的;爱情语言更是简单的、不作藻饰的、不夸大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诗中的爱情观有着严密的相似性,他的爱情观折射出耀眼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7.
贯穿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济慈诗歌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对济慈诗歌中唯美主义美学观和艺术观的肯定。20世纪后半叶新历史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济慈诗歌的政治性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如果仅把目光聚焦在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上而忽略诗歌中自然因素及其深刻内涵,那同样是有失偏颇的。从生态伦理批评视角来关注济慈作品,我们发现济慈诗歌的审美是一种至高的生态伦理审美,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是包涵着对自由民主渴望,对真、善、美诗歌艺术追求的和谐精神生态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自然是济慈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近年兴起的生态批评恰好从自然角度的视角为济慈的诗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对济慈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加以分析,认识济慈生态观的变化发展过程,发掘影响济慈生态观的主要因素,对从更深层次把握济慈的诗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在中英诗歌史上焕发异彩的两颗流星李贺和济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李贺和济慈在经历与气质、美学观与风格及艺术技巧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济慈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挫折、痛苦与不幸,因而,他要努力地寻找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美使他享受到快乐,同时也赋予了他生命以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漫谈济慈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世纪中叶至 2 0世纪初 ,英国伟大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从三个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众多的英国诗人 :丰富的感官描写 ,对中世纪的理想化 ,有关艺术和思想的悖论。总的说来 ,这些影响都是积极而有益的。济慈为这些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写诗技巧、故事内容和主题风格。  相似文献   

12.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济慈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结合文本分析 ,追溯了济慈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 ,并试图对此进行探讨。从对济慈的单纯模仿到自觉超越 ,威廉斯发展了自己的诗艺并逐渐臻于成熟 ,而后威廉斯超越了济慈  相似文献   

13.
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出于对工业文明的厌恶以及个人生活的苦难使得诗人对大自然尤为关注,他试图在自然中寻找在城市里消逝的美。诗人在诗歌里赞美、歌颂大自然的美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却没有单纯地沉浸于自然的美景中而是利用在自然中汲取的力量乐观地面对人生的苦难。  相似文献   

14.
对于济慈颂歌隐喻的研究大多采用传统的修辞学方法,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对济慈诗歌中的通感隐喻进行解读,运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分析和阐释了济慈颂歌中的通感现象,并进一步指出其通感已跳出了传统修辞学范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诗艺形式,对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济慈颂歌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一生短暂却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作品。他的一首《秋颂》,展现了一位唯美主义诗人的创作才华和对自然的关爱。他从多个角度感受自然之美,把自然看做一个美丽和谐的整体,而且是包含人的互动的和谐整体。从分析他对自然的生态关怀入手,我们可以进一步领略济慈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分析济慈的“逆向接受”的唯美主义出发,对人们在善恶评判标准失衡后重新回归人性主义进行了阐释。当人性缺失的时候,人们始偏离人本身。人类、社会、现实都可以假定、虚构和复制,真、善、美被无情的抛弃。对此,“逆向接受”的唯美主义诗人济慈,沿着人性主义通道找到了“美即真,真即美”。   相似文献   

17.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脍炙人口的颂诗之一,诗中的“美即真,真即美”观念尤为世人关注和争论不休。本文拟就诗人所主张的美、真以及美与真的关系,结合他的《希腊古瓮颂》、《忧郁颂》及其书信来揭示这个命题的深刻含义,并认为诗人美学思想的核心乃“美即真、真即美”。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一个精神乐园.可以让欣赏的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而创造这样一个精神乐园的人也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种种无奈,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抚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就是这样的一个创造者.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其诗作《希腊古瓮颂》中用心灵的眼睛透视希腊古瓮这一艺术珍品,发掘其艺术的真和美的光辉。诗中展现出的独特的音乐美、幻觉美、忧郁美及哲理美表达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深刻的艺术美学观。  相似文献   

20.
元人卢挚小令《秋景》在中国古代咏秋诗中别具一格 ,秋而不悲。英人济慈《秋颂》与之诗情类似 ,同属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对镜子隐喻的“真”的诗学追求 ,是这种相似性的重要原因。但以《秋景》为例看中国诗论的“镜子” ,是虚静、禅静的表现 ,因于情性、本真 ,内蕴群体人本精神 ;而以《秋颂》看西方诗学的镜子 ,典型、灵感的再现 ,寄寓个体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