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运用基尔凯戈尔的宗教存在主义解读《雨王汉德森》的人物塑造、结构和情节。在人物塑造上,汉德森的内心体验再现了该哲学个体存在的定义;在结构上,汉德森在美国和非洲的三段生活经历象征了该哲学所描述的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种生活方式;在情节上,汉德森顺应内心“我要”的呼唤远赴非洲探寻“爱”的真谛,体现了基尔凯戈尔宗教存在主义的精髓。汉德森的个人追求实乃贝娄为全人类设计的宗教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2.
《衰亡》具有现代主义倾向,以荒诞的手法,展示出战后英国社会的危机与混乱,揭示了充斥生活中的虚伪、荒唐和无聊。《罪恶的躯体》表明作者进一步向现代主义靠拢,所有人物失去信仰,精神空虚,有肉无灵,他们处在一个疯狂、荒谬、冷酷无情的世界里,只是追求感官享乐的行尸走向。《一捧尘土》现代主义特征同样很明显,作者以讽刺的笔法和荒诞的情节,表明没有信仰就是野蛮,这是社会腐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荒诞"一词在字典中一般被解释为不合逻辑、不合情理、悖谬、无意义和不可理喻.二战后,在文学创作中,"荒诞"一词逐渐成为具有高度思想概括性和丰富内涵的概念.加谬在<西绪福斯神话>中首次把"荒诞"定义为一种人与世界的紧张的对立关系.尤奈斯库认为:"荒诞是指缺乏意义."[1]罗贝尔·埃斯卡尔皮的定义是"荒诞是理性协调的颠倒".表现荒诞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创作荒诞文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奥尼尔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是孤独的、无助的。因此他在戏剧中揭示了人类无所归属的悲剧,也反映出人类生存和存在的荒诞。在一个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的荒诞世界里,人类不可能找到命运的归属,找到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小说对现代主义的病状有深刻的揭示,形成了她小说三个互相联系的重要主题:一是彻底的隔离与孤独、二是世界的虚无与荒诞,三是女性在禁闭中疯狂.这三个主题皆与她独特的生存体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成年礼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史前时期都普遍存在过的习俗,受礼者要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接受肉体和精神的各种严格考验,然后才能被接纳为民族的正式成员。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可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原型批评方法进行解读。主人公汉德森从美国到非洲再重返美国的经历构成了一个“儿童———严峻考验———成年人”的情节框架,可被视作一个成年礼的原型模式。  相似文献   

7.
德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君特·格拉斯在小说<铁皮鼓>中,通过小说主人公奥斯卡这一怪诞而又真实的艺术形象,以一个侏儒的视角,向人们叙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小说的很多情节是荒诞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然而它又对德国现代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现实生活作了真实、细致的描写.作者把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与他极为丰富的想像力相结合,通过荒诞这种特有的艺术手法,创造了"现实"与"超现实"的艺术对接.  相似文献   

8.
《秃头歌女》作为荒诞派的开山奠基之作,以它独有的创作风格和表演形式对传统的戏剧进行了大胆地突破.剧作中的“荒诞”表现在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几方面.它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反戏剧”,作家用荒诞的方式表现现实世界的荒诞,又用荒诞的方式反抗现实的荒诞,然而真正是我们感到荒谬的是虽然荒诞派剧作家们认为理性本身也是一种荒诞,但荒诞派戏剧正是他们长期理性思索的成果,这究竟是他们的失败,亦或是他们的成功呢?  相似文献   

9.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与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越"设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思想,其实质是以俄国为参照,探讨落后国家如何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跨越"设想"根据唯物辩证法是完全可能的,根据"世界历史"理论是有条件可能的,但根据当时世界及俄国的现实则是不可能的.对这一"设想"应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态度来总结.  相似文献   

10.
加缪的人本主义哲学是关于荒诞和反抗的哲学,志在重建人道主义。荒诞哲学是充满光明的阴郁哲学,是一种悲剧乐观主义。反抗哲学是对荒诞哲学的逻辑发展,是拒绝荒诞和虚无的形而上追求。新人道主义是虚无主义废墟上的价值重建。加缪在"上帝死了"和理性动摇之后,重新确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充满奴役和非正义的世界上,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恶心"是一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荒诞的世界和无意义的人生的一种感受,也是人对于这个物化了世界一种挣扎与抗争.萨特以这样一种感觉深刻地表现出西方现代人精神家园丧失后的焦虑和无奈.  相似文献   

12.
老子特别重视"婴儿",因为婴儿自身包含了众多"道"的特性。婴儿是生命的开始,其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婴儿"是生命永恒的象征。但生命不可能只停留于"婴儿"时期,生命存在于世界之中,是从婴儿走向衰老、从生走向死的过程,这一过程所体现的是生命远离道而不断地"沉沦"于世界中,成为非本真的存在,同时又超越非本真的存在,回归于"婴儿",与道为一,成为本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加缪戏剧主人公古罗马暴君卡利古拉对于"不可能之域"的追求,是以对价值领域里的"不可能性"的突破来代替对事实领域的"不可能性"的征服,两者的错位进一步凸显了存在的荒诞性。卡利古拉的所有暴行皆意在某种表达,这种表达采取了一贯的纯粹而执著的逻辑形式,以"求真去蔽"为目的,这一切构成某种关于存在之荒诞真相的"暴虐启蒙"。  相似文献   

14.
在汉代经学体系中,"改正朔"以示新命所在,乃是政权鼎革之际的必然行为。然而事实上,汉初并未改正朔,而是"袭秦正朔"。面对这一事实,《史记》《汉书》进行了历史书写的补救,"庶事草创"与高祖"十月至霸上"就成为"汉初不改正朔"的两种历史解释。这两种历史解释皆非"汉初不改正朔"的历史真实,而是经学化的正朔理论形成后的补救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叶,世界文坛涌现出了大量的具有荒诞审美特征的现代主义作家,使"孤独"和"荒诞"成为这一时期众多文学作品的代言词。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娄和奥地利的小说家卡夫卡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都对人生存在现代世界内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自我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做了很好的阐释,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两位作家的一些代表作品,来比较他们创作风格的相似之处,从而进一步阐明孤独性和荒诞性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6.
经验"还原论原则",是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精髓.其核心内容在于:坚信任何一种真正的科学知识都是从具体经验向"普遍概括"所作的一种"语义提升",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彰显出与之相应的"经验蕴涵",科学的合法性基础才得以确证.但随着这一原则的深入贯彻,它逐步陷入了理论困境并相继招致了"否证论"、"整体论"、"历史论"对之抨击.这表明,若不彻底抛弃这一偏见而只是做些内部调整,科学哲学无论如何将无从获得重大发展,甚至有走向自我消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局外人》是加缪的经典之作,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概念.主人公默尔索自私、孤独、冷漠,面对荒诞的世界显得麻木不仁,在荒诞的世界里流露出荒诞的情绪体验: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人感到与世隔绝,无依无靠,人面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而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其荒诞的哲学意义在于唤起人们从中听到并发现行动的意义--与其与荒诞的世界共舞,最后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不如摧毁荒诞,重构新的人类世界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白日梦是人对自己所期盼的情境的幻想,这种期盼来自于对生存现状的不满足。而人对生存现状的自我认识则需要一面镜子。在《牡丹亭》中,春意盎然的花园是杜丽娘的镜子,因为这面镜子,杜丽娘做了一场白日梦,遇见了梦寐以求的柳梦梅。在《女仆》中,女主人的生活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女仆们卑微的人生,以至于做出荒诞的白日梦,最终走向不归路。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既有可能性又有局限性,甚至有不可译性。随着英汉语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语言和翻译的认识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不再片面地强调语言翻译是可能的或是不可能的,而是表现了一种更为理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本文就这些问题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分析了变"不可译"为"可译"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加以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杰克·希伯德创作的《想入非非》是澳大利亚公认的第一部经典剧作,受到澳大利亚文学界极高的推崇。剧作家通过对一个疯狂而荒诞世界的描绘,反映了一位叫蒙克·奥尼尔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情景。此剧极其深刻地探索了澳大利亚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