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市政区地名用字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1048个乡镇级以上地名,总共使用汉字2220字次.使用了595个不同汉字.超过一半的所用汉字用在了地名末尾.这些地名尾字多数是通名汉字.使用次数最多的5个汉字分别是"龙、溪、石、家、山".重庆地名用字有如下特点:尚"龙",与"龙乡"龙文化;山、溪、石、坪、坝等地名用字反映了重庆的地形地貌特点;"桥"字地名与"桥都"文明;姓氏地名多,是"插占为业"移民政策的结果;通名变专名,现代地名命名方式之一;异体字.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重庆地名不仅反映了重庆的自然地理特征,同时也记载了这个城市演变过程中的痕迹。重庆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凸显了重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积淀。重庆地名文化与这个城市其他的无形文化一起,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文脉和灵魂。  相似文献   

3.
重庆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重庆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重庆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反而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重庆移民地名沿江的地区高于边远山区,老重庆高于涪、万地区.重庆移民省籍主要来源湖广,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重庆地名还反映了移民后的社会变迁、经济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4.
怀远地名文化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怀远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怀远的地理特征、经济生活、宗族观念、历史变迁以及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基于对怀远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怀远地名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地理实体和区域的一种语言文字的代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西域地名是各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它体现了政治功能、经济文化功能,以及自然地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取的名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民族的。地域的语言和心理特征,反映民族的、地域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观念。昆明的地名有汉语地名和少数民族语地名,这些地名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本文将通过有代表性的实例来作论述。  相似文献   

7.
华人姓氏与地名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姓氏的产生与发展和地名的关系十分密切,姓氏源于地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就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性特点。澳大利亚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其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澳大利亚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地名不仅是国家和地区的象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为研究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依据。文章主要从反映土著语言文化的描述性地名、唤起人们情感回忆的地名、反映澳大利亚殖民地历史的地名以及体现其他国家移民语言文化特色的地名入手,分析研究上述地名赋予澳大利亚社会的多元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对藏区地名的形成或者命名的几种主要情况分别加以介绍,并诠释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含义:一是描述地理位置、形状的地名;二是表明自然资源和地理实体的颜色等特征的地名;三是反映历史事件、军事活动等情况的地名;四是反映藏族的崇尚心理和宗教信仰的地名;五是以部族名、人名、动植物名等命名的地名.  相似文献   

10.
论重庆都市地名的文化特色与城市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聚落文化的典型差异 ,都市地名和乡村地名带有明显不同的文化色彩。在大多数城市 ,尤其是平原城市 ,由于自然地貌、街区布局有很强的同一性 ,街道与居民区的命名规则呈现高度类似的特征 ;然而 ,作为都市少数派的山地城市 ,聚落地名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而这种地名的文化色彩又强烈地塑造了该城市的国内国际形象。对成都—重庆都市地名进行比较研究表明 ,重庆都市地名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色彩 ,具有典型的自然特性 ,具有较强烈的乡村气息。这些地名特征已经塑造了重庆的地名文化、重庆的对外形象 ,并正在影响和继续影响着重庆走向世界 ,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区高于边远山区;四川移民省籍来源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与空间距离的因素湖广籍占了约60%,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宁波地名的文化意义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名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宁波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它反映了宁波古代独特的地形地貌,描述了宁波的地域特产、经济类型,记录下宁波悠久的历史史实、民间传说以及民众善良美好的心理愿望和道德情操,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独具宁波特色的文化底蕴和气质品位。  相似文献   

13.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储存本土文化信息的功能.文章搜集、整理并分析了重庆方言中的新词语--重庆言子儿,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言子儿,表达了巴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带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语成为记录巴渝文化的载体,是重庆独有文化的符号象征,了解重庆人了解新重庆风貌,解读这些新词语不能不认为是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常州地名语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是一种文化。常州地名记录着杰出的历史人物,流传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表现着某些民俗史实,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反映出常州的历史文化特征,透析出常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地名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地名文化的概念辨析,明确地名文化的含义。从文化遗产视角,并从词语文化和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对六安地名文化进行考察,对六安地名文化特色进行分析。认为,生动形象地反映自然景观,是六安自然类地名的特点;大量的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地名,则是六安人文类地名的特点。地名实体文化特色鲜明、积淀深厚。古老厚重、源远流长,是历史文化的特色;名山、名水、名土地,是地理文化的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乡土文化的特色。独具特色的六安地名文化遗产应该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发挥其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方位搜集整理自贡地名的基础上,考察自贡市地名用字总体情况、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用字、人文地理实体通名用字、"盐"文化相关地名用字以及地名用字谐音现象,揭示自贡地名用字的整体面貌和特色:自贡地名用字充分体现了"地域性、稳固性、形义贴切性"特点;记录了自贡地区多山湾平坝的自然地貌和盐业发展的历史人文面貌;部分地名用字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语音的发展变化和本地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樵"云"字地名是当地自然风光的投影,苍茫秀色的写照。西樵"云"字地名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与儒、释、道三教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樵"云"字地名还反映出西樵人的精神寄托和志趣追求。透过地名可以窥探当地诗意的生活,了解千百年的乡风民俗。  相似文献   

18.
矗立于重庆大门的文物珍品《朝天门广场赋》孕含丰富文化内涵。载体为辞赋,具铺张适度,张弛有致;骈散间杂,善于用隅;引典精当,推陈出新;抒情状物,自然天成等特色。实体凸现巴渝文化的多维性,涵盖古城的传统文化、山城的近代文化、抗战的陪都文化、革命的红岩文化以及新重庆、大重庆的都市文化。  相似文献   

19.
"厝"字地名是闽方言特有的普遍性地名,理论上,应该分布在整个闽方言区。但是,通过电子地图的搜索,在广东雷州半岛的雷州方言区却没有发现"厝"字地名,成为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从语音和意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雷州方言"厝"字与"宅"字音义相同,"厝"字地名被"宅"字地名所代替。  相似文献   

20.
对红色经典《红岩》与英雄城市重庆的看似不言而喻的密切关系,学界缺乏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红岩》蕴涵着丰富的重庆民俗文化因子,折射着斑斓的重庆民俗文化光彩,在总体上形成对重庆民俗文化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社会风貌的双重展示。前者可从"山城"之别称、"江城"之古称、"雾都"之美誉三个方面分析,后者可从社区文化、方言文化、仪典节令、服饰文化四个层面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