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增强的两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增强两种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前提基础,创新意识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要保证。责任意识主要体现为三种责任:社会政治责任、教书育人责任和科学研究责任。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知识创新与高校知识信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系统中的高校知识信息管理是高校科技工作者启动知识创新过程 ,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基础条件。高校知识信息管理直接参与科学研究过程 ,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知识信息管理促进了知识的广泛、全方位传播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校党组织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研讨和争鸣中形成创新意识,使高校成为新思想、新理论诞生的摇篮;体制创新是党组织凝聚力的组织保证,应与时俱进,进一步调整机构;支持教师和科研人员投身科学研究,使高校成为高新技术人才的聚集地、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器。在创新实践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弘扬,创新思维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人格的生成或创新个性的确立等内容。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与意识的形成。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激情、创新动机,探索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进取心等心理品质;对新事物的敏感力、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发现、发明、革新、开拓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可见,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源。在创新活动中,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抓住新机会,有了创新精神,才能树立创新目标,启动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1创新教育的内容 所谓创新教育是不断将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一种挖掘人的潜能、完善人的人格、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在中学阶段是围绕着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完满学生人格的多元目标展开的.它的运作呈现: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动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6.
以光促进羰基化反应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家酿葡萄酒及其理化指标的检测为创新课题,探讨了如何以教师的科学研究拉动学生的创新实验、促进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如何从兴趣出发,激励、调动、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国内外高等学校推动各国科技进步的历史,论述了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华北工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对科学研究如何创新进行了讨论;要拓宽知识领域、思路开阔和勇于实践,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搞好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驱力。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科技创新活动异质性分类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差异性影响,相比于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效应更加显著,但通常具有一定的时滞;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比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显著;相比于科学研究,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对技术开发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发挥了更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地方政府“精准”“适度”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消除要素配置扭曲,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招生、教学、管理、考试等是高校创新教育整体实施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招生应注意选拔有创新意识、才能、潜质和成果的考生,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应突出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教给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方法,使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应加强管理环节,重视管理制度、方法的创新,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创造宽松、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同时,要把好考试环节关,改革考试方法,注重能力的考核,努力使创造型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意识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占有“灵魂”的位置 ,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来源。文章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消极因素以及大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主体和客观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