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史铁生是从生命的意义中发掘出新意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凝重的思考。从史铁生散文的三个重要主题——生死、生命、写作入手,深入分析其散文作品对三者哲学意蕴的挖掘,从而揭示史铁生散文创作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对西方宗教思想的吸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俄弗兰在他的两篇文章中,着重说明当代的分析学派“既不描述世界,也不歪曲世界,而是无视它”。他们研究的对象不是事实而是语言。据说,象爱耶尔和莱依尔那样的人,他们所谈的并不是什么哲学理论的问题,而只是哲学理论的分析的问题。他们只是对哲学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他们只是哲学分析家,而非哲学家。作者强调,分析学派对于一切哲学派别都采取“中立的态度”,因此不能把爱耶尔看作一个现象论者或经验论者,把莱依尔看作一个行为主义者。但是,照作者看来,分析学派中的一些人在进行哲学理论的分析时还是不免运用传统哲学的事实语言,另一些人甚至用一种纯粹分析的成语或逻辑语言来谈论事实性传统哲学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一种混乱,使人们容易把哲学分析和哲学本身看作一回事,把哲学分析家也看成是哲学家。最后,作者指出既然哲学分析和哲学还是有区别的,既然单纯语言学的证明不能解决哲学本身的问题,因此还是必须回到哲学问题本身上去,“在有用的情况下运用一下语言分析,但不要滥用它。”作者的这些论点我们认为还是有问题的。首先,不能把爱耶尔那样的人看作是“哲学上的无党派者”或“中立者”。就同所有的逻辑实证论者一样,爱耶尔也是把哲学的根本问题——把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物质世界和其规律是否客观存在等问题看作是“形而上学的”、“虚假的”或“无意义的”问题。他认为人们决不能认识感性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显然的,这不单是不可知论而且是主观唯心主义。爱耶尔还认为宗教信仰发生于感情,不能用科学或逻辑的方法来分析宗教信仰,证明它是真或伪;因此他肯定宗教与科学之间并无矛盾,宗教不能说服科学,科学也不能驳倒宗教。这种主张实质上就是一种信仰主义,其目的是在为宗教留出一个地盘。同爱耶尔一样,莱依尔也提出过所谓“势力范围”的说法,认为信仰与理性各有各的范围,互不相侵,互不相犯。分析学派实际是在“超哲学”或“元哲学”的伪装下来贩卖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陈货。是的,我们必须回到哲学本身的问题上。但决不能希望分析学派会解决哲学本身的问题,其原因倒不在于分析学派所谈的不是哲学,而在于分析学派所谈的是错谬的哲学。这一点作者是看不到的,也决不可能看到。  相似文献   

3.
富于哲思的大诗人的作品往往有一个显明的精神形态。陶渊明的诗歌所体现的主导思想既不是佛家的,也不是道家的,当然更不是儒家反映民生现实的诗篇。他的诗歌的精神形态似乎是散漫的;然而,正是他的诗歌在表达对生命的感激、对生命体验的真诚、对生命表达的纯粹上,在中国古代鲜有匹敌,以至于逼近现代生命哲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称陶渊明诗歌的精神形态是一种"无明确形态的纯正生命意识"。他似一个无名的神。陶渊明诗歌没有一个明确的精神形态与他独立的人格和精神品格、唯性为适的性情有关,也与中国缺少宗教哲学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 一个民族有无哲学 ,不仅看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思想文化基础 ,而且还要看有无自己的世界图式。如果说它有哲学 ,那么它就会有一个或轮廓式的、或描述的世界图式。所谓“世界图式” ,是指人们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式。这个解释说明了“世界图式”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1 .世界图式是关于经验哲学的图式 ,而不是某种幻想世界。这是理解“世界图式”的唯物主义前提 ;2 .世界图式是关于经验哲学的图式 ,不是自然世界 ,而是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构成的世界图式。因而人的世界图式离不开构建它的思想文化基…  相似文献   

5.
波爱修的"存在"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爱修的“存在”(Esse)概念,既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融会,更是对《出埃及记》中上帝之言的倾听。对于波爱修,哲学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的道路,是通向上帝的道路。存在(Esse)的真正含义,乃是使万物从“无”到“有”。“存在”是世界的第一规定性,也是最高规定性。存在是超验的,但这种超验不是外在的,不是与世界分离的,而是世界本身的存在,是世界的生命本身,存在即生命,这层含义充分体现在id quod est这个概念中,我们不应该把它一般地理解为“存在者”,而是应该理解为“这一个存在”,就像海德格尔的“此在”所指示的那样。  相似文献   

6.
粱漱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20世纪新儒家第一人,被誉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论述其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命哲学等,但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似乎不够,当然这与其宗教思想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但宗教思想在梁漱溟的著作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其宗教观确实有必要,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梁漱溟的思想,而且对理解人们的宗教情结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妈祖信仰是一种民间宗教信仰(或谓民俗信仰)。从宗教学来看,民间宗教虽有别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制度化宗教”,但不能否认它是一种宗教。中国民间宗教有其特点,它是多神的偶象崇拜和魂灵崇拜,人们不是依据经典所规定的教义、教规信仰某种神灵,而是信仰某种神灵具有给人带来幸福或灾祸的超自然力量,而把它当做求福禳灾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二)理性在主观世界中,要求人有理想,并建立道德人格世界。 西方近代哲学的先驱者笛卡儿,在对现象界怀疑之后,急忙回头发现“我思,故我存在”,即在哲学家所见的宇宙人生中,能运用思想的“我”总不能被怀疑,“我”总是真实的存在。由于“我”真实,联想到与我有密切关系的理性,及其所临的世界,也不能不有真实性。唐先生所讲的主观境界,也类似笛卡儿的“我”的世界。不过,唐先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他并不怀疑感觉世界。感觉世界虽然不是绝对真实或完全真实,但由于代表生命存在的感觉,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它也有自己相对真实性,这使唐先生的哲学,在出发时仍是一实在论者或感觉主义者。其次,轮到心灵自己对待自己的时候,即面对的不是客观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的“宗教”情感和传统的宗教情感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哲学取代旧的哲学,也意味着用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他反对宗教,但不否定宗教的精华,实质是反对过时的旧的思想、理论。他提出的用爱的情感取代宗教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之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充分的价值”。——恩格斯 一、多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对黑格尔的逻辑学、自然观的研究,已卓有成效,硕果累累,但对其社会历史观,特别是这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的研究,则显得力没能及,所获无几。恩格斯指出:“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求找出并指出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黑格尔社会历史观的“合理内核”,不仅是挖掘人  相似文献   

11.
价值是人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是什么?哲学界主要存在着“属性说”和“关系说”之争。我认为,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既不是客体所固有的某种属性,也不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本身,而是主体的一种认识,即主体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或称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的认识,这应是哲学价值范畴最一般的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那将矛盾百出,不能说明哲学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古代希腊哲学施加了诸多影响,作为东方宗教的基督教也很快被“西化”,成为“西方-欧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柱,在这个“西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欧洲哲学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使这个宗教更具有“理论”的“深度”,渐渐地成为一股强大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力量。这一宗教的“教化人心”的力量在于把“信-信仰”放在“知识”之上,而由“哲学”之助,它的“信仰”不是“迷信”,而是“理性”的,有“理论-理路”根据的,故而有“凝聚”为一种“力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英国神学刊物《希伯特杂志》1964年8月号以“存在主义——来自四大洲的五篇文章”为题,发表了一个专辑,这里选择了其中四篇文章,供研究批判。这个专辑,虽以“存在主义”为题,实际上却是讨论了存在主义和宗教的关系。这几篇文章,尽管在某些论点上有所不同,但在宣扬“人生是痛苦”和宗教哲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达斯·古普塔在“东方与西方的悲观主义”一文中大肆贩卖“受苦的人类只有在宗教中找到希望和解脱”这一反动观点;亚丁斯道尔在“存在主义是佛教吗?”一文中,竭力鼓吹佛教和存在主义在“苦的根源”和“苦的超脱”方面是非常相似的;布里斯在“禅宗、神秘主义和存在主义”一文中则叫嚷他既相信宗教又相信存在主义;西米特在“存在主义的真正基础”一文中,虽然不同意“把存在主义和宗教思想联系起来”,但他并不是反对宗教,而是在宣扬存在主义的同时也宣扬了宗教,说什么“我们的上帝存在感克服了我们的孤独”。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这个刊物是要通过这一讨论,扩大宗教的影响。事实上,存在主义和宗教之间早就有了思想基础上的联系。有神论存在主义把宗教纳入它的哲学中;无神论存在主义虽然采取“悲观主义无神论”立场,但它宣扬“人生苦恼”、极端个人主义和非理性,最终也必然替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扫清道路。从这里介绍的几篇文章,就足以看出,他们探讨两者关系的目的是要使存在主义和宗教进一步勾结起来,用这些精神鸦片烟来毒害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最具哲学气质的小说家,《务虚笔记》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说,它是哲学。但同时也是诗,是音乐。史铁生在这里建构了一个复调的多声部的世界来探讨爱情、命运、自由、平等、背叛等形而上的生命命题。通过贯穿全书的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史铁生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复杂。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与宗教的紧张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中同样存在哲学与宗教的区分和对立,这种对立决定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特征和主题。他的取消哲学问题的主旨一方面出于他所特有的基督教信仰,另一方面也出于他对现代性的批判态度。但因为哲学是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极,因此他“消灭哲学”的主旨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费尔巴哈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加速了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程。但是,犹如一直都不是纯粹的黑格尔派一样,马克思从来也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马克思不仅依据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展开了对黑格尔宗教观的批判,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脱离现实,忽视政治,这正是他对宗教批判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17.
在应用哲学的研讨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应用哲学“不是哲学”,从事应用哲学研究的,乃是“曲解了哲学”,亦或是“哲学的门外汉”等等。本文针对这些说法,引用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话和原意,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实践应用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现世的智慧”;不是哲学家书斋里的哲学,而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手里的思想武器;不是空洞说教的教条,而是驾驭行动的指南;不是高悬于空中的“明月”,而是“双脚站在地上的”巨人;不是贵在它的思维的思辩性,而是贵在它的实践应用性。当今哲人的任务,理所当强地要还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拥有而被人阉割去了的强大生命力。这就要加强哲学应用和应用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佛教的哲学首先是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所关心的第一位问题是“什么是真实”或者“什么是实在” ,其所以如此 ,因为它更关心的是“如何契合这个实在”。就宗教而言 ,前者关系到“什么是宗教的真实论或实在论”的问题 ,后者则是“如何是宗教的解脱论或者修行论”的问题。解脱是目的 ,修行则是手段。在为求解脱而付诸修行之先的是对于宗教目标的认识 ,认清方向才能修道。因此 ,宗教如果有哲学 ,是为了宗教的修行实践。在此意义上 ,宗教思想先天地就是服务于实践的。实践性是宗教哲学的应有之义 ,这也是佛教哲学与后来从西方传来的理性哲学有所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康德的思想,“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谓词,也就是说“存在”不是“一个外加于主词概念的并且扩大主词意义的谓词”。①现代的哲学分析似乎支持康德的观点。下述的一个论证表明“存在”不是一个谓词。为了断定x具有某种性质,就必须预先假定  相似文献   

20.
朱引玉 《南都学坛》2004,24(5):51-52
唐代华严宗“圆融无碍”的佛理非常深邃 ,其中所包含的“一多”哲理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艺术影响至深。曹雪芹的《红楼梦》正是以“一多”哲理的思维方式构思而创作的 ,小说所描写的贾府不是普通意义的一个家庭 ,而是升华到宗教、哲学的高度 ,具有“一即一切”的“一”的哲学精神 ,表现了深广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