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代作品的悲剧意识是哈代研究中一直被关注的焦点。而哈代作为处于新旧时代交界线上的作家,其创作必然受到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的影响。文章从20世纪现代悲剧观念的角度切入对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阐述叔本华生命悲观主义哲学对哈代的影响以及哈代对现代悲剧观念的认同,并具体阐述哈代作品中悲剧意识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意识内涵丰富又复杂,一直是国内外哈代小说研究中的一些分歧性意见所在,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社会悲剧意识:1.经济困境;2.现代精神文明对人性的扭曲;3.新旧两种文明撞击中人物精神世界的分裂和痛苦。二、命运悲剧意识,哈代对威塞克斯地区人物文化心态的准确把握。三、生命悲剧意识,源自哈代的对生活的悲剧性感悟,1.个体生命的现实困境;2.人类群体的宇宙困境。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刻探讨哈代创作的悲剧意识,采用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了《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情节安排上体现的唯意志论以及悲观的自然意象的悲剧内涵,揭示了作家对残酷社会制度的无奈,希望该研究能够加深对哈代作品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老舍的生命悲剧意识是在宣传生命悲剧的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其文学形态主要体现为类似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创作。其生命悲剧意识不仅是丰富系统的,并且也是深刻独到的。  相似文献   

5.
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本文试图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来探讨哈代的悲剧意识以及宿命论思想。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能象哈代这样以深刻的悲剧意识透视那一时代的历史生活,并凝聚为创作灵魂的。的确,有不少有识之士从哈代的创作中,特别是从他的小说创作中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崇高的悲剧意蕴。他的创作以其独到的悲剧意识,深沉浓重的笔触描绘了社会、人生、自然、文明、性爱、婚姻……,视野开阔,情感凝重,发人深思,悲剧感强。探论哈代的悲剧意识,一是要看他的创作表现,二是要看作者本人有关悲剧的见解。这里所论及的“悲剧意识”并不局限于美学范畴,它还包括作者对社会、人生诸问题的悲剧透视和哲理思索。据此考察,哈代的悲剧意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7.
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描述了主人公大起大落的生命历程,着力刻划悲剧主人公亨查德的形象,使之成为人类小说史上最伟大的悲剧英雄之一.哈代既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超越.本文追溯了希腊悲剧的渊源及其发展,旨在分析《卡》与古希腊悲剧的承袭关系,进而阐述小说体悲剧《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托马斯·哈代的代表性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苔丝的悲剧人生 ,进而可以认识哈代小说中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其小说的悲剧美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哈代本人对于悲剧创作手法的自觉运用。文章分析了哈代小说中的多种悲剧创作手法,对哈代小说的悲剧美作了一次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从人物性格,社会因素,写作技巧各个方面来评析哈代的作品<无名的裘德>的悲剧艺术.裘德的悲剧是由他本身的性格和社会环境所注定的,同时它也是作者哈代悲剧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哈代在《还乡》中塑造了反叛的女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他的女性观中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但是由于哈代无法摆脱父权意识的影响,致使他的女性角色最终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揭示出作者的悲剧性女性观及小说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根源。  相似文献   

12.
在古希腊悲剧和哈代悲剧小说的比较研究中,较常见的是以命运观和人物性格为中心进行对比。可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希腊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哈代也认为对小说而言,情节或者说结构的重要性胜于人物。因此,以情节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亚里土多德看来,好的悲剧情节必须要有发现或突转,二者是引发观众怜悯或恐惧的关键要素。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众多的偶然或巧合与其说是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反映,不如说是哈代巧妙地运用了古希腊悲剧情节中的发现或突转。通过对哈代短篇小说《同乡人》的分析,可以印证此观点。  相似文献   

13.
庄子哲学传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宇宙的深刻反思,对自然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切关怀,对自由的深情向往和追求。而他的生命意识又浸润着浓厚的悲剧美学意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蕴含他对自愉自适的审美境界的崇尚。庄子把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价值的关注由哲学层面提升到美学层面,无疑对现实人生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十九世纪末西方古典悲剧走下曲高和寡的圣坛并逐渐平民化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同时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哲学态度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哈代和霍桑平民悲剧的创作特点和异同,从而揭示了悲剧平民化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5.
哈代长篇小说悲剧形式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原型学和影响比较研究方法,以哈代的五部“性格和环境小说”为例,探讨哈代长篇小说悲剧形式之源。哈代长篇小说悲剧形式主要源于古希腊悲剧、圣经文学和莎士比亚戏剧,有的则是多种悲剧形式的融汇综合使用。哈代在继承借鉴中有改造、创新,因此,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16.
哈代生活的时代,社会正经历重大的变革。各种文学思潮、流派风起云涌,纷纷展现出奇炫的魅力。由于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悲观主义的影响,加之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侵蚀,科学发展所导致的科学信仰的动摇以及与妻子爱玛生活的不睦等原因,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和伤感情调。本文从哈代悲观主义着眼,从社会变革、宗教、科学、哲学及个人经历等方面依次分析了哈代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从众多抒情诗中拣选四首来例证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是哈代小说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音乐性是哈代进行景物描写和塑造主人公诗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其次,哈代借音乐性来揭示主题,“主导动机”的音乐手法与小说表现的悲剧内容相一致,有力地渲染了悲剧气氛。再则,哈代成功地借用音乐中的一些技巧于作品总体构思中,体现了小说叙事立场的多元化,展示主人公悲喜交织、起伏不定的生命旋律。  相似文献   

18.
哈代诗歌中有大量以死亡为主题的死亡诗,展示了哈代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哈代强烈的、独特的死亡意识,在他的死亡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哈代死亡意识的产生受生活背景、先人创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通过妻子的悼亡诗和描写想象中的死亡来诠释他的死亡观,哈代认为死亡是对生活苦难和不幸的摆脱,是对生活的一种胜利,死亡是对生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尼采在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将希腊悲剧的本质解释为以日神阿波罗精神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由此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悲剧哲学。这种悲剧哲学一方面深刻地洞察了生命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却无限地肯定和热爱有限的生命,而不是厌恶和否定生命。尽管尼采后来抛弃了《悲剧的诞生》中的很多思想前提,尤其是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和瓦格纳的浪漫主义艺术哲学,但他的悲剧哲学却贯穿其哲学思考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悲剧意识来源于对人的生命有限性的感知。李贺诗思考生命的长度,追询生命的意义,表达对生命的感受,希求对生命的把握,表现出彻底的生命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通过中国文化特有的心理机制,以"向空而有"的方式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和历史价值的建构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