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传统形而上学将世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独立化了的超感性领域,另一部分是被虚无化了的感性世界。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创立了一种感性经验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处处着眼于人的经验世界,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起来,在理论上避免了虚无主义的发生——超感性世界的坍塌。通过经验的视域和方法,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过渡和转换,而这也是马克思的感性经验世界观能够消解虚无主义的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2.
3.
论网络时代的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 Peng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感性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是随着人类实践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网络时代 ,在传统的人与自然的感觉关系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感性平台———人—机新感性 ,它扩大了人类的感觉范围 ,形成了一个新的感性世界。马克思的“人对感性对象的依赖”的哲学命题对于认识网络时代的感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历时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荣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6)
历时性矛盾是指两极的现实态非共时并存,而是先后相继、彼此更替、历时并存这样一种矛盾。它与两极现实态共时并存的矛盾相对应,是辩证矛盾存在的一种客观形态。它在具有辩证矛盾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性。它与共时性矛盾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并可以相互转化。研究历时性矛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毓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1-7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新哲学称之为“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他从人本学的人的学说出发阐述了感性,并把感性规定为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感性东西是第一位的实体。人是感性的存在,只有爱才是一个对象在我们头脑之外存在的真正的本体论证明。感性、现实性、真理性是同一的。这样一来,他的感性也就成了一个本体论的概念,人本学哲学也就是感性本体论哲学。他提出“我欲故我在”,主张只有既与感性紧紧相联又同物质手段相联的意志,才能在行动上确证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感性实体的存在,这就为后人构建理解感性本体论的新视阈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李键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9-24
马克思的感性世界是建立在对象性关系基础上的人与物、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世界。作为属人世界的感性世界是在同自在世界的区别中彰显其自身的,其基本特性是始源性、双重性、统一性。感性世界的实质是一种关系存在,它内蕴着人与物的关联。马克思以感性世界为其哲学思考的出发点,但并没有否定自在世界;他把感性世界界定为对象性的存在,把自在世界定性为非对象性的存在,也就回答了客观实在是否独立于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5-8
黑格尔为了驳斥经验论哲学家将共相包含在经验中的观点,在《精神现象学》开篇就试图论证感性确定性的范围和虚妄性,他通过时空和这一个三个方面论证了感性确定性的虚妄。但是感性确定性既有虚妄性又有准确性,为此,可以从经验论哲学家对感性的认识入手,讨论感性确定性的虚妄性和感性确定性的准确性。以论证感性确定性确有其准确性,为知识的来源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8.
9.
10.
崔建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透过后现代主义浮躁的喧尘和过激的破坏性影响,着重从其力图恢复客观美感的细腻审视、寻找对生活本原的完整表达和注重对生活美感的广泛开掘三个方面,探索了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艺术基础上对人类审美感性世界拓展的正面价值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概要地分析了其根本性的缺陷及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孙炳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且初见端倪。走出国门看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中国与之如何接轨?本文对此做了全面的介绍。1883─—1889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在社会压力下通过立法建立了疾病保险、工伤保险以及老... 相似文献
12.
论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思益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十九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是以古代语言为研究对象,而不注重研究现存的活的口语。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读懂古书。研究的方法大多是注疏式地解释古语词的音义,而不大注重语法研究,特别是不重视语言系统的描写。针对这种情况,结构主义学派的奠基人,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费尔狄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1857—1913),在他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又系统地提出了划分语言共时性(Synchrony)和历时性(diachony)的原则。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索绪尔提出的这一理论原则,在语 相似文献
13.
邱美琼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85-88
苏黄比较论在历史流程中起伏较大,具体体现为:宋代,尊苏扬黄,各执一端;金元,苏学北行,扬苏抑黄的呼声较高;明代,诗学思潮扬唐抑宋,典型地体现宋诗特征的黄诗被认为远逊于苏诗;清代,祖苏尊黄,取径不一。历时视域中的苏黄比较论,一定程度上已超出了争论本身的意义,它在多向度的比较中突出和确定了诗人的个体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朱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1)
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启蒙理性与神话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因此理性的超感性世界史可以追溯到神话时期。由于理性的核心被解读为“自我持存”,即为了实现永恒的存在而进行自我束缚与自我异化,所以超感性世界的核心也是自我持存。超感性世界的瓦解意味着僭越的理性之真正归位。然而,终结超感性世界的任务既要靠历史唯物主义对理性真谛的真正揭示,更需要共产主义的现实实践。 相似文献
15.
侯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本文认为,作为费尔巴哈哲学重要概念的“感性存在”范畴包括自然界与人在内,但首先和主要的是人的存在,这一点使费尔巴哈大大地超出了他以前的唯物主义,影响了后来的包括存在主义在内的哲学流派,是古希腊以来的人道主义传统在该时代的集中体现。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将感性原则贯彻到底,这与他摒弃感性存在的间接性和中介作用、强调直接性有关。与此相应,他把感性直观作为认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构成了他学说中的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16.
舒永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5):19-24
费尔巴哈的感性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感性认识或感觉经验 ,而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存在 ,是感性本身 ,是感性本体论。正是借助于感性本体论 ,费尔巴哈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颠覆性的批判 ;在这个意义上 ,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不仅是人类感性学说史上的一场革命 ,而且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因为他开启了哲学的现代性。但是费尔巴哈的感性依然是“哲学家的感性” ,而不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 ,所以 ,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并没有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7.
吉培坤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2,(2)
人们的认识始于感性经验,感性经验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步,但是要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光凭感性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把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形成科学的理论。感性经验所把握的是特殊的、个别的现象,而思维的任务在于获得普遍的、必然的、带规律性的科学知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那么,能不能实现感性经验向理性思维的飞跃?也就是 相似文献
18.
莫雷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4):17-19
基于实践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本文试图从生存论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实践,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特征。马克思从对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原初关联,揭示了人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性的存在,揭示了这种活动导致异化又最终消除异化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现代西方哲学影响深远。但是马克思强调的是人的现实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所以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唤醒人们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而是要通过批判的、革命的实践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游戏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向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23-25
游戏对参与者的要求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游戏本身是感性的 ,人们动作状态的变化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过程 ,但这一过程又是在一定的理性规则下进行的 ,即游戏中始终伴随着人的思维活动。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 ,它在反复不断地接受某种外界刺激的训练之后 ,便在实践中表现为动作的敏捷 ,而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又必然隐藏着以“相似块”的丰富和不断快速调用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从而导致感性与理性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20.
论比的感性源头与思维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尽管“比”与古人感性生活在表层形态上的联系越来越不明显,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于男女双人舞中的那种双方意得心许、“超乎空间力的关系”,却始终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并从二人间的亲密、和谐被扩展、提升为社会群体内部的和谐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最后凝结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智慧。这种变化表现在语言学上,则是比的含义从“匕者,比也,比于牡也”到“比者,密也”的外延扩展。而这一变化过程也正是比法思维从孕含于感性生活到被抽象为一种认识、思维方法的早期生成过程。无论作为修辞手法,还是作为表现手法的形式化的比,都不可能将比法思维之原型所具有的那些感性内容给予完满的表达。因此,比法思维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使抽象化、形式化的思维模式重新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主体体验。这是比法思维发展的又一个阶段,亦即它作为具象化的艺术思维的阶段,历来的研究所重视的也正是这个阶段。但是,仅仅止步于此,而忽略了这种民族思维的历史生成,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后来“比兴”概念特定的伦理教化内涵以及比兴体诗特定的审美特征等等都必须在弄清比法思维历史生成过程的前提下,才可得到根源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