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反语的语用环境、语用动机和语用效果。结果表明:年轻人、女性、幽默的人更倾向说反语,个体更倾向对同辈、熟悉和亲密的人说反语,在非正式场合更倾向说反语;被试对不同类型反语的语用动机有不同认知;不同类型反语语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反语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 ,反语这种修辞格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客观基础、必然性和可能性 ,本文试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反语的生成机制 ,希望对反语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拟从反语接收者的角度来分析反语接收者对于反语的判定及认知,其最终结论不难发现,反语接收者对于反语的判定认知有着类似受喻者的主体性,反语的成功判定和认知解读需要接收者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主体性,结合反语发出者所处的物理语境、字面意义来解读,但由于反语接收者个体主体性的差异,也可导致接收者对于反语发出者真实意图的不同解读或是无法解读,从而感受不到反语的存在,同时反语接收者对于反语的认知过程也受到自洽原则的引导,即反语接收者会根据已有事件或言语概念对后续事件或言语产生"预测",一旦这种"预测"遭到违反就会使反语接收者产生一种"焦虑"感,这时反语接收者会开始自我协商的过程而消除"焦虑"感。  相似文献   

4.
反语理解的认知语用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从多角度对言语交际做出了解释,并提出了一个反语分析框架,但在阐释反语方面有其局限性.其不足之处可由常规关系来补充。关联理论和含意的常规推理模型理论之间的互补性使得扩展关联理论的反语分析框架成为可能,常规关系是含意的常规推理模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关系使得关联理论的反语分析框架中的阐释关系更关联、更具体。对立性是反语的本质属性,识别对立性是反语理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反语与副语言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卉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55-157
反语的运用常见于日常生活中。反语的使用虽违反了合作原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反语的表达离不开语调、语气、面相等副语言手段,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使反语的应用更生动准确。副语言手段的使用丰富了反语的表达手段,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反语。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一条较为复杂的语法或说语言现象就是反语,英语反语也一直被当做是英语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探讨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反语理论:反语经典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回应提示理论、等级突显假设理论,并对每一理论特点及功用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反语回应论以关联性为基础,对反语有强大的阐释力,对反语的理解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运用关联理论反语回应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反讽来剖析小说中漫画人物性格特征,一方面证明了关联理论反语回应论对反语等传统修辞有合理的解释性,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全面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从而对小说以及探究作家创作个性、其作品艺术价值、深刻领会奥斯丁写实小说的独特魅力与"反讽"这一文学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鲁迅杂文大量使用反语。鲁迅自己也说过:“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两地书·十二》(1925年)。这既是内容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所需要,也是鲁迅艺术才华的生动表现。鲁迅杂文反语之多之好,使他的杂文和同时代的其他杂文作家迥然有别。鲁迅的十四个杂文集,因为几乎是“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起”(《且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希腊怀疑论思想资料的汇总者——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的《反语文学家》的写作编排,从“引论(写作宗旨)”、“语法技艺”、“语言的叙述”和“文本的诠释”等四个方面对希腊怀疑论的语言哲学进行简要的评述,期望能从希腊怀疑论的语言哲学中透析出那浓浓的“反表象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王俊 《兰州学刊》2008,(10):17-20
由于罗蒂哲学的影响,反讽成了一个流行概念,但是,罗蒂的反讽思想有着其时代的虚无主义背景,只有深入把握虚无主义与反讽之间的内在关联,反讽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从时代的虚无主义背景去把握反讽,我们发现反讽既是对形而上学的逃避,也是对被彻底偶然化了的世界的无奈;它多现艘陛筹划之失败的体现,也是对它的反抗。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笔记中将浪漫反讽看做是内在的形式的反讽,并在浪漫主义的直接影响下不自觉地走上了反讽哲学之路。克尔凯郭尔在以苏格拉底为主线对反讽进行概念化的分析中,将苏格拉底的古典反讽与浪漫派的浪漫反讽理解为伴随主观意识强化而产生的主观性规定。而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主观意识强化新的因次,必然酝酿着一种更为全善的反讽新形式。正是在对浪漫反讽形式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立足于实践领域,将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目标,并且使主体得以获取积极的自由,从而实现了对浪漫反讽的修正。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反讽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反讽。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反讽已不是单纯的修辞格,不是浪漫主义者的反讽式人生态度,更非新批评所谓的文学基本结构原则。反讽是后现代艺术家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干预社会的一种新的文化政治实践、一种具有双重言说功能的话语策略。对后现代反讽的重新认识深刻关系到我们对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傲慢与偏见》是最能反映她反讽风格的作品。文章以关联理论反讽回声解释论为指导,运用认知语用学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话语,进一步验证了关联理论反讽话语观理解文学作品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关联理论对反讽话语的强大阐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反讽话语是对先前某种意义的回声式解释,从而传达说话人对该话语意义的贬抑态度,以达到讽刺效果。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这部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名著。  相似文献   

14.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而为中国传统小说所缺乏。直到明清长篇小说的创作,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言语反讽是构成鲁迅小说深刻思想意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反讽技巧的运用,使小说摆脱了语言实指意义的束缚,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入到语义之外更广阔的领悟空间。从小说文本叙述语言的反讽、人物自我语言的反讽、人物对话语言的反讽三个角度论述了反讽艺术给鲁迅小说带来的文本内涵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反讽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世界观。不同层面的反讽给穆旦诗歌语言带来了不同的形态:修辞反讽形成了所言非所指的语言形态;浪漫反讽形成了含混多义的语言形态;新批评反讽与后现代反讽则形成了穆旦诗歌语言知性特色。穆旦对反讽这种现代诗歌语言形式的借鉴与创造,从创作而言,生发出诗歌内部的矛盾张力,丰富了诗歌的外在语言形式;从哲学层面来说,使中国新诗在现代性的构置上与西方最前卫的现代派诗歌形成了对接。  相似文献   

17.
"三言"对人的本真情感和世俗欲望的张扬引起了小说审美机制的一系列变化,促进了小说叙事艺术的提高,使反讽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策略."三言"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叙事文本因内容自身的悖谬而生成的反讽和因本真情感与因果报应的结构形式之间的不协调而生成的反讽."三言"反讽效果的生成,是与晚明独特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它体现了作者非常矛盾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哈代在其诗作中借助反讽手法的运用,深刻地展现了他所处时代真实与复杂的社会生活.本文主要从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情景反讽等三个层面论述哈代诗歌中的反讽对于揭示作品主题,解读作品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一种言说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态度,一种世界观。反讽对现实的有效性进行批判和解构,可以打破现实的束缚,实现主体的自由。但是,在否定特定时代的文化和道德规范有效性的过程中,反讽有潜在地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险。克尔凯郭尔认为,反讽并不必然与真诚相悖,我们可以通过驯服反讽,消除反讽的危险,反讽在某种意义上是真正的人生和道德生活的重要前提和起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诗歌写作中,"反讽"的运用似乎日益陷入狂欢化的泥潭。在只见"反讽"不见"诗"的境况中,既缺乏对诗歌本体建构的必要关心,也缺失了关于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想象。现代禅诗的发生,或可成为当代诗歌反讽狂欢的反拨。首先,禅的静、寂追求可沉静新诗"耗尽式"的反讽狂欢;其次,禅的悖论式语言运作方式,可增强诗歌的反讽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