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九渊在论及“人以宇宙天地为己任”等问题时 ,把人视为宇宙天地之主体 ,具有一种强烈的主体责任意识的思想 ,并且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道德自律作用 ,进而倡导“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铸成理想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2.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形上学是以儒家传统的主体性为理论支点,而这种道德主主体性真正奠基于主体在“忧患意识”中的觉悟,忧患意识是在对人的忧患负责中形成的,主体的觉悟意味着责任意识的产生。从原始的本能到主体的觉悟,以“心性”范畴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成了中学文化的主流,这也是现代新儒家以“道统”自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清香 《齐鲁学刊》2003,(1):96-101
传统儒家的道德主体有静止、保守的趋势 ,熊十力哲学的目的之一 ,在于为传统纠偏 ,树立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他用“翕”、“辟”两个概念构造起恒动不已的宇宙本体 ,并强调了辟对于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 ,他又论证了生相对于灭的优先性。他打通了本体界、现象界和道德界 ,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创新性确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种创新性从道德个体的修养方向、方式及其与社会既有伦理规范间的关系两个向度塑造着人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从道德层面看,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人联合体”分别对应于古典家族—个人主义、融主体精神与利己主义为一身的现代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般来说,“三大社会形态”的历时性存在使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表现为依次更替的过程。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是“三大社会形态”同时存在,由此在道德领域出现了多元道统的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上,多元道统的斗争与融合,展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一种兼容集体主义、主体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终将出现。  相似文献   

5.
冯硕 《船山学刊》2023,(1):85-95
知性是荀子广义人性论的核心内容。知性是“分”“辨”“义”“伪”的基础,其本身是中性的,最多在后天的运用中支持一种性能善论。知性及其高阶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者”。知性不仅通过慎思来实现欲望的长期稳定满足,还能和与道德意气相投的自然情感结合而成为道德的主体,这是《荀子》建构道德主体性的两条进路。而后者削弱了荀子后果主义的倾向,保持了儒家本色,也保留了开出仁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道德生活主体的个体,其所特有的一系列规定性即人性是道德主体进行道德选择所依据的内在准绳。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历史性的辩证统一。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误解,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自然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道德观是一味地强调利他,否定利己。我们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利己价值观存在的必然性,利己心是人求生存的一种本能需求,本身无所谓道德还是不道德,它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当个体利己时,如何处理“己”与“他”的关系。善的利己观有两个境界,一是具有广泛性的一般境界—利己不损他;二是具有先进性的较高境界—互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以德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还论述了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以及要实现“以德治国”就必须加强以人民为主体的诸方面的权力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道德主体”是讨论儒家现代价值的基础。福柯认为,以“笛卡尔时刻”为标志,真理与主体的关系断裂了,现代自我既受到规训权力的制约和生产,又发展出自我关怀的技术试图逃离权力,这指向了“重回道德性”的命题。对该命题,儒家可做出有效的回应:儒家教化体系生产出君子,他们由“天道”获得道德义务和伦理勇气,运用“仁”“义”等自我技术,将自我真理的获得与伦理自我的转化结合起来,成为反抗权力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2):34-39
道德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相融合的存在,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等多重意义。道德主体话语的范式主要有"独白"和"对话"两种。当前道德主体话语陷入了"人"的遮蔽、"善"的迷失、"言"的缺场等"独白"式困境。道德主体实现"对话"式诉求,使"人"的遮蔽转向"人"的复归、"善"的迷失转向"善"的确证、"言"的缺场转向"言"的出场,是当前道德主体从"独白"走向"对话"的话语转换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道德实现机制体系的缺陷,就是忽视了“人的行为”的双重职能,只看到其被制约、被调节的对象性,忽视了其强力制约和调节的工具(机制)性。而要充分有效地发挥道德的调控作用,就离不开由“主体行为”、“习俗行为”和“职能行为”所构成的“社会行为机制”。  相似文献   

11.
陆九渊在论及"人以宇宙天地为己任"等到问题时,把人视为宇宙天地之主体,具有一种强烈的主体责任意识;他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融为一体,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道德自律作用,进而倡导"收拾精神、自作主宰",铸成理想的君子人格.本文主要从人作为宇宙天地之主体、道德认知体验之主体、道德实践之主体、君子人格之主体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主体观.  相似文献   

12.
类同一性: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检讨与归纳,是人的本质向“类”的复归,是“类同一性”支配下的人类自然生存、社会生存以及主体性生存的逻辑互动和有机统一,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任何忽视“类同一性”的行为和做法,都是酿成自然生态危机、社会道德危机以及人类主体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类同一性”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协调、互动发展的可靠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交中的“道德人设”,是道德主体为了获得社交利益,在虚拟社交空间塑构的道德人格面具。道德人设蕴含着“主我”、“客我”及“真我”的有机互动与相对平衡,在其生成过程中有“应然之我”和“实然之我”的动态博弈、“主我”与“客我”的辩证互构、认知认同与反馈认同的自我统一。在利益的驱动下,“主我”隐藏、“客我”束缚、“真我”露馅可能导致道德人设的虚假、异化与坍塌。强化道德主体的“内生性”以促进人设的道德人格统一,弱化道德客体的“外生性”以避免人设的道德人格虚化,提升道德环境的“纯洁性”以营造表里如一的道德人设氛围,成为虚拟社交中道德人设走向道德合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的榜样形态,“最美人物”承载着与传统榜样相同的任务——社会主流道德传播.就此而论,“最美人物”的独特意蕴在于,通过“善”之表达方式的转换,使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社会公众取代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成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榜样选择的主体、榜样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转向的意义在于:在社会公众的自觉认知中确证了社会主流道德的实存性与价值合理性,在榜样之美与榜样之真的统一中证明了传播载体的真实性,以“发明本心”之榜样教育路径提升了传播活动的长效性与实效性,传统榜样在社会主流道德传播中的种种偏蔽由此得以纠正.但是,“最美人物”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榜样的经典魅力.  相似文献   

15.
道德哲学是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康德视为探究人全部规定的哲学。在康德理论中,道德被理解为自由主体对道德律令的践履,并指向了以人为目的这一终极命题。人在道德领域摆脱了感官世界的束缚,达到了既自由又自律的高度。康德突破了从认知层面把握主体的局限性,让价值主体在道德世界得以确立,在主体观念上实现了重大变革。康德道德理论不仅把对人的启蒙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在现代主体性道德形成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值得人们对其展开深入反思与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主体道德自觉:价值、功能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主体的道德自觉是达到群体主体道德自觉和社会主体道德自觉的必备前提条件之一 ,是确证和完善主体性的重要内容。主体道德自觉具有自主性、自励性、自控性、自我评价性以及自我完善性等功能。主体道德自觉是通过人格教育逐渐达到的。主体道德自觉、人格教育与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紧密联系 ,构成了主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17.
主体另解     
学术界一般认为只有人才是主体,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由代表自立、自动、自为、独立,凡是能够自由独立自己做主的事物,都是自然主体.自然主体相比较会产生比较主体,比较主体在比较关系中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人是特殊的自然主体和比较主体,在自然与人的比较关系中,人的认识参与其中,从而产生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深刻把握“主体”的物质本体性对驳斥当前存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德信仰从其形成的状态讲 ,既包括道德信仰作为客体的形成过程即道德信仰形成的发生性过程 ,又包括道德信仰作为客体被主体客体化的形成过程即道德信仰形成的完成性过程 ,具体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一、习染—经验方式从主体客体化的向路看这是一种常见方式。习染是在道德主体不受任何强制指向的作用中 ,通过道德环境的不断作用 ,在无意识状态中所完成道德信仰的过程和方式。人自从出生起就不能不受到客观道德环境的作用影响 ,接受社会文化对他的塑造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埃及、巴基斯坦或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家庭 ,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19.
人的道德主体性问题,是在当前改革潮流中提出的搞好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许多同志发表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本文拟从问题的实质,表现和意义方面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1 关于人的道德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更确切地说应是“个人道德书体性”的探讨。因为“人的道德主体性”提法中的“人”是抽象的,或者说是一个类概念,它包括“人”的个体和群体。这样,“人的道德主体性”想法本身就可以包含不同的具体涵义,从讨论中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0.
重读康德的理性概念——德国古典哲学的一种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性陷于危机的当代 ,重读康德的著作是走出迷茫的一条“林中路”。康德的批判理性强调人的道德进步和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 ,克服了启蒙理性只重视知识的片面性与独断性 ;康德的实践理性规范了“目的王国”中的主体间性的关系 ,把主体性推进到主体间性 ,从而为当代交往理论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 ,架设了通往后现代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