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余光中多年的散文创作中,既有一以贯之的因素,也有着发展变化,本文分析了其散文变与不变的表现,并初步探求了产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余光中重诗轻文,把散文视作诗的附庸。他心目中的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这对于抑制过于随便、松散乃至轻浮的散文有所裨益,但也有明显的偏颇,即未能把握散文美的特质———自然。诗笔可用于散文,但失去了节制,便适得其反。他的散文创作意在实践以诗为文的理念,其成就,说明以诗为文作为一种艺术追求无可非议;其局限,说明散文中的诗质应有所节制。余光中后来对散文美有所认识,提出了"本位散文"的概念,但因为重诗轻文的理念未能根本改变,故而所作"本位散文"成就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散文理论中,清代桐城派是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它从康、雍时期形成至清末,徒友相授,衣钵相承,传人遍及全国,绵延二百余年。在清朝一代文章领域中,凡“言古文者,必宗桐城”。(薛福成《寄龛文存序》)一个文学流派有这样经久不衰的声势和影响,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五四”前后,桐城派成为阻碍历史潮流的力量,在政治上、思想上遭到了猛烈的抨击和彻底的清算,被斥为“桐城谬种”,全盘否定。这是当时的形势决定的。但作为一种文学  相似文献   

4.
论余光中的散文革新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光中的散文革新主张是一柄双刃剑 ,一面试图革除中国现代散文固有的弊病 ,一面试图建构新的现代散文的经验体系。他主张和借鉴在学习西方与中国古典散文创作遗产的基础上 ,根据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变传统现代散文以情为本的旧模式 ,消除其“软性”顽症 ,赋之以刚性的品质。在其一系列关于散文革新的创作主张中 ,要求新的现代散文中应当注入诗性、知性和文化性 ,是带根本性的意见。其散文创作本身也印征了这种散文革新主张的正确性与先锋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日本左翼作家中野重治的作品被放在感情派的抒情诗脉络中解读 ,这其实陷入了非历史化的误区。文章主张把中野重治放到相应的历史语境中去解读 ,尝试从文学写作与社会革命活动的联系、诗歌表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方面 ,分析中野重治的创作给日本文学带来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6.
散文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创作论周登扬古今中外的优秀散文作品,大多是小中见大,见物抒情,借景抒怀,借助于生活中的断片或细部来展示生活的烟云,寄寓作者的情怀。写人、状物、叙事、抒情,无不是在抒写作者深沉、独特的感受。即使是最纯粹的写景散文,艺术中的自然,也不同于现实中客体的...  相似文献   

7.
<正>沈从文,浮沉多年,摇撼不倒,我们要研究.他认为凡是从“观点”出发的批评,既碰不到问题,也缺乏说服力.那我们就从他的创作个性入手好了.集中体现其创作个性的,是他的创作程序,作者对此也津津乐道.兹从他的文论、书信中挑选有代表性的三段,摆在这里,进行分析.“一切优秀作品的制作,离不了手与心.更重要的,也许还是培养手与心那个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散文创作的缺陷表现为缺乏生活、结构不清晰、语言干瘪和点题不准四个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学会用作家的眼光认识生活、占有生活、提炼生活 ;二、掌握散文框架的功能、意义、基本规律 ;三、语言讲究秀、精、透 ;四、形散神聚 ,主题鲜明  相似文献   

9.
当代散文创作在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文化精神与思想内容“苍白”和“虚弱”的现象。散文创作应追求崇高丰厚的精神境界,不以单纯的消遣为目的,不以一味的媚众为取向,应努力摆脱多年来困囿人们的那种“小家子气”、“脂粉气”、“软骨症”的情调和格局。散文作家不应该总是在突破旧写法、旧框套等形式技巧方面做文章,而应该在自身文化人格的变化和观念、意识的更新方面下功夫。当代散文作家特别应该努力提高敏锐地汲取新时代的新的生活信息和思想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丰子恺一生不同的创作阶段来观照其思想发展和艺术主张。作者的创作大致经历了抗战前、抗战期间、解放后(50—60年代初)和晚年创作几个阶段。他的散文随笔大多撷取身边小事,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艺术上则遵循着“小中见大、弦外余音”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是驰誉文坛的一位多面手。他虽然以写小说为主,但是又涉猎散文、报告文学、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笔者素喜玛拉沁夫的散文,尤其是他那些诗意盎然,幽深隽永的哲理散文。谨以此篇尝试性探索,就教于玛拉沁夫以及喜爱玛拉沁夫散文作品的读者们。(一)玛拉沁夫的散文创作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则以《白云鄂博,富丽的宝山》、《日出》、《旅伴》、《篝火旁的野餐》、《捕鹿的故事》、《神鸟》等篇为标志,获  相似文献   

12.
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山风冷峭,河水沉沉的黔桂边境,飘泊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他在拾荒。他象那些苗瑶同胞,将生命寄托在黑壤丰沃的荒地上,开垦着沃原,种下了“桐树”,捡拾了“桐籽”——《拾荒集》。于是,他步上了文坛。他就是青年时代的曾敏之。在当代岭南散文作家中,他较早从事散文创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文名并未为众多的读者所深知。其实,他既是“一位在文学创作上造诣颇深,成绩显著的老作家”(峻青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一生悲剧,卷入政治漩涡中,因才遭忌,因忠而遭害。他通晓儒、道、释文化,学养厚实,因而在散文理论方面提出了卓越的主张。他虽一生坎坷,但不弃忠贞正义,一副傲骨坦然于天地。高尚的人品决定了他的散文多切实之论,多浩荡空灵之气,多幻化奇谲之变  相似文献   

14.
1 柯灵从事散文创作是在30年代初期,这正是现代散文从说理文走向美文的成长期。从“五四”就为现代散文寻找新路的作家竭力主张表现真情实感的白话美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的小品文,使得小品文摆脱名士气,成为新时代的工具。”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杂文和抒情散文怎样从“身边琐事”到表现时代的“血腥风雨”已成为多数文艺家追求的目标和创作的中心。柯灵正是在  相似文献   

15.
钟树梁先生散文创作数量繁多,成果丰硕。其散文创作,讴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城市的新气象而欢欣鼓舞,灌注了对新生活的热爱,对新事物的关注,使其理性的思辨带着生命的体温,做到了主观真挚与客观真实的较好统一。作者将其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融于散文之中,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吟诗填词,信手拈来,适得其体,尤其是散文集中那些发自肺腑的抒情散文、悼念文章,读来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6.
南阳散文创作漫谈王剑冰总结研究南阳的创作态势与文学成就,忽略南阳作家的散文是不尽善的。南阳的散文无论作品还是影响都达到了一个众所公认的层次,在河南乃至全国的文坛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南阳的散文创作同新时期文学一样,崛起于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  相似文献   

17.
“祖国西南的康藏高原,雄伟磅礴,有高屋建瓴之势,广大区域的横断山脉,都由此发初。其中云岭山脉,倾向东南,在大江南北两岸,群峰竟爽,奔驰盘错,渐下渐展,亦渐低渐下,层峦叠翠,盘结在广阔地区,群山之间散布着河谷地和盆地……大抵,在这一段金沙江南北地带,北至大渡河,南至红河的广大地区,自来为彝族的主要居住区域。”彝族人民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创造了无比灿烂而真实的文化。但无论是融彝族历史、哲学思想、社会风土人情等多种知识为一体的《勒俄特依》,还是反映女性对家庭社会地位和婚姻恋爱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张恨水散文创作情况的全面统计及分类分析,指出其散文创作应如小说创作一样,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从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创作等方面,总结了张恨水散文创作的成就,尤其以艺术散文《山窗小品》为代表,阐释了其冲淡闲适、注重趣味而又言之有物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满朝荐(1561-1629)字汝扬,号震寰、震东、锦衣、归耕山人,苗名“桥儿”,出身于湖南省麻阳县滥泥乡(今兰里镇)一个家境贫寒的苗族农民家庭。从小具有苗族勤奋、正直、刚强的品格,7岁进入汉家私塾攻读汉文化,聪颖好学,汉民族文化功底扎实出众,17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44岁取进士。历任明末陕西咸宁知县,朝廷尚宝司正卿、太仆寺少卿、正卿等官职,系苗族古代官职较高的知识分子。满朝荐的时代,皇帝昏庸,政治腐败,朝纲紊乱,宦官窃柄弄权,但身为朝廷官员的满朝荐却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不阿权贵,不避斧,敢与贪官污吏作对,…  相似文献   

20.
明代茅坤所编《唐宋古文八大家》把曾巩列为八大家之一。此后,曾巩的盛名历数百年而不衰。但是,由于曾巩的文学主张、散文风格都较接近于他的宗师欧阳修,“大树底下难长草”,因而许多文学史、文论专著都很少对他作单独的论述,最多只在论及欧阳修时附笔泛泛提及。此种情况,实在不很公正。文学思想作为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哲学思想为其基础,它的形成、变化、发展也象创作一样,无不受作家独特的出身、经历、遭遇乃至个人气质、性格的影响。因此,古今中外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