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突破和发展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揭示劳动的智能本质和劳动时空特性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可将劳动价值论区分为宏观劳动价值论和微观劳动价值论。这一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宏观上正确的劳动价值论回到微观的物质生产企业时,就必须承认物化脑力劳动也创造价值,这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突破和发展。进而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物化脑力劳动创造价值进行了论证。还从劳动模型的数量分析中得出了创新性劳动才是劳动创造价值真正源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主张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时主张根据现实生活的发展实事求是地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此,本文论述了以下问题: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遇到的挑战;二是坚持原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否定资产收益权所带来的矛盾;驳斥了所谓“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指出必须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三是提出商业劳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变迁要求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当今时代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迫切性,并对当代生产劳动的含义和哪些劳动创造价值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当前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要素价值论”和“活劳动价值论”这两种思路作出了较系统的评述。对“要素价值论”主张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和各种非劳动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这些观点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因而按这一思路来进行研究不能达到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目的。对“活劳动价值论”主张的应深化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这一观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在肯定这一研究思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基石.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和将劳动价值论适用范围仅限定在物与物交换的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对价值创造的源泉进行探讨 ,试图说明知识创造价值 ,进而从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入手 ,阐明知识必须以劳动为依托才能创造价值 ,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有些看法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要正确理解以下范畴: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价值与价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劳动价值论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科学。指出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应澄清两种误解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即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中排除了科技工作者的劳动 ;第二、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混同。阐明科技工作同样属于生产商品和价值的生产劳动 ;论证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既有统一又有区别。特别指出要结合新的现实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阐述了体育教师劳动的特点及特殊性,论述了体育教师劳动形式及新时期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点研究马克思《资本论》有关劳动创造价值的论述,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实质,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创新性劳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与常规性劳动比较 ,从创新性劳动的历史演变、创新性劳动的度量及投资与回报、创新性劳动者的报酬等方面进行讨论。阐述了创新性劳动规模和作用的增大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出现 ,提出了创新性劳动的度量公式 ,探讨了创新性劳动投资和回报之间如何形成良性循环以及对创新性劳动者付酬如何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劳动和经营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劳动的复杂性为标准的分类,是与创造、形成价值有关的重要分类标准.文章指出,社会劳动大体上可分为简单劳动、一般复杂劳动、创新劳动和天赋劳动四类.科学劳动和经营劳动是创新劳动中的两种典型劳动,在创造价值和生产财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力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天荣 《东方论坛》2003,(3):106-110
本文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 ,提出一种计量各种劳动的复杂程度的建议 ,并给出一种适用于各种商品的价值计量法 ,从而得出结论 :劳动价值论也适用于脑力劳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首先是一种用来说明商品经济中“劳动的社会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论 ,而不是专门的关于“交换价值或价格的量的决定的理论” ,也不是专门的“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剥削理论”。在私有制商品生产条件下 ,人类劳动采取了“私人劳动”的形式 ;私人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和关系” ,采取了“劳动产品的价值性质和价值关系”的形式。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价值” ,就是人类劳动的这种“异化形式”。它是“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仍然是适用的 ,但在具体应用上应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劳动价值论中所说的“价值规定的内容” ,是“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 ,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它应当更多地用来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元的 ;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论 ,则可能是多元的。应当允许和鼓励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 ,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与生产劳动理论是两个不同的理论。在“生产劳动一般”中 ,包括了“脑力劳动”和“一般管理职能”。在“使用价值”中包括了“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 ,商品、劳动、交换、价值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有一定的变化 ,特别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形态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向创新劳动转变 ,因此 ,创新劳动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来源。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这些新认识 ,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优等物化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等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相结合 ,可获得更多的超额价值 ,产生放大效应 ,还可使劳动者的劳动在纵向和横向上得以拓展和扩张 ,使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 ,从而使活劳动创造出更多价值。强调优等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不是要把价值形成的条件和价值的源泉混为一谈 ,而是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党要在新世纪实践"三个代表"就必须在理论上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而不是否定它;劳动价值论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而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并对现时代的诸多变化作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贸易中的古典式定价:劳动成本观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产品的价格决定是知识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知识贸易实践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修正古典劳动价值论出发,主要探讨了知识价值和价格决定中的成本补偿原理,阐明了在知识分形再生产条件下围绕成本结构变化的知识临界价格水平与临界交易量,并对劳动成本观点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些知识经济研究者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已不再创造价值, 只有知识才创造价值, 因而要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这是不正确的,“知识价值论”不但不能解释说明知识经济的本质, 且自身逻辑混乱,不成体系; 相反, 劳动价值论正好说明了知识经济的本质,并未过时。但这不等于劳动价值论不需要发展,知识经济中劳动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反映这一变化事实的劳动价值论的新的表现形式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