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划分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的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山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其它部门的作用.结论表明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比较弱,其产业地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关联的程度。一、数据的使用与研究方法本文所使用的基础数据,来自于《2002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根据这两个流量表,重组成19×19的投入产出表。据  相似文献   

3.
陈智  岳凯  黄伟 《统计与决策》2011,(11):74-76
文章把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消费性和公共服务三类,在此基础上主要利用DEA分别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及其投入产出效率,得出结论: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消费性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而公共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产业链的角度对基于服务业最终需求的能源消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不考虑服务业内部的行业差异就将服务业定义为环境友好产业的观点是武断的,并且服务业的发展也并不必然会导致节能减排的后果,主要结论如下:(1)在2010年中国生产用能源消费当中,用于满足服务业最终需求的能源总量为64698.2万吨标准煤,比重高达25.91%,远高于普通方法计算的服务生产中直接能源消费量;(2)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能源消费呈现出较大差异,其中公共服务部门和传统服务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都比较大,而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则比较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服务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更具体地,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较大,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显著,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6.
姬会英 《统计与决策》2012,(18):110-113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及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矛盾,如何尽快实现转型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是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例,生产者服务业的基础上,充分使用了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的方法,实证研究了上海的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并从结构偏离度的角度衡量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5-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TFP的动态演变,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总体呈下降态势,技术效率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核密度曲线说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省际差距扩大,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逐渐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工业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TFP提升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而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制造业集中度对生产性服务业TFP提高的贡献大小均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TFP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产业的界定,文章借助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对我国产业数字化特征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产业间循环,其次是产业内循环,而外循环的影响较弱。同时,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字产业有所差异。数字产品制造业是推动中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数字产业,数字要素驱动业与数字产品服务业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数字技术应用业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表现最弱,与传统产业未形成全面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2003~2009年我国中部地区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商指数测算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文章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政府行为、金融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城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显著。因此,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0.
按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教育产出核算采用投入代产出法,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弊端,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对教育的性质及教育投入和产出重新界定,并从理论上对教育的投入产出核算方法作一探讨,提出教育投入应包括的内容及产出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交通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服务贸易模式,本文探究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对制造业区域转移的影响效应,对于构建协调、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区域经济格局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行业-地区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显著促进了区域制造业迁出,且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发展均能够增强这一作用效果。异质性分析还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只对区域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迁出、东部地区制造业迁出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对区域制造业迁出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的作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视角出发,为加快制造业区域转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本文拟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形成因素、发展阶段及行业类别进行简要阐述,分析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并提出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联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7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价格影响系数等分析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和产业关联,结果显示物流业对第二产业依赖程度最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程度和辐射仅次于第二产业,而远高于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物流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它的影响力要超过一般的服务性行业等等.  相似文献   

14.
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文章针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发展实力评价这一问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AHP法对其加以量化研究,最后以上海某区生产性服务业为例展开实证分析,旨在为"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发展实力评价"这类问题的研究抛砖引玉,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勇 《统计研究》2012,29(8):65-73
政府统计成立60年来,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变化显著。本文回顾了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实践工作、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相关情况,并对投入产出核算的实践工作和学术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郑学工  董森 《统计研究》2012,29(11):14-20
 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作为GDP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速度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判断。本文从不变价增加值核算的方法论出发,在深入研究一些先进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行业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比较了不同计算方法的优劣,指出我国不变价服务业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深入开展供给/使用核算研究,拓展和改进我国不变价核算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8):113-121
利用WIOD数据库中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42个国家2000年至2014年间的电信服务业增加值率这一指标进行了测度,发现相较于其它国家,中国电信行业资费存在着较大的现实下降空间。为了验证中国电信行业降资费的可行性,进一步利用该投入产出数据对42个国家的制造业进行面板回归,最终发现:在42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发生了统计意义上的电信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显著倾轧状况,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电信行业降资费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政府应加大对电信行业降资费的干预力度,完善中国电信行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动电信行业和制造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结构中增长较快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制造业改造升级,而且对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关键指标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分析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对人均GDP的影响,结果发现其对人均GDP的拉动作用较明显。就内部行业而言,金融业对人均GDP的作用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人均GDP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以我国1992-2007年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长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并建立了相应的ECM模型,以期较为准确地描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和制造业增长之间具备协整关系;(2)在短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符合"需求遵从论";在长期,两者的关系符合"互动论";(3)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能促进制造业增长,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长期比短期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中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联合国1993SNA中的投入产出核算进行了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实现投入产出核算同国际标准接轨的目标和更好地发挥其在宏观经济分析及协调统计调查数据方面的作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对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