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朵朵 《领导文萃》2005,(12):159-163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人们说,要有奢侈,于是有了奢侈品。也许,人们无法拒绝奢侈品的诱惑,就像无法拒绝光的照耀一样。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消费人群已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增长中。杨清山对此做出了解释:“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是其G D P增长的两倍左右。”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关于消费的故事故事一:向名牌看齐“我平时工作紧张,也没有特别的嗜好,…  相似文献   

2.
柳文 《决策与信息》2008,(11):12-15
“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要远离低俗,敢于清高。长期以来,人们对“清高”一词的理解多含有贬意,因而人们也就不敢叫响它。其实,这是对清高真正含义的一种误解。((辞海》里对清高的解释是: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从这个定义看,清高应该是为人做官追求的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一种十分难得的素质。既然如此,为什么许多为官者却不敢远离低俗而清高呢?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三怕:  相似文献   

4.
<正> 钱,即物质的货币化。对于钱的描述,古今中外的先哲圣贤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人活在世上,离不开钱,因为钱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尊严的凭借。富贵,富贵,一富就贵;贫贱,贫贱,一贫就贱。平民百姓,大多知道挣钱不易。即使有了点钱,也大多省吃俭用,储蓄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时下,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钱值钱”了,银行多次降息,但人们还是很少将存款提出来大把大把地花。这实在不是中国的百姓不会享受,不知潇洒,而是因为挣钱不易,物力维艰。换言之,节俭无论何时也是一种美德。所以,现代人,包括文化  相似文献   

5.
第一阶段: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体现了一个“破”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针对“两个凡是”提出来的。随着这一观念的确立,中国人民得到两种最为宝贵的财富:一是务实作风,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二是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各种不利于改革的禁锢。  相似文献   

6.
财富与幸福     
我们追求幸福,我们追求财富。如果幸福是我们的终极追求,那么,财富是什么?如果财富是我们的一生追求,那么,什么才是幸福呢?财富往往是物质的,财富的多寡是可以用数字来量化的,甚至可以用数学模式来描述,于是我们有了经济  相似文献   

7.
一扯到儒学,吵吵闹闹的东西就特别多。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世不少人由此认为,这是强调重义轻利,儒家不重视财富,更反对人们对财富的一昧追求。紧接着又有人说:不对,儒家最重视财富,何以为证?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相似文献   

8.
财富的境界     
你的爱好:洋酒?雪茄?高尔夫?登山?滑雪?你的品位:喜欢形式主义的奢华?追求心灵的释放?还是乐善好施、抒发悲天悯人的情怀?在社会对财富的价位进行了批判性的肯定之后.越来越多的富人已经不屑于“炫富”或“炫酷”。他们愿意分担普通人的灾难与不幸.愿意为与生意无关的某种信念而努力。愿意让自己的财富变得更有价值。这种精神成为他们正在追求的一种品位。品位与责任。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财富面孔。由财富而品位.由品位而责任。这是中国式的财富进化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陈爽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252-252
“爱面子”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而在人们普遍对面子追求的同时,如果把它当作一种社会资源去用心经营,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本文从社会交往、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用心经营“面子”及将带来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海4000户一项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表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有研究者指出,“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官本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官本位”,作为中国官僚制度中的政治权力关系,是儒家“人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官本位”就是拿当官作为核心价值尺度来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把当官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有“官本位”思想的人,常常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中国人正当的财富追求一直处于一种被压抑、被束缚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人开始呼唤“阳光下的财富”,但财富走向阳光的道路并非坦途,就是那些靠辛勤致富的人也还要经受着人们的怀疑。1月22日,山西“钢铁大王”李海仓在办公室被歹徒敲诈未遂惨遭枪杀,民营企业家的自下而上环境问题再次受到关注。对于财富我们理所应当“凡有血气,皆有争心”,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需要与时俱进的财富观,向极端的“仇富”说不。  相似文献   

12.
薛果 《秘书之友》2009,(11):38-38
在实际工作中,主管领导在对信访工作者提要求时,往往把“热情热心”放在首条,这给信访工作者一种心理暗示:似乎有了“满腔热情”,信访工作就能够做好。对信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要求是一回事,信访工作者有无回应以及回应程度如何是另一回事,这种信访工作管理理念在整个信访工作管理与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是一回事。喜欢提精神的、道德的东西而不习惯用制度、规则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确实是国人的一种顽固的共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异常强烈,财富的积累异常加速,同时人们对“巨富”的不满、甚至“仇富”心理在增长,财富持有者对能否持续拥有财富(“富过三代”)的担心也愈加强烈。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在于,我们这个有着长期追求“均富”历史背景的国度,正处在由“先富”向“共富”过渡的前夜。伴随这个转型的阵痛,正在催生着新的财富观,即新时期我们如何致富、享富与持富。  相似文献   

14.
身重于物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与功名利禄打交道,如何对待功名利禄,却大有学问。态度不一样,追求不一样,最终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从古至今,许多人都以追求功名利禄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所谓“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遣臭万年”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名垂千古”就成了许多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功名利禄呢?在《列子·杨朱篇》中记载了杨朱与孟氏的一段对话:人为什么要功名?曰“以名者为富”。功名可以带来财富。既然有了功名、财富,为什么不停止呢?曰:“为贵”。有了功名、财富以后就可以得到尊贵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功名、…  相似文献   

15.
高层次的文化关乎心灵。那是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一种气质。即一种美好的境界,一种高贵的品格,一种优雅的气质。因而,热爱文化,本质上是对美好的追求、对高贵的追求、对优雅的追求。这种追求的自由度有多大,则其实现的可能性就有多大,让现实更美好更高贵更优雅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相似文献   

16.
企业致胜的根本——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一度的《财富》论坛大会在中国上海于去年九月底落幕。多少年来 ,中国企业界一直把进军世界500强视为一个“图腾”。人们惊羡于500强的实力雄厚、规模巨大 ,也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企业到底缺少的是什么 ?人们直观感觉上差距是多方面的 ,只是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据笔者看来 ,国际企业追求的是核心竞争力 ,正如综合国力象征国家实力强大一样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致胜的根本。中国企业差的正是这一点。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是普拉哈拉德于90年代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最早提出来的 ,是指企业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17.
难道非要据为己有才叫财富吗? 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钞票只有列到自己名下才是自己的财富,属于别人名义的构不成自己的财富,于是孜孜不倦地追求“我的我的”,甚至把自己弄成了贪污犯。福布斯把中国的富豪拿来排名,他那个统计数字一公布,令有些人十分不解,那个人哪有那么多钱?  相似文献   

18.
大凡一讲“领导”,人们就认为是居高临下的指令、指令、指挥,是决策、决断,要求下属如何如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一讲“执行”,人们想到的就是“干活”,就要贯彻上级的指示、指令,实施上级的决策、决定,是一种自下对上负责的关系。时间长了,就人为地把“领导”与“执行”分割开了,把二者看作是两回事了。这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二者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但从广义来说,领导活动中应该包括“执行”的内容,“执行”应该在领导活动中占有足够的份额。  相似文献   

19.
“摆架子”在词典上的解释是:自高自大,为显示身份而装腔作势。这个解释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具体生动的神态和表情。比如,讲话时满嘴官话、套话、空话,和群众交流时高高在上或冷若冰霜,对某人或某事不容置疑地肯定或否定等。摆架子的人一般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学识、财富等优于对方,在心理上处于优势,于是便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故意装腔作势耍威风、显派头。我们常说的某人比较官僚,爱在群众面前摆架子,就是指这一类人。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爱摆架子,与其官本位思想严重有关。这些人官气十足,讲究“当官就要有个官样”,在群众面前摆出一副…  相似文献   

20.
如今,所谓“高质量生活”的内涌正在发生变化。在西方国家,炫耀财富不再是高收入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有质量的生活体验,高收入者的生活消费已经从对昂贵物质用品的追求转变到了对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