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大奖的大型舞剧《干将莫邪》以它个性化的舞剧语言 ,刚柔对比并济的艺术手法 ,以及它呈现于内的磅礴的复式结构 ,冶析了吴先人独特的性格精神 ,第一次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典雅其外 ,刚毅勇先、不屈不挠、舍身忘我其内的真正的苏州人的性格典型。它的观众也正是在这立意的深刻中 ,分享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价值和振奋。  相似文献   

2.
王硕 《国际公关》2013,(1):76-78
随着纳粹德国的倒台.他作为纳粹德国和希特勒的宣传部门主将的罪恶,也随之昭然于世  相似文献   

3.
打箭炉,即今康定。明初即有此称,有清一代,一直沿用,改称康定,则是清末的事。 打箭炉一名的由来,《辞源》释:“相传诸葛亮用兵西南遣将郭达造箭于此。”此说源于清代的史籍。《御制炉定桥碑记》说:“打箭炉未详所始。蜀人传诸葛武乡侯亮铸军器于此,故名。”《西藏图考》也说:“打箭炉,俗传诸葛武侯南征遣将军郭达造箭于此。”《卫藏通志》的说法更详:“打箭炉,相传汉诸葛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打箭之地”。(引文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蜀人传”、“俗传”、“相传”,用词的不同,反映了这一  相似文献   

4.
有关俞伯牙、钟子期在汉阳江口偶遇,以一曲"高山流水"结成知音的传说故事世代相传,千古不衰。这一传说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名录之中彰显于世。其精妙的音乐艺术,诚信纯真的友情,脍炙人口的知音佳话,既是荆楚历史文化的辉煌一角,也是当今滋润大众心田,促进中国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山水传说属于民间口头文学中的民间传说范畴。即指与山和水相关的传说。山水传说的产生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传说使自然风光平添了人文情趣,因而更富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神鱼泉因泉井中生长神鱼而得名,因鱼与村民的和谐关系形成多种神奇传说,即鱼与人相约赶庙会的传说、鱼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的传说、鱼会嗑瓜子的传说、鱼生不产卵死不见尸的传说。传说与当地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奇异的民俗生态,即鱼人共俗、鱼人共生、鱼人共长与鱼人相通的民间习俗。神鱼泉传说及其衍生的传统民俗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不受污染方面蕴含着无形的巨大作用,再次体现了传统民俗在村社中的非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7.
试论海洋产业布局的含义、特点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但海洋产业结构不协调、海洋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制约海洋经济的发展。了解海洋产业布局的含义及特点,把握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一般规律,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产业政策,实现地区间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宋人陈师道《后山诗话》有言:“望夫石在处有之。古今诗人,共用一律。推刘梦得云:‘望来已是几千岁,只似当年初望时。’语虽拙而意工。黄叔达,鲁直之弟也,以顾况为第一云:‘山头日日风和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语意皆工。江南有望夫石,每过其下,不风即雨,疑况得句处也。”这段话,曾为《诗林广记入《代古堂诗话》等引用,可见望夫石的意象传说早已引起古人注意。而《代古堂诗话》还指出这里所说的顾况诗,实为唐人王建的《望夫石》,其前二句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刘禹锡也有《望夫山》诗,前二句是“终目望夫夫…  相似文献   

9.
密玉的传说     
summer 《女人世界》2006,(3):50-50
相传,很久以前,在郑州新密牛店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石匠全”的村庄。村头住着一个老石匠,他有一个女儿叫绿翠,还收了一个徒弟叫玉郎,玉郎为人忠厚老实,人缘好,又勤快,深受全村老少夸奖,有人便牵线将绿翠许配给玉郎,老石匠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3,(24):36-36
人们把结婚称为“入洞房”。传说这是我们祖先轩辕黄帝规定下来的。黄帝战败蚩尤,平息了战争,建立起部落联盟后,想制止群婚,结束野蛮时代。但过惯群婚生活的人类,一下子要改成一夫一妻制,一开始非常困难。黄帝为这件事经常愁眉不展。 有一天黄帝随同一群大臣巡察群民居住的洞穴是否安全,突然发现一家人住着三个洞穴,为了防止野兽侵害,周围用石头垒起高高的围墙,只留下一个人能出  相似文献   

11.
黄帝的传说     
今年清明节(4月4日),在陕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纪念中华民族伟大的先祖--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相似文献   

12.
酒的传说     
  相似文献   

13.
有个男孩遇到一个女孩,对这个女孩一见钟情。可女孩的心已经另有所属,她很快就要举行婚礼了。男孩痛苦极了,对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兴趣。他觉得,他变成了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男孩经常坐在公园里的长椅上,怀念心爱的女孩。"唉,我要是能每天见到她一次该多好啊!哪怕是两天见一次,我也会感到无比幸福的!"他  相似文献   

14.
风筝的传说     
风筝的发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现在秦汉之间。古代传说,风筝的发明者是楚汉相争时的韩信。唐朝赵昕的《息灯鹞文》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叫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记载有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早已使用丝绸、麻布、竹子等,而这些是制造风筝的原料,所以风筝在此时出现是可信的,并且韩信出于军事需要考虑而发明风筝也是可能的;至于说叫张良坐风筝上天,则是令人难风筝的传说@罗磊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爱和美的女神,叫阿芙罗狄蒂,古罗马人称她维纳斯。  相似文献   

16.
芦花的传说     
陈千慧 《新少年》2009,(7):84-84
赵圈河位于大洼县城西20公里处。夏天,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不仅有宽阔的水域,还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相似文献   

17.
传说在日本有一个老头叫笃郎,靠编织竹篮为生。一天,笃郎砍回一堆竹子坐在院中编竹篮。院子中静悄悄的,他突然听到一声柔柔弱弱的"哎哟",他  相似文献   

18.
[摘要]羌族文化生态系统在灾后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及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受到威胁与挑战,如何应对生态环境的剧烈变迁,如何科学论证、设计其文化形态演化路径及类型成为羌族文化生态发展的瓶颈所在。本文从民族文化生态与形态基本概念和二者关系入手,结合灾后羌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实践,总结归纳出民族文化形态的四种演化路径,希冀为民族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的完善和灾后羌族文化重构的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人严有翼在《柳文序》中曾说:“唐之文章无虑三变,武德以来,沿江左余风,则以絺章绘句为尚。开元好经术,抵轹晋魏,上轧周汉,浑然为一王法者,独推大历、贞元,是时虽曰美才辈出,其能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者,不过韩退之、柳子厚而止耳。”对此,《新唐书·文苑传》亦有类似的论述,这是对唐代文风演变过程的基本概括,说明其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唐初文章受六朝浮艳的骈俪文风的影响,多重形式而略内容,进入开元以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提倡复古,文风始有转变,然尚未根本解决问题;及至贞元元和时,在韩愈、柳宗元等人呼吁倡导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贯彻了“文以载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港、澳、珠三角地缘相连、资源互补、文化同源、经济相融、旅游产品丰富,互补发展的优势明显。三地游客互流呈现出互为目的地和中转地的特征。基础推动力、市场驱动力、政府调控力是推动三地互动合作的主要动力因素,其中,基础推动力在三地旅游互动合作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起步发展期,政府调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驱动力则相对弱;快速发展期,市场驱动力则成为主要驱动因素;深入发展时期,政府调控力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三地的旅游互动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继续增强游客互流的便捷性、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及优化空间布局是三地旅游互动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