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应当从社会转型的大视角深刻认识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和谐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从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多层次地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定位;从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准确地把握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从转型期社会现实要求出发抓准构建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胡怀利 《社科纵横》2006,21(8):57-58
和谐社会的建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公民社会的探索可以说是一条很好的道路。本文试着从公民社会的特征入手,寻找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社会的途径,公民社会的建成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铁 《社科纵横》2008,23(6):17-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群体良性互动健康运行.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因为社会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化,而社会分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冲突.这就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新型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各方面关系,缩小差别,缓和矛盾,化冲突为和谐.  相似文献   

4.
公民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化已经成为全球化情势下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和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企业公民——企业伦理,生态公民——生态伦理,网络公民——网络伦理作为公民身份与公民伦理可能的三个重要面向,其认同、建构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涉到公民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转。尚在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基于自身独特的处境及语境,在培育和发展具有生态文明精神的公民文化和公民伦理的努力中,使其自身不断得到确证、发展和成熟,最终达至社会生态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5.
赵丽欣  韩方玉 《学术交流》2006,(12):134-13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以人为本,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而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对实现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发展目标、开放的分层结构以及社会协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此,要把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作为政府执政的第一要务,并视为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尤其要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加大公平优先的二次分配力度。同时,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概括,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坚持了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为实现社会和谐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持人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  相似文献   

8.
韦朝烈 《探求》2006,(4):10-13
公民社会组织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自主、自治、自立性差,公信力不足、动员能力不强,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公民社会组织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其社会功能充分有效发挥,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二元社会结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武 《学术交流》2006,(8):141-144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严重影响并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施“以农补工”的策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与之相伴随的是,限制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在财政金融政策上大幅度向城市倾斜。鉴于此,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侯西安 《唐都学刊》2006,22(3):73-77
由于复杂的理论和实践原因,大历史视野和大历史格局遭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忽视和鄙弃。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大历史视野和大历史格局依然是重要的思维和研究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打破西方中心主义,从东方中国国情和特色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民主党派多党参政的政治结构,在价值观念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培养全体公民、特别是社会公职人员对于宪法和法律的忠诚与信仰,逐步把公民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尹在赋 《创新》2009,3(7):65-67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胡锦涛总书记"共建共享"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只有在共同建设的同时,实现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和共同享有,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发展进行分析.以生成性思维为指导,主体发展的起点即是对片面发展的人的超越,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中主体发展的内涵,实现主体发展的途径是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为此,必须弄清楚“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多层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从而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儒楠 《学术交流》2006,(9):137-139
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就必须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树立科学的公平正义观,防止把公平正义等同于绝对平均主义和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追求公平正义两种错误倾向;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永庆 《唐都学刊》2008,24(3):116-1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当代社会构画的美好蓝图和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选择正确的路径.首先,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方法论原则,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其次,必须把握好民主、公平与效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三大核心价值取向;再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逻辑构序上,必须处理好构建目标的整体性、利益主体的层次性、实践过程的动态性和"宏观"的平衡性与"微观"的不平衡性等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涛 《社科纵横》2007,22(8):26-28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全局;以人为本,发展民主政治;培育和谐文化,调动全党全民的力量,共同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强调促进社会和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重视城乡和地区协调、分配制度改革和民生问题解决;重视财政体制、司法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组织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