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的决策模型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本文从建立BOT项目实施的里程碑阶段及它们的时间关系,分析了确定特许权期的若干原则和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确定特许权期的数量决策模型。为BOT项目特许权期的确定和决策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海君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4):139-141,147
特许权期是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决策变量,但目前缺乏计算特许权期的理论方法。应用博弈论原理,建立了投资成本变动下的动态博弈与特许权期决策模型,该模型在算例中得到了演示。研究结果表明,该动态博弈模型能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特许权期决策提供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让管理水平较高的私营集团获得BOT项目特许权,并实现项目社会福利最大,本文利用机制设计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BOT项目投资与特许权期的二维招标合同的直接机制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获得了该招标机制的可行性条件,最优形式和相应配置方案,并由一个算例表明,得到的最优招标机制在实际中是有效的。所获结果为政府对BOT特许权招标提供了一种理论指导和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核心,经济适用房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成效.现今经济适用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保障方式单一,只售不租.本文提出在BOT模式下考虑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即经济租赁房.并根据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以特许权期作为政府的决策变量,建立了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开发商的最优战略问题,从而得到了特许权期的最优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BOT项目有限追索权融资中贷款资金与股本资金在贷方和项目公司之间合理分配问题(即BOT最优融资结构),本文考虑项目公司和贷方根据CAPM方法进行投资决策,通过分析它们投资策略在利益上的冲突关系而建立一个BOT融资模型,并且用博弈论方法研究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及其性质。研究结果不仅为项目公司和贷方提供了对BOT项目融资决策的理论方法,而且为政府对BOT项目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效益的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社会效益作为政府确定BOT项目特许权期的决策准则,对文献[8]所给出的S-L模型仅以政府的直接货币收益非负作为决策准则而存在的缺陷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基于社会效益的特许权期决策模型.修正后的模型考虑了不同项目在社会效益上的差异,为政府提供了与项目公司进行特许权期谈判的三个准则,这些准则能够在保证项目公司投资积极性的前提下,使项目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最后以算例对修正后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CAPM的BOT项目特许期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BOT项目的特许期是项目特许权协议中的重要内容。文献[1]和文献[2]提出了BOT项目特许期的计算模型,本文针对文献[1]和文献[2]的计算模型中贴现率取值仅考虑银行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而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BOT项目特许期的改进计算模型,为科学合理的确定BOT项目的特许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特许期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BOT模式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的广泛应用,特许期决策问题得到了政府、项目公司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通过对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特许期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特许期的决策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项目各年的净现值进行模拟,以实现不同内部收益率水平的累积概率作为目标函数,求解出项目的合理特许期,并分析了垃圾热值和处理量两个关键参数变动对特许期决策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和项目公司运作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前期决策中,项目收益是政府和项目公司展开谈判的基础问题。通过对此类项目收益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项目收益模型,并运用模糊逻辑方法研究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履约程度等定性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Vensim PLE和MATLAB软件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对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案例进行模拟。根据项目收益变化情况的模拟结果,讨论了在政府部门和项目公司各自期望的收益水平下特许期和特许价格的合理决策,并分析了特许期、特许价格和垃圾热值变化对项目收益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和项目公司运作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弹性需求下交通BOT项目特许期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弹性需求条件下的特许期决策问题,本文以交通BOT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政府社会消费者总剩余最大化与项目公司收益净现值最大化为决策目标,构建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出模型的精炼纳什均衡解,针对均衡解的性质展开讨论,从价格弹性视角分析了交通量需求变动对特许期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对特许期决策模型和均衡解的性质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代理人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代理人的效益工资和委托人的监督成本都不为0时,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将随着其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大而提高,委托人的最优监督力度将随着代理人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大而减弱;当代理人没有效益工资时,代理人的过度自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发挥作用.另外,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和委托人的最优监督力度都将随着委托人监督成本的增大而降低,而且前者还将总是随着代理人固定报酬和效益工资的增加而提高,后者虽然也将随着代理人固定报酬的增加而提高,但并不总是随着代理人效益工资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程度受其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投资组合结构及其收益-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时,其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等方式购买超额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理性状态时,其将合理分配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其将卖空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过度乐观和相对理性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正相关;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负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修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对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夏火松 《管理科学》2003,16(1):61-64
描述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MKM)的概念,建立了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关键技术,利用群体满意度模型提高了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了制约MGDSS有效使用的若干因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征  向阳 《管理科学》2005,18(3):46-51
通过分析基于规则和基于事例推理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提出了综合这两种方法优势的基于结构差异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使用树状结构实现问题的知识表示,使用基于事例推理的方法生成数学模型的主体部分,使用基于规则的方法生成模型的差异修改规则,用以指导模型主体部分的修改.基于这一方法实现了一个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的应用系统,验证了该方法对于数学模型的智能构建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以权威理论为基础,本文从科层权威、传统权威、报偿权威及超凡魅力权威四个构面分析了家族企业家的权威特征及其影响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家族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作用机理,解析了企业经营活动对家族企业家行为意志具有超强表达能力的根源。实证检验表明,问卷调查结果支持本文对家族企业家权威及其影响作用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6.
葛京  王良 《管理学报》2010,7(1):131-137
结合心理距离与文化距离的相关理论,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出口对生产性FDI的带动效应以及这种带动效应的文化差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市场上,中国企业出口对FDI产生显著的带动效应;在不同文化种群市场上,这种带动效应与其文化距离正相关。最后,描述了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含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险价值VaR的一般参数方法都是对称的,其在处理非对称时间序列时存在着局限性,本文提出了非对称的VaR计算模型,并以上海证券市场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非对称的VaR计算模型优于对称的VaR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能性理论的经营者业绩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营者进行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对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质疑。本文在分析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并利用可能性理论来处理指标量化问题,建立了能充分考虑各影响指标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型,为设计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有关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过高估计公司信息质量条件下的连续时间委托-代理理论,并分析这种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最优补偿合同由两部分组成代理人的保留财富价值和代理人在合同存续期内的努力工作成本;而次优补偿合同由四部分组成代理人的保留财富价值、努力工作成本、风险溢价和未预期到的意外收益.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公司信息方面的过度自信偏差都将提高代理成本、恶化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改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委托人自己首先要在公司信息问题上保持理性,其次是要雇佣在公司信息质量方面同样理性的代理人,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尽可能无偏地估计公司信息的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MKM)的概念,建立了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关键技术,利用群体满意度模型提高了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了制约MGDSS有效使用的若干因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