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4年4月份,《北京纪事》刊载了一篇《啼笑皆非话电话》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在北京打电话难,打公用电话尤其难。但是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土布服饰设计大赛",一下颠覆了人们对"土布"的传统印象,模特穿在身上展示,结果一下就登上《时尚》杂志头条。近年来,土布因透气吸汗、朴实素雅越来越受青睐,可这些辉煌都离不开一个村妇的努力。何永娣15年如一日在乡下收集"老布",还为享有"衣被天下"美誉的崇明土布建起占地2000平米的博物馆。如今这些纯棉手工制作的土布,在网上更是成了都市人抢购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3.
1994年6月,《北京纪事》杂志的一篇文章《家庭电脑雪崩还未来临》中提到:90年代家庭三大件是电话、空调和电脑,可以看出在那时电脑进入家庭是非常时尚的一件事情,是北京人的新时尚。然而,电脑对于所有中国家庭来说,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愿望,那么时隔10年,这个愿望不仅已经实现,而且电脑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必要产品……  相似文献   

4.
祁建 《山西老年》2014,(10):32-32
《乱时候,穷时候》的著作者姜淑梅已经快80岁了,她60岁开始认字,76岁学习写作,不到一年时间,就创作了十余万字。她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在《读库1302》连载后,又在《新青年》《北方文学》等刊物上陆续发表,目前已由北京磨铁图书公司"铁葫芦图书"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曾为她拍摄制作了一个15分钟的专题片。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是北京人、北京作家。这个认识意义重大。北京的"帝都文化"是《红楼梦》一书的文化渊源。不了解18世纪中叶的"帝都文化"就无法真正读懂《红楼梦》。曹雪芹倘若没有回到北京这段生活经历,今日我们所读到的《红楼梦》,极可能就真的是一本《风月宝鉴》或是一本《情僧录》。在语言文字方面,曹雪芹熟练地运用了含有广大北方地区语言中方言土语的北京话,使《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雅俗相融、生动鲜活、字字传神,从而使这部小说脍炙人口、雅俗共赏。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京味十足的小说,而且是京味小说中的典范之作。红学中的一些问题争论不休,恐怕是与不熟悉或没有考虑帝都文化背景有关。"帝都文化"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9月19日,对马云以及阿里巴巴来说,绝对是个值得纪念的"大日子"。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办者和掌门人,马云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首富",也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人物。在美国成功上市以后,马云接受CNBC采访时说,他的偶像是阿甘——1994年电影《阿甘正传》中由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我不如意的时候就会看《阿甘正传》。"他说,"我在来纽约之前特意温习了一下。"他  相似文献   

7.
同泰茶庄以好茶,痴壶,情同意和,意重泰山的理念创建。她位于享誉全国的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同泰茶庄是目前茶叶一条街最大的一家由北京开办的茶庄。以中国的精品紫砂作为主要企业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短发,聊起天来妙语连珠,语速又特别快。采访王怡的时候,让我想起石康写过的一篇文章——《北京姑娘》,文章吐槽北京姑娘的林林总总:大方、仗义、待人接物干净利索脆。北京姑娘的这些典型气质被王怡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一张口就穿越了上百年的历史,低着头掰着手指头算年代。  相似文献   

9.
1994年5月本刊在京城首发了《老人仙逝,肉身不腐》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死后不腐的惊人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十年过后,这位被大家简称为"香河老太太"的人怎么样了?于是我们进行了回访。  相似文献   

10.
今日的绿城南宁,茶庄林立,茶香宜人。经营者各有特色,品茗者各有所好,当从彩云之南运来的普洱茶在邕日渐风行之际,绿野以其浓郁的茶文化气息笑立于茶市之中。其下属的所有直营连锁店及广西区内的关联茶行,都能够让每一位茶客感受到其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内  相似文献   

11.
德国人米夏自称自己就是个北京的"胡同串子"。他渴望穿越时空的隧道,感觉仿佛前世就来过北京的胡同。他每来一次北京,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感和哀伤,看到一条条胡同和一个个四合院的消失,他说:"我曾经在废墟前流过眼泪。中国人愿意选择更舒适和现代的生活,这无可指摘,只是希望这座城市的古老文明不要消失得太快。"米夏只是一个中年白领,他将收入中相当一部分都用来收藏中国文物,随着时间积淀的增值,这些文物已经远远超过当年的价格了,但他从来都是只买进不卖出。他那100多平米的住所已经摆满中国各种文物,但他一张画一片纸都没有卖过。  相似文献   

12.
正1994年4月,《北国风》改刊更名为《北京纪事》。从此《北京纪事》走上了京城社会文化生活的舞台。作为唯一一本以京味文化为载体,宣传北京城市文化发展、叙述老北京故事的纪实月刊,20年来,《北京纪事》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办刊方针,记录了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现代化都市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生活在北京城的人们的真实情感、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3.
在茶文化复兴与重新发展的时候,茶学书籍、杂志、报纸大量涌现,为方便大家找寻与利用这些资料,有必要建构一套"茶学书库分类索引",因而提出这套分类索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实例。分类索引只就图书的内容性质加以分类,不同语言的茶书亦同样归入各种分类之中。利用"茶学书库分类索引"的建立将茶文化的轮廓描绘出来,说明茶文化应该包括的内涵以及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长寿之道     
《老友》2007,(5)
"秋翁"健康长寿"五乐经"○甘云芝"秋翁"是电影《秋翁遇仙记》的花匠。1997年,前抚州市文联主席吴林抒为我写了一篇《文化宫里的秋翁》一文,发表在北京《中华之魂》杂志和《抚州日报》等报刊上。从此"秋翁"就成为抚州市老工人对我的昵称,我虽愧不敢当,倡也大胆地以此为我的笔名。  相似文献   

15.
孔琳 《国际公关》2009,(3):21-22
在北京万通中心,谭明的新办公室简约而现代,刚搬完家的他还顾不上更多的修饰。与总面积4600平米的灵思北京新办公场所相比,这个面积仅有12平米的办公室显得有些不太搭调。然而,这正是灵思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所有管理层办公室的布局和面积都是统一的。就在这一间不算宽敞的屋子里,谭明遥控着灵思600号人。  相似文献   

16.
读编互动     
《北京纪事》一直是我最喜爱的杂志之一,但是,在我每次认真阅读的时候却总是发现一些小问题。虽然无伤大雅,但总归给读者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例如2004年第3期资讯中有很多"%"被搁在段落的开头,看起来感觉很怪。此外,在有些文章当中经常出现"别字"如"易(一)样"、"招若(惹)"等等。希望各位编辑同志在百忙之中能够多加注意。--山东潍坊读者王曲锦  相似文献   

17.
歌里的记忆     
《北京颂歌》 提起《北京颂歌》,脑海里先显出的画面:黎明的广场,被朝霞染得灿灿金色…… 这段曾长时间被作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曲的标志性旋律,又曾多少次激荡了人们的心灵。 当年,《北京颂歌》的创作是因为毛主席。如今,毛主席不在了,但北京还在,爱北京的人们对北京的深情还在。 萧峰是已经拿到"身份"的美籍华人,他说,每次回国,一到首都机场心里就下意识地涌起《北京颂歌》的旋律,不知多少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他自称是"两栖类",写小说,也写戏剧。在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的过程中,他是主要执笔者。如今,提起《沙家浜》,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汪曾祺;对中国广大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可能不知道汪曾祺,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京剧《沙家浜》。江青先后看中沪剧《红灯记》和《芦荡火种》1962年1月,摘掉右派帽子的汪曾祺,结束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长达三年的"流放"生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到北京,调任北京京剧团专职编剧。1963年冬,他参与改编沪剧《芦荡火种》  相似文献   

19.
读编互动     
关注北京,关注文化,关注生活,一本在嘈杂的世界里还给我们安静的杂志。这是我对《北京纪事》的总体印象。优点多多,就不再罗列,只提两个建议--个人认为在杂志内容的覆盖面和语言表达上还可商榷。在我眼里,《北京纪事》像盘量大味足的什锦拼盘,吃的时候大快朵颐,吃完后回头想想,竟然记不起太多东西。我想杂志毕竟不同于报纸,相对来说更强调主题性,记得纪念老舍诞辰那期杂志就比较过瘾,通过多篇文章从各个角度介绍  相似文献   

20.
爸爸我想你     
正2004年,我们剧院在为去美国演出《茶馆》做一些准备的时候,我们在北京要先演几场《茶馆》。那个时候也是我最难度过的一段时间,因为父亲一直病重在医院里,已经报了几次病危。那天我在开车的路上跟哥哥说,"大哥,十点半之前,你不要给我打电话,如果有意外的话。"因为十点半,是我们这个戏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