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各国的商业银行从经营体制上看 ,有全能银行制 (混业经营 )和分离银行制 (分业经营 ) ,两种经营体制各有其利弊 ,但混业经营模式相对于分业经营模式有更大的优越性。面对入世的需要 ,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稳步实现从分业制向混业制的过渡 ,是我国金融业应该思考并立即付之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业经营是当今世界金融业的主流 ,必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走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美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启示,揭示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是特定经济金融条件下的产物,为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以及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施必须采取渐进步聚。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美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启示,揭示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是特定经济金融条件下的产物.为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施必须采取渐进步骤.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形成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化的趋向.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必须做好政策、法规的调整工作,积极推进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兴起有其深层次原因.政策层面的松动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探索松开了手脚.混业经营的各种模式是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在特定金融环境下矛盾的均衡.根据我国金融环境的具体情况,金融控股公司则是我国目前合理的模式选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为向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发展而做出相应的策略安排.  相似文献   

7.
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是宏观金融政策需要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内在要求合理作用的结果。但是 ,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比较优势及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说明该制度是金融业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 ,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面对WTO的挑战 ,我国金融业应为将来向混业经营制度的转变作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金融业也已存在这一趋势,而且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已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金融业的发展.最后本文阐述了我国选择混业经营体制即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银行混业经营将成为必然趋势.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现状及国情,以银行为主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应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理想制度选择.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可选择多元化的监管模式,用风险目标法对其资本充足性进行监管,同时设立内部防火墙和控股公司的集团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金融业向着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 ,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加入WTO和金融市场的开放 ,对我国金融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突破分业经营的现有格局 ,实行混业经营 ,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不同混业经营模式形成所必需的制度条件来看,我国的现实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时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叠代内生增长模型表明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有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机制,一方面,银行集中提高导致专有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银行集中提高导致的固定成本的复制减少即规模经济上升提高银行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种相反作用的总效果是不确定的。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方法,基于1994-2001年混业经营条件下亚洲国家或者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存在面板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正相关关系。理论及实证暗示,未来我国分业向混业过渡时期经济增长会出现一个理论拐点。为此,随着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应该适当提高银行集中度,以支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各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对策,即对收费品种和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央行加强管理,同业加强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网络建设;加强风险防范,保持稳健经营;完善制度法规,提供法律保障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越加重视开发中间业务的必要性。一方面,中间业务可以增加银行收入,创造更多利润;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可以拓宽银行的经营范围,分散运营风险,吸引不同投资需求的客户。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较晚,所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 ,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随着现代金融机制的建立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结合国内实际 ,分析并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巨大差距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已成为最主要突破口,推行股东多元化与股权分散化已然是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商业银行这一特殊的国有控股企业中,大中型商业银行虽具有推行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性,但缺少改革的可行性;相比之下,历经多次改革洗礼与监管考验的城市商业银行具备改革的必要性与可操作性,被历史性的推向改革前台。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以产权结构的优化与经营机制的完善为主要抓手,坚持市场逻辑,冲破体制性障碍,在动态、持续、内在、有机融合的改革中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走向高质量、高层次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生产和营销的过程中,有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财务控管手段——管理会计与会计管理。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这两个控管手段之间的关系、各自的职能以及职能的强化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多元化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文章实证检验了这两类商业银行的经济绩效对业务多元化的反应方向及强度.在此基础上证明,实际业务多元化程度与最优值之间相对距离差异,是两类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速度差别的原因.同时,从趋势上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多元化程度将超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多元化程度,这是由两类商业银行的各自最优值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期的华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关系具有独特性。作为同处一个共同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中的银行实体,它们是既合作又竞争;然而特殊的政治环境又给20世纪初期的中外银行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从而使它们的关系又带来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特殊的关系表现为对抗与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