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于人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其人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雏形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人学已经成为当代国内外学术前沿的热点,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进程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著作中对"个人"的论述,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类的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是以阶级群体、整个人类对美好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与建立为背景、框架和前提来进行论述的.这是马克思个人问题研究的真正逻辑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其他一切人学理论的本质区别.马克思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强调的是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与社会发展目的的根本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人学研究存在着人的类本质向人的存在转换的问题,但两种人学视域并非是绝然对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即它们都立足于人的社会性对自然性的统摄来研究人,正是这一内在逻辑促成了马克思人学视域的转换,马克思最终由人本主义者向实践唯物主义者转变,并使其哲学真正地成为革命的学说.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改革开放40年间成果丰硕,其在时代变迁中进行着问题域转换与话语转型,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品格。当代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马克思的幽灵",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更趋向于"回到马克思"。然而,如何"回到马克思"以及"回到"什么样的马克思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一种反思性的历史回顾中进行考量。与此同时,在新时代如何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问题日益突显,这些问题对此后进一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人学研究倍受关注,科研成果逐年攀升,已经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梳理近年来马克思人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总结规律,发现马克思人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问题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范式。从当代哲学转向研究的视角发现:马克思人学研究是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应有之义,是现代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现实要求;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变迁的视角发现:人的生存悖论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6.
埃里希.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人学家.《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系弗洛姆早期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也是20 世纪将马克思哲学重新人本主义化的重要文献.此书中,弗洛姆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为人本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他重新解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里,他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诠释为经济决定论 ,而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回到马克思”是 90年代中期以来流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响亮口号。这是一种极重要的理论折射。它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深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发生的深层次发展 ,以及这种理论创新与解释当代社会历史实践最新发展的理论冲动。但是 ,“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本身从一开始也遭遇了一些误解 ,特别是随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兴起 ,一些学者要求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具有一种直接的当代性立场 ,以服务于解释当今世界激剧变化的需要。近期以来 ,对“回到马克思”的评论和提出替代口号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景观。在此 ,我们编发了一组相关讨论的笔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当代性问题的实质、马克思与当代性对话的方式、在今天我们面对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以及“回到马克思”的基本意蕴诸方面 ,较为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之间批判性对话的前提和入口 ,重申了“回到马克思”是这种对话的基础。我们想强调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问题并不在于通过争论确定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口号 ,而是真正理解我们今天讨论所立足的理论基础 ,这也是学术继承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和开新 (在当代性上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核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之思的当代性言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到马克思”是 90年代中期以来流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响亮口号。这是一种极重要的理论折射。它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深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发生的深层次发展 ,以及这种理论创新与解释当代社会历史实践最新发展的理论冲动。但是 ,“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本身从一开始也遭遇了一些误解 ,特别是随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兴起 ,一些学者要求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具有一种直接的当代性立场 ,以服务于解释当今世界激剧变化的需要。近期以来 ,对“回到马克思”的评论和提出替代口号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景观。在此 ,我们编发了一组相关讨论的笔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当代性问题的实质、马克思与当代性对话的方式、在今天我们面对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以及“回到马克思”的基本意蕴诸方面 ,较为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之间批判性对话的前提和入口 ,重申了“回到马克思”是这种对话的基础。我们想强调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问题并不在于通过争论确定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口号 ,而是真正理解我们今天讨论所立足的理论基础 ,这也是学术继承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和开新 (在当代性上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核心  相似文献   

9.
"回到马克思":一种可能性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到马克思”是 90年代中期以来流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响亮口号。这是一种极重要的理论折射。它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深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发生的深层次发展 ,以及这种理论创新与解释当代社会历史实践最新发展的理论冲动。但是 ,“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本身从一开始也遭遇了一些误解 ,特别是随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兴起 ,一些学者要求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具有一种直接的当代性立场 ,以服务于解释当今世界激剧变化的需要。近期以来 ,对“回到马克思”的评论和提出替代口号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景观。在此 ,我们编发了一组相关讨论的笔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当代性问题的实质、马克思与当代性对话的方式、在今天我们面对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以及“回到马克思”的基本意蕴诸方面 ,较为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之间批判性对话的前提和入口 ,重申了“回到马克思”是这种对话的基础。我们想强调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问题并不在于通过争论确定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口号 ,而是真正理解我们今天讨论所立足的理论基础 ,这也是学术继承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和开新 (在当代性上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核心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到马克思”是 90年代中期以来流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响亮口号。这是一种极重要的理论折射。它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深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发生的深层次发展 ,以及这种理论创新与解释当代社会历史实践最新发展的理论冲动。但是 ,“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本身从一开始也遭遇了一些误解 ,特别是随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兴起 ,一些学者要求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具有一种直接的当代性立场 ,以服务于解释当今世界激剧变化的需要。近期以来 ,对“回到马克思”的评论和提出替代口号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景观。在此 ,我们编发了一组相关讨论的笔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当代性问题的实质、马克思与当代性对话的方式、在今天我们面对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以及“回到马克思”的基本意蕴诸方面 ,较为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之间批判性对话的前提和入口 ,重申了“回到马克思”是这种对话的基础。我们想强调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问题并不在于通过争论确定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口号 ,而是真正理解我们今天讨论所立足的理论基础 ,这也是学术继承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和开新 (在当代性上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核心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那么对于马克思的解读是所有研究这一学问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对马克思的误读与曲解,由于各个学者的立场不一样,学科领域的限制,往往存在着某些天生的偏见.甚至于对马克思将向何处去这一关乎马克思命运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的回答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回到本来的马克思,对于马克思的命运问题也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回到马克思”是 90年代中期以来流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响亮口号。这是一种极重要的理论折射。它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深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发生的深层次发展 ,以及这种理论创新与解释当代社会历史实践最新发展的理论冲动。但是 ,“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本身从一开始也遭遇了一些误解 ,特别是随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兴起 ,一些学者要求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具有一种直接的当代性立场 ,以服务于解释当今世界激剧变化的需要。近期以来 ,对“回到马克思”的评论和提出替代口号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景观。在此 ,我们编发了一组相关讨论的笔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当代性问题的实质、马克思与当代性对话的方式、在今天我们面对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以及“回到马克思”的基本意蕴诸方面 ,较为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之间批判性对话的前提和入口 ,重申了“回到马克思”是这种对话的基础。我们想强调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问题并不在于通过争论确定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口号 ,而是真正理解我们今天讨论所立足的理论基础 ,这也是学术继承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和开新 (在当代性上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核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年来我国人学研究的现状作了综述。其内容包括 :对人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的辩证阐释、对人学研究对象的深入思考、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入解读、对当代人学主题确立的深入解析、对我国当代人学研究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的理论态度研究"当代性"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到马克思”是 90年代中期以来流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响亮口号。这是一种极重要的理论折射。它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深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发生的深层次发展 ,以及这种理论创新与解释当代社会历史实践最新发展的理论冲动。但是 ,“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本身从一开始也遭遇了一些误解 ,特别是随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兴起 ,一些学者要求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具有一种直接的当代性立场 ,以服务于解释当今世界激剧变化的需要。近期以来 ,对“回到马克思”的评论和提出替代口号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景观。在此 ,我们编发了一组相关讨论的笔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当代性问题的实质、马克思与当代性对话的方式、在今天我们面对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以及“回到马克思”的基本意蕴诸方面 ,较为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之间批判性对话的前提和入口 ,重申了“回到马克思”是这种对话的基础。我们想强调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问题并不在于通过争论确定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口号 ,而是真正理解我们今天讨论所立足的理论基础 ,这也是学术继承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和开新 (在当代性上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核心  相似文献   

15.
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书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肯定,显示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它提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即实践这一原初范畴内在地蕴含着“是其所能是”和“是其所当是”两个维度,恢复了超验性和人学立场.该书揭露了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及其原因,这有助于恢复马克思哲学的睿智和本真性.该书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的创造性诠释,揭示了回到历史和恢复人的在场性对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技术观以人学为根本遵循,具有丰富的人学内涵。马克思技术观蕴含着完整而严密的人学逻辑,即现实的人、实践人学和人的发展是技术的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归宿。透视技术的内在本质,需要坚持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并深入阐释技术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技术的创新性与应用性统一,技术的阶级性与公共性统一。马克思技术观具有浓厚的人学现实关怀,即以技术的生产力价值促进人的解放,彰显技术关于人的自由价值的现实追求,并以技术审美价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英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的研究成为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有活力和争论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并且形成了辩证法的五种解释模式,涌现出一系列观点新颖的研究成果。英美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探索三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的辩证法?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的辩证法有什么意义?如何在实际中应用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重新探讨这些问题:一是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本人所应用的辩证法;二是追根溯源,回到辩证法的源头,重新审视黑格尔的辩证法;三是寻求解释辩证法的新视角,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考察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人学研究存在着人的类本质向人的存在转换的问题,但两种人学视域并非是绝然对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即它们都立足于人的社会性对自然性的统摄来研究人,正是这一内在逻辑促成了马克思人学视域的转换,马克思最终由人本主义者向实践唯物主义者转变,并使其哲学真正地成为革命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当代人学研究的现实出发,在马克思的完整理论体系中,系统地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人学观区别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就在于马克思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实践人学观。马克思的实践人学理论内容博大精深,择其灵魂和精髓在于以下三方面:(1)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的出发点;(2)实践活动: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的支撑点;(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并非西方人道主义哲学的专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更非“敌视人的哲学”———经济唯物主义或“人学的空场”。考察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就可以发现,马克思扬弃了西方传统人道主义哲学中以抽象人来解释和评价历史的人性论原则,建构起了以实践的人和人的活动来解释和评价历史的唯物主义原则与社会主义观念。唯物史观把“以人为本”当作必须在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中加以践行和实现的原则,而不是将人的发展停留于纯粹意识形态的抽象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