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鉴于对环境公共物品进行科学分类的重要性,基于公共物品的特征和环境的属性分类,论述了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基于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方法,把环境公共物品分为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并对这两类环境公共物品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政府要完成自身的使命,进行公共管理和政治统治,必须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权力.政府手中的权力不是一般的权力,而是公共权力.权力的公共性是政府权力的根本属性,是对政府应然状态的确认,然而在实然层面上,却存在着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之所以会出现"异化",其根源在于公共权力本身所具有的矛盾.从伦理学角度讲,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对公共权力进行伦理规约,这是因为政府权力的公共性与伦理"普遍物"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性是评估公共物品供给效用的重要标准.制度性公共物品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它本身既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也对其他公共物品的供给有指导作用.基于苏南小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研究如何通过制度性公共物品的可持续供给推动各类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物品理论中,国防是纯公共物品的代表,可是作为国防组成部分的人民防空工程的公共物品属性却具有阶段性;从物品属性的阶段性出发,作者把人防工程以及类似的公共物品界定为阶段性公共物品;由于阶段性公共物品有平时用途,因此存在由私人提供的可能,这有利于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物品分类方法,分别探讨了公共政策的纯公共物品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政策的纯私人物品属性即排他性和竞争性,以及公共政策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即竞争非排他性和排他非竞争性,并指出公共政策的不同物品属性分别具有不同的激励功能,应结合其激励功能来评价公共政策的物品属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市场主体利用其所具有的市场垄断地位,影响到公平的市场竞争.在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情况下,消费者的个体权益被动接受“强迫性服务”.作为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不可能仅通过个体权益的维护就可以达到规范的目的.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消费者利益之间的法律问题,市场经济不能靠无序的竞争来实现公平,更需要政府的法律规制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目的在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2004 年,农业税开始逐步取消。农村税费改革会相应地形成政府财政的缺口,但不能因此而减少农村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应。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保障农民享受、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农村公共物品的供应主题应该多元化,尤其是允许和鼓励私人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生产和提供部分农村准公共物品,而政府仍然是农村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私人资本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也应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同时,要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鼓励,推动私人资本顺利进入农村公共物品领域。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权转让实践可以归纳为区域水权转让、行业水权转让、农户水权转让三种模式。每种模式都不能简单归纳为某种权利转让。这三种模式的水权转让关系表明:水权转让本质上具有功能复合性以及权利和权能复合性。水权转让法律制度建构必须基于这些典型复合性,并要切合本土情况与时俱进,同时要坚持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力避其被资本以“交易”之名所俘获。  相似文献   

9.
随着詹姆斯·布坎南"政府失灵"论的提出和罗纳德·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的论文的发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取向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提高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基本价值目标.但是,"市场化"本身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公共物品的客观属性与市场追求的相悖和公民与市场消费关系的"权力场"制约,以及"市场化"环境的不成熟,它也存在诸如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相脱节、公共物品的符号性价值与实用价值相背离以及公共物品的"空间失配"等问题.因此,作为实现公共物品供给的空间差异性分布和城市市民自由流动的第三种选择--社区化,就成为政府合理分配公共资源,提高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最优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公共物品理论认为 ,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调节而只能由政府提供 ,但政府提供的大量公共物品却导致了不断膨胀的财政支出 ,财政负担的加重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 ,探讨公共物品的市场化 ,把公共物品 (至少是一部分 )推向市场 ,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分析林达尔均衡、产权理论、期货合同理论、俱乐部假说等公共物品市场化理论 ,阐述了公共物品市场化的条件、内容 ,目的在于为公共物品市场化 ,减少国家不必要的财政负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公共物品的概念,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中的物品属性对我国铁路资产进行分类;由此得到对我国铁路改革的启示;对不同物品属性的铁路资产产权制度模式的确立,依据以上分析对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我国铁路进一步深化改革给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瓶颈: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的匮乏已成为限制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财政收入不足是造成农村公共物品资源匮乏的根本原因,而城乡分割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是造成农村公共物品资源匮乏的直接原因。因此,要突破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瓶颈就必须改革财政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的投入力度;创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组织农民通过社会合作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3.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及有效形成模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研究了标准的发展及演化过程,然后根据经济学中关于公共物品的分类,结合国外标准研究的成果,对技术标准给以了基本的经济学属性定位,即认为标准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最后依据其经济学属性,结合标准发展的历史案例,提出自愿联盟性标准为技术标准合理有效的供应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国家公园是当前国际社会保护生态资源的主要模式之一。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其支配权应该为社会公众所拥有,而国家是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理想主体。我国的许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忽视了公共物品属性的要求,造成了资源的破坏与各方利益的不均衡。国家公园以较小面积的合理开发实现较大范围的有效保护,并由国家代表社会公众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管理,其管理费用由国家予以保障,管理部门与公园内的旅游经营项目没有利益关系且对经营者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社区利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公园模式较好的协调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是一种符合生态旅游资源公共物品属性的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多样性、公益性等特殊属性,公共物品并非如私人物品一样能够在市场前提下有效配置,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总是面临重重困境,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物品供给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时的腐败、低效甚至无效等弊端日益显现。因此笔者认为在提倡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应从创新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公共物品设置排他性出口,加强社会合作,实现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环境的法治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6.
公共权力异化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道德现象,与道德密切相关。公共权力异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道德方面的缺陷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对公共权力异化进行道德调控是法律、行政调控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日德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和德国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形成了各自的模式,两种模式的相通之处在于都把农村公共物品资金支持作为政府的责任,且以法律作保证,非常重视农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决策权。不同之处在于财政体制上,日本是高度集权而德国则是分权,两种模式所积累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评级机构收益从订购用户付费模式向发债公司付费模式的转变是资信评级合同产生的基础.资信评级合同有着涉及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管理秩序的公共属性,"委托合同说"、"承揽合同说"等单纯私合同定性观点不能解决超出合同之外的其他问题.在研究合同定性基础上将资信评级合同定性为具有公共属性的非典型合同,参照承揽合同部分法律规定并做出修改,同时结合服务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最适宜解决资信评级合同纠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而又公正地供给公共物品,是近年来学术和政策争论的热点.文章提出了具有一般性的“公共物品问题”这一概念,认为对任一公共物品问题的全面探讨,都应涵盖以下六要素:资源如何配置,成本如何分担,利益如何分享,物品(服务)如何生产,以上决策如何作出,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如何定位.这为有关公共物品问题的讨论建立了有用的分析框架.而传统财政学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某个决策者面对的最优化问题来求解,忽视了公共物品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因此,必须重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特定制度背景下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问题来理解,以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下求解公共物品(服务)的需求揭示、资金供给、生产与配送、利益分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缺陷和政府责任缺失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不仅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而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政府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主体,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履行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加强农村重点领域的公共物品供给,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结构,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供给责任划分;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民主、科学的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保证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健全农村公共物品法律保障机制,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