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初“劳动话语”在中国兴起,其所具有的丰富政治意蕴来源于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从20世纪初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报刊杂志上的“劳动”话语表述,将“劳动”视为社会底层民众“专属”谋生方法与身份标签;将“劳动”提升为社会及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并进而成为劳动阶级争取社会平等权利的关键词。社会舆论围绕“劳动”概念内涵展开论争。从“劳资争议”到“阶级战争”的话语变更,标志着下层劳动者阶级意识的自觉,改变了“劳动(劳工)问题”的解决方向;关于“劳心”与“劳力”的价值论战,反思并挑战了传统中国社会权利的归属与分配。“劳动教育”的传播与实践对劳动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百年前劳动话语在中国的兴起,是新思想新观念冲击旧的社会制度赖以存在的意识形态的过程,是劳动大众尤其是工人阶级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建立工人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危急存亡之际,中国女性自我书写的形式出现了一次文类转换,由早期的自传式小说的创作转变为女性自传创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自传的兴起是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比于自传式小说这种以虚构的形式,在遮遮掩掩之间表达自我的方式,自传无疑为女性作家们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表达自我的方式.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女性作家自传创作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3.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传播开来。造成这种"矛盾"和"奇怪"现象的原因,除国际背景与国内形势的相互作用外,主要是由于国共两党在政治合作的同时,曾发生意识形态上的密切关联。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演变的角度进行考察,会对民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产生许多新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板村官”现象兴起的原因及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4):39-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板凭借经济与社会的控制力当选为村官,成为当今农村发展中的一种新现象。对于“老板村官”现象,褒贬不一。从“老板村官”兴起的原因与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来分析,可以认为,“老板村官”适应了农村的发展,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新农村基层组织的显著特点,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的“新道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欲把握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风貌,需全面了解它的政治家、学问家、企业家、军事家、艺术家,但提纲挈领的还是认识它的思想家。人们以往习惯于从孙中山(或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这个“政统”的角度解析20世纪的中国,但还需要增补由思想家们所构成的“道统”。如果在总结一个世纪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21世纪中国继续现代化、与世界接轨、融入人类主流文明的大方向,就需要确认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新道统”。 相似文献
6.
新社会运动“新”在何处——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的社会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新社会运动理论认为,这是不同于工人运动的新社会运动,其新特点表现在身份政治、非组织化、非经济化、斗争对象非具体化等方面。而传统社会运动理论的学者则认为,这些特点在60年代之前的社会运动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前者的观点从根本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而后者的观点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工人运动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承认现代社会运动的新特点。这表明,工人运动理论仍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现代社会运动,但是必须吸收新社会运动的理论成果。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简单地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无法正确地解释现代社会运动的。只有把现代社会运动置于公共领域,才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运动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日本启蒙文学的主旋律是从民权到个性权利,韩国独特的历史使其文学的爱国主义线索异常分明;日本“人的文学”偏重于文化层面的开掘,而中、韩“人的文学”则带有浓厚的社会背景与批判色彩,中国尤其如此。日本率先实现言文一体,韩国对语体的敏感关系到民族国家的独立,中国新文学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本民族口语和文语的更替与合一;文体方面也有一些革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菊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1)
:2 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弯路 ,经受的挫折是深刻的。本文对2 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教训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 ,在社会主义运行机制上 ,主要反映在目标系统、动力系统、平衡系统上 ;其次 ,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极大危害性 ;第三 ,提出了社会主义共生学说 相似文献
9.
10.
黎澍基本上是一个处在“体制”与民间夹缝中的思想家。他与“体制”的那种“入不深出不远离不开”的关系,使得他的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遭到所谓“左”与“右”两种思潮的拒绝。黎澍遭到“左”的拒绝,是因为他对以“革命”本身为目的的“革命意识形态”的反省与审查。而黎澍在90年代的被拒绝,主要是因为他的“激进主义”和“反传统”的“新启蒙”立场。几乎无条件无限制地欢迎“现代”而鄙弃“传统”,是黎澍等“新启蒙主义”者的基本倾向。今天看来,“新启蒙”思潮的确“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基础”,但思想理论上的“新启蒙”时代毕竟又已经过去,而且,“新启蒙主义”的思想理论也暴露出种种局限。关键词:传统;新启蒙;革命意识形态;文化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前后的废娼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废娼运动。其中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废娼运动规模、影响较大,其舆论准备充分、筹备周密、巡行范围遍布全市,但由于当时政局不稳、经济紧张、政府财政枯竭、领导者自身力量薄弱、中国传统观念与文化习俗根深蒂固,因此最后未能取得期望的结果,给当时及后世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留法俭学、旅法华工教育及旅法华人的勤工俭学运动.湘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大潮中,始终处在风口浪尖,特别引人注目.本文试图对湘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中共党史上重要的政治文化运动,它的发生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背景和原因.文章认为冷战时期美苏的对华政策是影响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国际因素;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政策是思想改造运动发生的政策依据;知识分子的亲美、反苏、疑共倾向是执政党加快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步伐的内在原因;而高校知识分子对中国高教体制改革的强烈抵触成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发生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人们对“大音希声”的阐释一直众说纷纭,有的研究者认为其是一哲学命题观;有的研究者认为其是一音乐美学命题观;更有甚者认为其是一音乐艺术命题观。而这些阐释大都是在一种指向未来的可能性框架内相互改变、丰富和发展,既而也体现出这一阐释性研究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兴起的现实基础;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勃兴是城市小说兴起的文化背景。城市小说以城市生活为透视点,发现并提出城市人在走向现代文明历程中所必须重新审视的生存和价值问题,同构性地刻画了中国城市向现代化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社团运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直接产物。随着西方器物伴随着思想文化的东来,中国国内社会分工细化,社会群体分层日益明确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有所不同,必定希望有渠道表达和维护其共同意愿,社团便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不同群体进化出来的新式组织按照新的社会要求进一步走向聚合,不断扩大社会地位与影响,逐渐置喙于地方和国家事务。在国家近代化进程中,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联系的纽带已不再是古典式的血缘、宗法和地缘,近代新式社团已经逐渐取而代之。近代化是一种社会结构性变化,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经济结构。因此,社会结构的裂变是历史的必然,也为近代社团提供了孕育发展的温床。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众语文运动"是成功的.本文以重回文学历史现场的态度,通过史实的考证与分析,我们认为,相对于"五四"白话文而言,大众语是一种纯工具性的、单一而封闭的、反文学性的阶级话语,它剥离了"五四"文学的现代传统,回归到"载道的"古典文学传统,试图创造出另一个"新文学运动"范式.大众语在延续"五四"文学新传统,张扬文学现代性、以及进行复杂独特的文学实践等方面显露出思维的偏至,理论的激进、创作的粗浅等弊端,总体上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在于一是在处理传统与激进、阶级性与现代性关系上的失衡;二是理论倡导者与接受者没能实现兼顾与统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新史学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年以梁启超、章太炎、黄节、邓实、马叙伦等为代表的晚清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激烈批评,以“新史学”为中心进行了一场史学革命,其最初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中国现代史学之建立上。笔者认为在20世纪初史学革命中,新式知识分子借“史学”的革新,对“民族”、“国民”等近代概念进行了界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美兴起了一场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由逻辑学教师们发起的"教学改革运动",即"非形式逻辑运动"。它采用有别于形式逻辑的方法研究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论辩实践,旨在为分析、评价这些论辩实践提供所需的标准、规范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小诗"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雪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96
在20世纪20年代风靡一时的"小诗"运动中,周作人通过翻译介绍,着力建构"小诗"这一新诗体,赋予其特定的美学内涵和诗学特征.但在广泛的创作实践上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限制了"小诗"的发展.由于模糊了"小诗体"和"小诗形"的区别,诗体的要求被简单地置换为大小体积的概念,其含混性和暧昧性带来的矛盾和弊端也就一直延续下来.对这一创作潮流的重新梳理,将引发我们对现代汉诗诗体建设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体会现代汉诗营造自身美学内涵时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