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国良 《云梦学刊》2011,32(4):21-22
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来说,古来从事各门学问研究之学者,如要能获得学术大师的称誉,本人自应有较大的学术成就与贡献。除此之外,学术大师还应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与标准。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里说:"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  相似文献   

2.
钱念孙 《云梦学刊》2011,32(4):9-10
"学术大师与当代学术发展"这个论题很好,可说抓住了何为学术大师及学术大师作用的一个关键之点。在我看来,堪称学术大师者,其成果应能推动当代学术发展;也就是说,是否参与乃至引领当代学术建构,是衡量学术大师的一个重要标准。粗略分之,学者、专家、名家、大师,  相似文献   

3.
余秉颐 《云梦学刊》2011,32(4):11-12
学术大师在学术领域都是有"立"有"破"的。首先要说明,此处所谓"立",指学术大师在学术上提出的有价值的新理论、新学说,无价值者不属于新理论、新学说,自然也就不属于"立";此处所谓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学术失范和学风不正的严重问题,是我国社会科学战线最突出的时期。在历史上,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着严格的学术文化,学术规范,学风正气,学人辈出。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但是,我们的学术成果所体现的思想创新性含量和创新性含量是低的,其具体的表现主要在于:一是重复性成果多,创新性成果少。二是学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数量,而不要质量。三是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四是缺乏学术品格和学人精神,缺乏干社会科学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等。  相似文献   

5.
一学术大师无疑是学术发展的标杆。在学术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都企盼学术大师产生。那么,何谓学术大师?学术大师是学术领域中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杰出代表。学术大师应该是学术水平高超、造诣精深、成果丰硕的优秀学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呈现出多源多流、交错嬗变的景象,一方面是传统学术自身酝酿着变化,另一方面是因应外来文化的冲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推陈出新"和"引西入中"。时代呼唤着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学养又能利用西方现代文明成果而有独创性建树的人文大师出现。一批人文大师走在时代前列,开风气之先,在一些学科领域做了奠基性工作,创立了新的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学术发展,对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8.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热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9.
《重庆社会科学》2010,(7):113-127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0.
《重庆社会科学》2011,(3):109-121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特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1.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2.
《重庆社会科学》2010,(3):115-127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乎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3.
《重庆社会科学》2010,(5):114-127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4.
《重庆社会科学》2010,(4):108-126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5.
袁玉立 《云梦学刊》2011,32(4):20-21
我首先赞成这样一些大致公认的观点,即对学术大师(这里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大师)的定义、评价和认定,应当经历一个较长阶段。学术大师一定是对学术史、学科史(包括工艺史)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是我们在回忆和研究学术史、学科史时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们对这一学科,  相似文献   

16.
学术谱系是学术大师的"家谱",反映该群体主要成员的学缘关系和传承关系。学术谱系研究将有助于探究学科发展规律,提炼学科文化传统,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国内外对学术谱系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地方医学院校重点学科为研究对象,从师承关系入手,梳理学术传承基本脉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共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截至本期,"寻踪"已推出20个主题,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等若干领域,为读者开辟了学求期刊关注热点领域的新视野。感谢读者的垂青与厚爱。本刊将适时结集出书,以便更好地传播。鉴于"寻踪"涉及的理念与思想已渗透在其他栏目中,从2011年第9期起,本刊不再单独开设"寻踪"栏目,读者可以继续通过其他栏目,领略其深邃思想。  相似文献   

18.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2,33(2):5-15
关于"学术大师"的讨论是近年来的重要学术热点之一。其主要围绕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关于"学术大师"含义的界定;关于当今是否有"学术大师"存在;关于当今"学术大师"缺失的原因;关于"学术大师"产生的土壤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在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时代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重建的内在动因:中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逐渐摆脱它对于外来学术话语框架的制约,从而提出植根于自身文化土壤的学术话语。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促进中国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重建和面临的三重思想任务,进一步探索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重建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在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时代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重建的内在动因:中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逐渐摆脱它对于外来学术话语框架的制约,从而提出植根于自身文化土壤的学术话语。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促进中国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重建和面临的三重思想任务,进一步探索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重建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