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考察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过程,发现这两类不同的习得过程存在明显的语言特征相似性和习得顺序相似性.并从普遍语法、人类认知角度解释这些习得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话语"可解析为"言说(语)"与"语言",相应地,"言说方式"与"语言模式"两个向度就成为分析人类话语范式演进的基本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哲学话语的范武演进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现代语言论三个阶段,反映了人类在特定阶段所面临的心灵上的困惑及其相应的求解之道.而在三大范武演进的深层,隐含着一条逻辑线脉,印人类具有一种"驾驭"本性,基于这种本性驱动,人类开始追问世界的本原、寻找观念的可靠性基础以及发掘人的精神性内涵.而正是在上述人类意义层面上的追问、寻找和发掘,构建了人类哲学话语的不同文本及其相应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湖南省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1192名留守儿童和1077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查,比较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1)留守生活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2)学龄阶段越高,留守的可能性也越高;(3)低学龄阶段留守儿童较高学龄阶段留守儿童有更突出的心理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特别是低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重点、家庭为核心、村组(社区)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儿童权利观念是历史的产物,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儿童的附属化阶段、儿童权利的发现阶段及儿童权利主体资格确立阶段。当下儿童权利之保障遭遇诸如儿童工具主义、家长主义、父爱主义、保守主义、怀疑主义等滞后观念之阻隔,亟须破除。为此,需要大力培育公众的正确儿童权利观,从目标、主体、对象、策略、手段、路径等方面构建儿童权利观培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口语测试及其社会性1.口语测试的分类口语测试是最直接反映考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测试,属于做事测试,形式多样,主要为半直接(考生根据要求录音、考官根据录音评分)、直接(面试)两种。目前最常见的是面试:一名考官面对一名考生的一对一形式、两名考官面对两名考生的配对形式(paired format)或两名考官面对两名以上考生的小组形式(groupformat)。近十年来,受二语习得理论发展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理论影响,配对(或配组)口语测试作为测试语言交际能力的最直接形式越来越被广泛采用。配对(或配组)口语测试中两名考官承担不同任务:一名考官按照考试要求向考生提问,引导考生完成考试任务并对照口试评分量表对考生的各项口语能力进行评估;另一名考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谈起学外语,不外乎单词与语法,似乎外语就是讲练词和句。以前的旧式教材,对于死抠语法,死记单词的现象司空见惯。过多侧重语言形式和语法、单词、句型,而忽视与语言内容的结合。 脱离完整语篇的过多的单词与单句练习,会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造成学习效果不佳。当然,记忆单词和操练单句,比学习语篇省时省力,数量清楚,效果明显。但其副作用却是:能背许多单词,会造一些语法正确的句子,但却不会连词成句或连句成文。遇到特定的场合或情景,即感到内容陌生,往往不能完整地理解或表达语篇的内容,以至于现在的中学生考试中的“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题型感觉比较难。他们的眼睛往往只盯住填空处的前后几个词上,看一句做一句,看了上句忘下句,很少通篇考虑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上下文的联系及全文大意,所以往往填的空在单句中看是对的,但放在全文中就可能错了。可见单词、语法和句型如果离开语篇去记忆,使用时只能想起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而不能正确应用在完整的语篇中。于是一些学生造的句子中,单词都是对的,但却不成句,或是阅读时无生词却看不懂文章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给美国和中国的多语教育带来什么挑战?美中两国采取何种语言战略应对全球化挑战?这些都是全球化时代大国在政治斗争和软实力较量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秩序两个概念,并以这两个概念为理论框架,对美中两国的语言意识形态、语言秩序及语言战略的历史和现实做出初步分析.全球化正在改变美中两国的语言意识,并重组两国的语言秩序,从而给多语教育带来挑战和机会.  相似文献   

8.
李静莹 《理论界》2008,(8):139-140
回顾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几经反复。作为语言迁移研究发展轨迹上的两个里程碑,对比分析假设和中介语假设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主要对这两种语言迁移观进行对比与分析,分别阐述各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理论优势与学术不足,以期进一步推动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接触理论来考察 ,回族转用汉语主要是语言接触的结果。语言接触环境不外乎这样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有限度的接触 ;第二个层次 ,宽泛度的语触 ;第三个层次 ,纵横度的接触。纵观回族母语的演变历程 ,经历了民族母语阶段、双语阶段和转用汉语阶段。这三个阶段恰恰和语言接触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本文先简述了二语词汇表征和发展模式,此模式明确展示了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阶段。再从实验方法上对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试图在二语词汇表征实证研究上并且在复制研究上给研究者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玉娥 《云梦学刊》2007,28(6):70-73
现阶段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高校中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现阶段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高校模型”关系。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分析政府和民营企业、高校与学生两种相互关系的特征,发现其相似性在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两种相互关系中以服务与被服务作为主流基调;其次,接受服务的一方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再者,服务的质量如何和接受服务的主体的素质高低相关程度较大;最后,两种相互关系中都带有共生性的特征。因此,对于现阶段的民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必须以系统性的眼光,从辨证与发展的角度来把握。  相似文献   

12.
孙建明 《云梦学刊》2002,23(5):101-104
我国早期关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可分为两个阶段 ,其一为在西方理论影响下的起步阶段 ,其二是在兼容并蓄中外教学理论精华基础上的创新发展阶段。回溯我国早期语文教学模式 ,从中可以得到众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陈煜斓 《云梦学刊》2001,22(2):68-71
20世纪末,中国现代歌词已基本建立了多元的、具有现代品格的体系.田汉是其第一次自律运动中的一座丰碑,他把现代歌词从"蜕变、崛起阶段"推向"创立、拓展阶段";他以创作的实绩和社会影响,使歌词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得到承认,并由此奠定了歌词的文体地位;在体式的建构中,他又突出歌的个性特征,使歌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演员哥格兰(1841—1909)的言行思维与舞台表现为标志,表演体系中的“表现派”宣告诞生,以其桀骜不驯的新面貌与传统的“体验派”分庭抗礼;与此同时,表现主义戏剧在毕希纳、魏德金、斯特林堡的作品中开始进行探索,随后的一二十年中,凯泽、托勒的一系列经典剧目相继诞生,表现主义戏剧正式确立。这种戏剧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不约而同的确立,彰显着表现主义戏剧与表现派之间的相互对应。同时,也是20世纪初人类生存环境总体变更背景下戏剧面貌变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西部方音的音韵、声调、发音方式和大量入声字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内蒙古二人台的用韵、旋律和行腔特征,从而使内蒙古二人台具有草原文化内涵,内蒙古二人台也因而成为草原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王一川 《云梦学刊》2009,30(4):94-97
刘恪五部诗学理论专著来自著者多年先锋写作实践与文学理论思考的集中提炼和提升,建构起颇为严谨厚实的诗学体系。《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在我国小说诗学界成功地创构起现代小说基本元素的发生学理论框架。《先锋小说技巧讲堂》首度为先锋小说诗学提供了一种完整的体验式与思辨式交融的理论框架。《词语诗学》两部书从词语角度叩探诗学,是国内第一部以论述与诗化交融方式叩探关键词语的系统诗学著作,为我国词语诗学体系的一次处子航。《耳镜》汇集他近年小说和散文以及理论著述于一体,表明刘恪他本是徘徊于形象体验与理论沉思之间的人。这五部诗学论著堪称中国现代词语诗学的开山力作。  相似文献   

17.
米嘉瑗 《云梦学刊》2006,27(2):141-143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调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调类错误、调值错误、相对音高错误、变调错误以及忽略语调对字调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广州话疑问语调与语气助词的关系是前者影响后者调值的改变,而非前者趋同于后者。因此,广州话中真正负载疑问功能,能称得上疑问语气助词的只有6个;是非问句中的疑问语调除了高升调外,还有一个低平语调,前者主要表达诧异、疑惑的语气,后者负载着表示求证的疑问信息。本文还对广州话是非问句系统的功能类别作了分析,并与普通话是非问句系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余平  熊奕 《云梦学刊》2004,25(2):110-112
将部分汉、英词语同置于英、汉两种异质文化中予以对照分析,并对词语在其异质文化中的“名”与“实”的趋同和趋异及其理椐进行一些探讨,可以发现:词语在异质文化中的“同”中有“异”是造成语际转换中词语文化意象的错位和空缺的主要原因;而词语的“异”中存“同”的现象可为语际转换中的文化意象的相互理解,提供互文性。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之际,伴随着西学东渐力度的剧增,作为西学表征的新词语也以汹涌之势进入中国,大批新词语融进汉语文系统.面对这一重要文化现象,迎受者有之,拒斥者有之,既迎且拒者亦有之,也有学者对其作了理性分析.而就历史的实际演进态势看,其基本走向是中一西一日语汇的彼此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