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论犯罪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对犯罪的概念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有典型意义的表述有:犯罪是蔑视社会秩序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前一种表述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犯罪,大什么是犯罪,而且规定了将某行为作为犯罪处理的客观标准及主观依据。后一表达揭示了“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一般是指刑事犯罪而不是指“政治性质”的犯罪。这两种表述是与当代刑法学中关于犯罪概念及其特征的表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新刑法颁布后,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的概念进行了多种界定。笔者从犯罪构成的角度将单位犯罪的概念定义为: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负责人决定,为本单位谋取利益,故意或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为犯罪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并对单位犯罪的构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对象对定罪和量刑都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刑法学理论研究中,犯罪对象问题一直被置于犯罪客体之下。我国的刑法学教科书中有关犯罪对象的内容都很简单,只是在论述犯罪客体时,顺便提及并作了一些简单区分。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对象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存在诸多分歧。  相似文献   

4.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典型罪名,在经历了立法变革和30年的刑事司法实践,尤为突出的是犯罪主体,由特殊主体发展为一般主体的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严密刑事法网,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的角度出发,单位也应当成为我国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学说对中国影响十分深远,而苏俄的犯罪概念,乃至此前沙皇俄国时期的犯罪概念都是特拉伊宁犯罪构成学说形成的重要前提。尤其是苏俄时期的犯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特拉伊宁的理论。苏俄时期立法机关、刑法学界均对犯罪概念进行了长期讨论,最终形成了以犯罪本质即社会危害性为特征的实质概念,其中刑事违法性特征居于次要地位。在缺少罪刑法定原则制约的背景下,特拉伊宁在实质犯罪概念的框架之下建立起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从而使苏俄践行法制原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各国政治、经济、文体、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行为方式的变化给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统一带来困难。恐怖组织和个人都是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与恐怖组织关系密切的组织,也应当成为法律的规制对象。反国家性而非政治性才是恐怖主义犯罪的动机,而实施恐怖主义犯罪的手段是否具有正当性或暴力性则不应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构成要件。恐怖主义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各国应当摈弃政治化对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影响,以列举具体行为类型的方式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的羁束概念,是指任何人无权对其外延和内涵作出扩大或限制解释的法定概念,具体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自由概念是指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目的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作出的学理概念,包括"一般违法观点","违反道德规范观点"和"犯罪学观点".其中,犯罪学观点将未成年人犯罪理解为最广义的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切背离社会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8.
犯罪概念是人类社会对犯罪这一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认识,在整个刑法学、犯罪学等刑事法学理论体系中,犯罪概念居于最基础的基石性地位,因此研究犯罪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划分二种类型的犯罪概念,即一种是实质的犯罪概念,另一种是规范的犯罪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及我国的规范的犯罪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近代刑法中规范的犯罪概念,只是在资本主义法治建立后,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呼应,规范的犯罪概念才获得统治阶级的重视,从而逐渐取代实质的犯罪概念成为刑事法学中的主要的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9.
张海峰 《理论界》2008,(5):98-99
目前整个世界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而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并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本文结合国外以及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对环境犯罪主体比较研究,进行了一些论述及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单位犯罪主体之疑难问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毓显 《学术探索》2002,3(2):71-75
单位犯罪的立法及司法解释 ,使众多理论纷争一锤定音。但由于单位犯罪的特殊性以及现行单位管理体制、内部分支机构或部门复杂、多异 ,从而使单位犯罪主体具有层次复杂、多样的特点 ,纷争并没有完全消除。这就决定了对单位犯罪主体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很有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复合性、构造、特征及立法完善四个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期望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价值与刑事集团诉讼制度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建立刑事集团诉讼制度根源于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在需要,也是保障被害人诉讼权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周宇 《云梦学刊》2005,26(2):103-105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确立科学的学生工作质量观。高校学生工作质量观的建构要素包括: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多规格、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品质、特长与能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工作方法的更新。应用高校学生工作质量观的运作措施有:构建应用高校学生工作质量监控的二级运作模式;建立科学的学生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工作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学生工作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高素质学生工作质量监控评价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3.
徐祖林 《云梦学刊》2011,32(1):79-82
旅游侵权的法律治理对于国家旅游业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遵循法律的逻辑与灵魂,旅游侵权仅指依法对旅游者行使旅游权承担义务或职责的旅游活动主体,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应当依照旅游特别法的规定,承担特殊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非指一般性的侵权行为。旅游业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旅游辅助人侵权、旅游业管理者或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违反职责侵权以及多原因力旅游侵权是旅游侵权的典型形态,侵权人除须承担财产和人身方面的常规赔偿责任外。还须承担精神损害和惩罚性赔偿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楚辞与楚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出于一个时代,它是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们逐渐纂辑增补而成的。《楚辞》的上源是复杂、多元的。《楚辞》与《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意境、情调、抒情技巧、比兴象征上。楚辞学的研究规律是:每一种学术派别、研究方法的出现,总是与当时的文化学术思潮相联系。任何摆脱时代制约的努力,往往正是时代思潮的反映。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楚简、秦简、汉简、楚帛书帛画、楚国青铜器及铭文的大量发现,这种地上之文献与地下之文物相互印证的方法很快被楚辞学界所接受和运用,沿袭多年的文献考据之法、义理评论之学,升华为地上文献与地下文物相印证,传统考据与西方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文字、文献、礼制、民俗、民族、考古、历史、哲学、宗教等多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贺玉庆 《云梦学刊》2006,27(3):95-97
审美创作主体是沟通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过滤器",在创作过程中其主体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张爱玲这一创作主体后期因为没有克服自身内外的矛盾冲突,出现了价值观创作观的左摇右摆,演绎出了审美创作主体失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刑法理论对于破坏交通工具罪侵害的客体以及犯罪对象理解不一,但是能否正确理解交通运输安全的含义、能否正确圈定此罪的对象范围直接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对此罪的认定,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事实表明,凡是因交通工具的被破坏或被毁坏而直接导致的或连带产生的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都应当纳入到交通运输安全的考虑范围之内,同时将通说所认为的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修改为"关涉交通运输安全的交通工具"才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李灿朝 《云梦学刊》2011,32(3):94-97
陶望龄与公安三袁过从甚密,在文学主张上桴鼓相应,是公安派的得力干将。他反对七子派的文学复古主张及摹拟剽窃文风,提倡缘性而抒文,诗文须"自胸膈中陶写出",陈言务去;并提出了以自然性情为前提的文学"偏至"说,其文学观念成为公安派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实践上,陶望龄遵循"独抒性灵"、求新求异的属文宗旨,其园林、尺牍小品及山水游记,信手填写,自然新奇而又情理兼具。  相似文献   

18.
李国华 《云梦学刊》2003,24(2):59-62
高校中文系文学理论课程体系改革,要具体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老、大、难”问题,就必须打破文学理论“一统天下”的旧课程体系,建立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学“二分天下”的新课程体系,即把“文学批评学”作为与“文学理论”并列的独立学科进行建设和教学。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对话伦理是由道格拉斯·鲁宾逊(Douglas Robinson)在其第一本翻译研究著作《译者登场》(The Translator’sTurn)中率先提出的,是在翻译身体学、翻译对话性和翻译修辞格的基础上进行伦理阐释。基于对话伦理的理论背景,结合翻译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探索对话伦理的内涵,对霍克斯译《红楼梦》中的言语表达、人际关系、品德智能、情感意志等寓意丰富的四字词语从三个层面,即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进行了对话模式解读。  相似文献   

20.
王艳萍 《云梦学刊》2013,34(1):146-151
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空主语PRO是一种在句法、语义中存在但在语音上没有表征形式的隐性语类,具有[+照应性,+指代性]两种矛盾的语义特征,其语义所指及翻译值得关注。在分析英语空主语PRO的句法特征、语义内容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探讨其在科技英语中的汉译策略进,得出: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的汉译可以采取主语省略、主语隐含、主语显化、主语迁移、主语转换、改变句式以及连动式结构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