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言磨蚀是外语学习的逆过程,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对高年级学生二语词汇磨蚀现状做了调查,发现在脱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年之后的确存在词汇磨蚀。然后从词素结构、词义关系表征来分析高年级学生在这一特殊时间跨度的词汇磨蚀表征。本研究能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从语音、汉字、词汇、语句、语用规则等方面都显示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同时又是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块是词汇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语言现象,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且形式较为固定。把词块作为词汇教学的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词汇选择错误及词汇语境使用不当的现象,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度和流利性,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英语错句分析词汇教学的关键所在以及对写作教学的影响。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认识词与掌握词汇的用法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只有在词汇教学中关注词汇的使用,尤其是主动词汇的使用,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非范畴化是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动态地呈现语言创新及词汇、构式的语篇功能多义性,说明不同语法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合理解释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该充分融入非范畴化,弥补传统语法教学的不足,完善语法教学,注重从词汇的非范畴化讲解非原型语法构式,注重讲解词汇非范畴化与构式多义性的关系,注重从识解策略的角度讲解语法现象。非范畴化理论顺应人类认知规律,能够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杨秀梅 《理论界》2006,(9):262-263
本文通过对比词汇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文化氛围下体现出的涵义在日常生活、社交礼节、成语典故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的必要性,以及文化渗透教学的适度性,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达到交流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7.
词汇扩散理论认为语音的变化是一种离散式音变,这是对新语法学派的连续式音变理论的一种反动。词汇扩散理论跟方言地理学派和"波浪理论"都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因此非常注重外部因素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语言是有序的异质性。文章从外部因素的地理地缘、外来方言影响及政区变更等3个方面对词汇扩散理论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每一种新的语言理论的出现都会伴随对其理论的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也是如此。概念隐喻理论符合人的认知特性,以已知认识未知,寓抽象于具体。鉴于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实证研究表明: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词汇教学能够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词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它能够弥补传统词汇教学的不足,从而从某种程度上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点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彤 《理论界》2005,(6):191-191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主要包括词语展示及释义、词语辨析、词语讲练等几个方面。而词语的文化内涵、近义词的辨析、虚词的讲练是词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理解一种语言 ,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 ,反之 ,也可以通过语言了解相关文化。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成分 ,词汇由于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在跨文化语言教学中 ,了解文化的不同并且与我国的文化相比较 ,会有利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任意性是语言的一种静态形式,并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任意性是个不科学的命题.象似性是一个哲学课题.其理论基础是体验哲学,强调认知与语言对经验的依赖性,语言结构和意义与客观世界具有映射关系.语言与身体经验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语言天生就具有象似性,它是语言的原发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明宇  李丹 《云梦学刊》2010,31(1):135-137
广告语言作为现代语言的一种变体,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语言中的意象性更是语言锤炼的精华,产品形象的依附,企业文化的标志。因而,对现有广告语言的意象性进行归纳梳理,从语言规则使用的角度来把握其意象性创作技巧,不仅对广告语言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语言学理论研究也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曾晓洁 《云梦学刊》2012,33(6):113-116
真正意义上的口语教学进入语文课纲是在1923年,此前十来年间,已有少数几位学者探讨过口语教学的重要性,黎锦熙就是其中一位。黎锦熙对于口语教学不仅关注得早、较成系统,而且颇有些真知灼见。其中。口语应当有独立地位而不仅仅是作文的附庸,偏远方言区标准语教学可以先不管四声与腔调,白话文教学应设置多个听力训练环节且进行有区分的朗读,小学口语教学必须营造鲜活情境等,对于今天的口语教学和普通话推广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言语形式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感的对象是言语形式.所谓“言语形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语音的层次,一是心理的层次,一是个性的层次,它们共同作用于语感过程,生成声音表象和语意表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式即内容”,语感直接感知言语形式的过程,也就是直接完成思维中称之为“理解”的过程,其心理学成就即语意表象.  相似文献   

15.
戴永红 《云梦学刊》2005,26(2):122-124
广告语言属于文学性语言,在广告语言的创作中,需要调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增加魅力,吸引受众。消极修辞以其平易质朴的特点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积极修辞更是以其审美惊奇感和审美惊奇感给受众以极大的冲击力。积极修辞有多种修辞手法,都可以在广告语言中得到合理运用,在很多广告语言中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效果,如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仿词等。  相似文献   

16.
曾炜 《云梦学刊》2010,31(5):134-138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与社会流动的加剧,各地语言生活状况发生了许多变化。目前,语言学界重视对开放性大城市和边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尚未见到湖南省内湘方言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对湖南岳阳市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在各场景下普通话与方言的使用既具一致性,也有群体差异性,普通话的使用空间将逐步扩大,方言的使用空间将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7.
袁俏玲 《云梦学刊》2006,27(6):150-152
语言经济学研究需要系统化。语言经济学包含经济语言学,经济语言学承载语言经济学,语言与收入、语言与经济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语言经济学与语言政策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对新加坡英语(SgE)区别于英国英语(BrE)的语言特点作了初 步的研究和介绍,进而指出,了解SgE这种英语的区域性变体,可以帮助我们扩大学习英语的视野,进行 语言学方面的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白菊 《云梦学刊》2003,24(3):81-82
声音语言是歌唱表演的主要工具和手段,而形体语言则是其重要补充,在演唱中,演唱者应从着装打扮、艺术感觉、情感体会、动作幅度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着眼,努力发挥形体语言在歌唱中的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思维结果的语言,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存在模糊的语言形式。模糊语言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它不是糊里糊涂、模棱两可。语言的模糊性既体现在语言本身,也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中,如话语意义模糊。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模糊话语有很大的运用价值,运用得当能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