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燕 《甘肃社会科学》2007,(1):254-255,155
以都市报为突出代表的现代传媒使消费主义在社会中获得正当性与合法性,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其内容也在向消费主义靠拢,在传播中日益重视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现代传媒日益浓厚的市场化倾向加速了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对此,本文从分析都市报消费主义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入手,以批判的眼光对都市报消费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媒介消费在1980年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农村地区的媒介消费水平整体较低,但媒介消费观念在悄然变化;城镇媒介消费则与传统发生断裂,城镇居民对西方媒介消费文化有着较为强烈的向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媒介消费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传媒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形态,对民众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但传媒消费主义的泛滥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贾广惠 《人文杂志》2008,(3):179-187
目前消费主义作为一股强劲的思潮在蔓延.它是由资本驱动侵入中国本土并演变为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它首先与传媒结合,由后者为其积极鼓吹宣扬,在任其渗透中获得部分利润.二者合谋向大众灌输超前消费和奢侈浪费观念,成功颠覆了传统消费认同.作为一种后果,传媒消费主义瓦解传媒公共性,进而瓦解社会的公共意识;消费主义成为一种反文明的力量存在,导致了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4.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尹世杰在《消费经济》1995年第4期撰文分析了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区别.消费文化是一种极重要的文化。在人们的消费生活中有丰富的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消费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人们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李琴 《学术界》2006,46(2):89-96
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有关消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把消费当作唯一目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主义背离了消费是满足人需要、促进人发展的手段,是一种极端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唯物史观出发,评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符号论学派、社会学和人类学学派对消费主义文化所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消费文化最终将回归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享受为中心,成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董玲 《北方论丛》2012,(2):145-148
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消费主义是当前消费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追问消费主义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批判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消费革命以来,西方消费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一是消费的去道德化;二是消费的伦理价值重构。两次变革一方面以过度消费取代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消费;另一方面,还以奢侈消费为善的道德判断颠覆了节俭消费的美德传统。解读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消费伦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消费生活颠倒性的实质内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消费主义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志鹏 《天府新论》2010,(2):115-119
伴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日益凸显,并且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向全球蔓延,力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文化为表现形式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本文首先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界定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认为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消费主义文化是由“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意识形态实践方式转变的表现;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于“文化工业”;其运行和扩张以“文化主导权”的形式来实现;消费主义文化造就了异化的人,增加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8.
闫禹  徐晓风 《北方论丛》2016,(2):151-154
与消费社会同生共长的消费文化,对人们的消费理念、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带有明显消费主义特征的消费文化,使消费者往往把消费品彰显自身价值的符号,对消费品、消费品的追逐体现为对符号的追逐。由此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不但异化了消费本身,而且昭示出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消费文化,必须为消费文化注入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关怀提升消费文化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符号消费和时尚消费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两种标志。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自我表达中,符号消费和时尚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想象,大学生没有形成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消费的自我取向既不是为了身份建构,也不是为了张扬个性,而是以传统的功能性为特征,有用性构成大学生消费的首要选择。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开始难以区分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他们的消费功能从生存功能向发展功能过渡。  相似文献   

10.
论信息消费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消费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信息消费主义是信息时代来临和消费主义兴起的产物.信息消费主义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及其衍生品的一种过量需求甚至畸形与病态的消费活动,其根源体现在技术和生产力的转型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是对"信息生产主义"困境的一种应对.信息消费主义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现实的和潜在的负面影响,它导致信息的价值被扭曲、消费的意义丧失以及人的异化,因此需要通过积极推进正确的信息消费价值观和建设健康的信息消费文化来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作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了当代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消费主义在当代主要表征为炫耀性消费和先行性消费,由此带来了当代人的价值失落和“消费人”的生成,造就了享乐主义的消费伦理。当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合乎科学发展的“适度性”消费伦理,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个人和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消费,消费文化影响着人们对消费的态度和消费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的兴起却对人的幸福造成全面不利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既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物质前提;又应批判消费主义,构建和谐消费文化,这样才能发挥消费及消费文化对实现人的幸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筱薏  李勤 《学术论坛》2006,1(9):35-38
传统经济学奠定了对消费的最初界定,即消费即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然而,消费不只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离开使用价值消费的经济学视角才能深入到消费的本质,消费文化就是对使用价值消费的背离,但这种背离在消费主义流行的时代则走到了一个极端,又带来某种后现代的弊端。文章以此为线索,厘清了消费、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并力图梳理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  相似文献   

14.
秦志希 《云梦学刊》2011,32(1):160-160
徐小立著《传媒消费文化景观》(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当前我国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现象研究”的最终成果,同时获得了湖南省第十三届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出版资助。该书敏锐地抓住了中国传媒市场走向进程中媒介文化变迁的基本轨迹。第一次系统地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细致的剖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次系统概括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电视文化为核心的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电视交友类节目中,个性表达、身体符号、禁忌话题、语言暴力等多种元素的交流融合,激发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满足了受众的感官享受和娱乐需求,也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价值异化和精神危机.因此,传媒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受众媒介素养,防止消费主义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16.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0,31(5):40-40
徐小立著《传媒消费文化景观》于2010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0千字。该书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当前我国传媒消费主义现象研究"的总结性成果,并获湖南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出版资助。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文化,已经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入中国社会。当前,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商品拜物教、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避免消费主义不良价值观的侵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西方各种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中消费主义思潮就是一例,它不仅影响了公众的意识形态,形成了消费社会,而且影响了大众传媒,媒体为了迎合受众出现了新闻消费主义现象.新闻消费主义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①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一种消费意识形态的控制,它通过自身特有的编码系统向受众传递一种符号化的生活方式,消解人的主体性,使人沦为“单向度的人”.西方的现代化是一部充满深刻冲突的历史,我国新闻媒体在接受外来思想的时候,应在结合本国实际的情况下有批评意识地借鉴并加以正确引导,不应盲目地全盘接受与一味的迎合受众.因此文章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出发,结合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的著作《消费社会》中的思想观点,分析新闻消费主义这一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具体表现,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消费主义,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来唤醒大众传媒的良性回归.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霸权统治的生存论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扩张,消费主义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挥霍性消费为基本特征的消费社会。消费已经背离了需要和使用价值而成为“异化消费”。作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观念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态度,消费主义成为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正在成为资源匮乏、环境危机的催化剂,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20.
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社会文化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审美也呈现出消费主义的种种征象,审美对象开始泛化,审美动机趋于欲望化,审美机制越来越为消费逻辑和资本所操控,审美的价值倾向也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其实,这种基于消费主义文化语境的审美新变,正是美学突破自身限制,调整发展方位,承载时代担当,迎来自身勃兴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