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机在于企业的活力,企业没有活力,整个经济就没有效率;而企业的活力则来自劳动者的动力,劳动者没有动力,企业也就没有活力。1979年以来,围绕搞活企业进行了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租赁的一系列改革。但近几年,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经济效益连年下降。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劳  相似文献   

2.
班组在企业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能否发展,从一定意义和程度上取决于班组建设的好坏。如果班组是松散的、没有活力的,企业就不会发展,甚至会走向滑坡;相反,如果班组是团结的、有活力的,企业就会发展壮大,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3.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自提出这个问题并着手城市企业的体制改革以来,近十年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和有效的增强。特别是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有活力的企业全国平均约占20%,半活半不活的占50%,不活的企业占3%。如果从盈亏情况看,明亏企业占1/3,暗亏的占1/3。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后劲乏力,适应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弱,存在种种困  相似文献   

4.
企业活力源泉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企业所拥有的物资资源和企业的信息沟通状况,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非结构性因素优势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成为企业活力的源泉.但企业融资结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等结构性因素优势对企业活力的贡献更具有根本性.同时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活力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企业活力状态是由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活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受考验增强企业活力被誉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问题受到全国上下的特别关注,这并不是说改革以后我国企业的活力没有增强,而是说企业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受到严峻的考验。当前相当大一部企业处境十分艰难,仅仅  相似文献   

6.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李新平增强企业活力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但对企业活力的涵义理论界众说纷坛。“企业活力政策说”认为,企业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如该企业政策正确且被企业充分利用则其具有活力;“企业活力要素说”认为,企业活力由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7.
企业价值的战略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价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企业活力的最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求生存和发展 ,必须将战略的目标从改善短期财务绩效转向增加自身价值 ,针对决定企业价值的战略因素制定和实施战略 ,建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一、评价企业活力的标准是什么企业活力,就是企业经济机体本身所蕴含的生存、发育、成长的生命机能。企业活力大小,主要从三个方面衡量: 一看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及其凝聚力的大小。二看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高低。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就看它们能否面对市场,研究市场,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和占领市场。三看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否与效率、效益以及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协调同步,从而把企业不断推向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评价企业活力,不能只看一时的产值和由于短期行为所实现的一时的利润,没有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持续提高,就不会有真正的企业活力。三个方面,都可以分别列出若干指标,用以具体评价企业活力的强弱。它们既是衡量企业活力的尺度,也是搞活企业最终所要达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交易契约到个人信誉——关于企业领导权威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领导者的权威程度如何 ,是影响企业状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契约经济学指出 ,以命令服从的权威关系取代讨价还价的交易关系 ,是企业区别于市场的根本标志 ,但对权威是如何产生的 ,契约经济学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经验表明 ,仅靠监督机制 ,不足以保证企业的市场活力 ,相反 ,在很大程度上 ,企业的活力与其凝聚力相关。只有与企业凝聚力联系起来思考 ,才能较好地理解企业领导权威的形成机制。应把经济学分析与社会学和行为科学分析结合起来 ,建立企业领导权威的跨学科理论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0.
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微观经济活力的增强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必须以宏观经济的平衡为前提。因此,在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加强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持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企业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就没有活力和动力,就成为僵化的经济机体,这就是所谓一管就“死”;而要使企业有活力和动力,就必须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但当给企业  相似文献   

11.
1 如何真正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企业界近几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要研究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企业活力的概念。“企业活力”是从一般生命体的“活力”引申而来的。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特殊的生命体,也可有活力。“企业活力”即企业在市场与社会存在、发展的较强生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在较高水平上的有机结合,包括产品竞争力、市场应变力、科技开发力、效益创造力、资产增殖力和人员凝聚力、进取力等。它同样是相对、动态的概念:在不同企业间,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都会存在活力有无、强弱、趋增趋减的差别。只有“英雄牌”,没有“永生牌”。这是每个企业活力状况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一、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扩大企业管理自主权、精简机构、政企分开。从那时到现在,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历时八年。八年的实践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迈出了突破性的步子。我们打破了旧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使企业开始从过去的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向相对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离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宏观管理制度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在增强企业活力方面,企业内部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活力。但是,对大多数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来说,还没有真正活起来,扩权至今没有很好落实。情  相似文献   

13.
在旧的经济体制下,企业具有的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按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机制。这种旧的僵化的企业机制没有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放权让利开始,围绕搞活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因而,企业的内部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企业拥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也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活力。但是,目前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还没有真正活起来,企业难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自我调节机制,企业自我改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还很低。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产权与竞争     
产权关系问题,是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因而也是企业竞争能否充分展开的关健问题。企业只有明晰产权,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所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才能成为真正的经济主体,自由进入市场,积极参与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独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竞争的最终发动因素,并进而影响市场活力和国民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5.
近一年多来,我国围绕着搞活大中型企业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使城市经济初步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国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然不足,追根寻源,问题还在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适当形式。我认为,将现在的大中型企业的国家所有制改造成为股份制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一、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的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股  相似文献   

16.
深化企业改革的目的在于完善企业行为,增强企业活力。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影响企业行为的因素很多,改革从何入手?本文试图以完善企业行为机制为线索,探讨深化企业改革的步骤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要正确认识我省经济发展后劲的不足.经济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是看企业发展有没有活力,而企业的活力除了取决于企业本身内部外,还取决于政府的行为.为此,应该营造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良好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而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环节无不与人的活动有关。人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因素。企业间的区别在于人的区别,企业间的竞争,其活力与实力的对比与较量,归根结底是企业的智力和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素质的竞争。因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所以,如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转制,再一次激发了乡镇企业的活力,企业积累和创新的积极性再一次高涨。转制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股份化,即使企业由乡镇集体独资所有转变为集体、私人等共有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二是出售产权,即乡镇集体经济从企业退出,企业改为不包含乡镇集体产权的企业,其中又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等若干形式。 在第一种模式中,由于代表集体经济的乡村政府仍是企业的股东或大股东,它不得不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企业内部矛盾增多,企业活力下降。这引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对其产品的定产权越来越大,原来单一的计划价格将逐步改变,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市场调节。怎样利用价格机制,合理制定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对于增强企业活力,搞活流通管理,促进市场繁荣,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这又是一个关系城市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因素复杂,涉及面广,很有必要作一些理论研究。本文解剖价格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断面,仅对工业品定价方法作如下探讨。一、价格形成的因素分析马克思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的基础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在这两个基本因素中,使用价值是第一位的,没有使用价值,必定没有价值;反之,没有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