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是一场革命。就其任务而言,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双重转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机制,赋予国民经济以活力;就其实质而言,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变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改革的目的既不是为维护原有僵化的经济体制,否则便没有必要改革;也不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则便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不断完善。要正确认识改革的这一本质,必须对改革中出现的种种经济现象从理论上加以认真分析,否则就会对改革的性质产生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经历了协调运转、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辉煌历程;也遭到了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徘徊不前的严重教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注重人民的消费,国民经济就走上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的正确轨道,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顺利。相反,一旦偏离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根本任务,忽视人民群众的消费,国民经济就出现比例失调,受到折腾。我们一方面不能搞西方国家所谓的“高消费”;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此推动消费品生产,进而推动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列宁曾经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和全部力量,也就在于了  相似文献   

3.
当前,贯彻“八字方针”,调整是关键。调整国民经济,又是为进行经济管理体制全盘改革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企业(本文只谈全民所有制的生产企业)是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创造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基础,经济的调整和体制改革。最后都要落实到企业。只有同时在企业开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搞好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整顿,才能使调整工作落实,并给企业开辟一条发展生产的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过程中,针对经济体制中的问题,提出了农业实行社会变革、技术改革,工业实行调整改革,国家机关实行简政放权、抓好宏观计划的方针,同时还要对工资制度、劳动制度实行改革。刘少奇这一思想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我国现阶段的实现特点,对于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有计划、按比例、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一个客观经济范畴。它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已实行公共所有,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同生产资料在公有制基础上直接结合在一起,整个生产过程由劳动者支配,社会产品也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样,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只能是为了满足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此外,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建国三十年的历史上,围绕经济建设方针问题曾经有过多次争论,而每一次争论又总是与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水平分不开。目前,由于“四人帮”把国民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迫切需要调整、整顿、提高国民经济,迫切需要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改革,而在调整和改革中发生的那些争论,也正是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我们搞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说我们的国家已不再是“一穷二白”了,人民生活也不再是“饥寒交迫”了。但是,这与全国人民所做出的艰苦努力和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发挥的优越性相比,还是很不相称的。现在,人们经常议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一再出现严重比例失调?为什么人民群众辛辛苦苦搞了三十多年经济建设,生活水平提高得这样缓慢?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而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缺乏正确认识,则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原来的经济体制是一种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模式,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把这种模式改变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模式。现在,我国已经开始了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新历程,正在由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向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转变。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又一重要突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济体制即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它包括计划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流通体制、外贸体制等等,它们都是从不同方面协调国民经济的运行,在此,不宜一一加以论述,现仅就我国经济运行的目标模式问题谈谈。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①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价格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讨。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弄清生产价格的作用,首先要搞清社会主义条件下有没有生产价格,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什么?否则,这个问题的讨论就很难深入。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然而历史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出发点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针对三十年来所形成的僵化体制而进行的全面改革,有两个交相辉映、和谐奏鸣的主题,一个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一个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如果要作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那么我们可以说,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天,平等应是充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天地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是价值目的、科学方法与制度设计三位一体的。像任何经济体制一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制度设计和自发发展的力量互相推动的结果。在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选择对于经济体制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最初设计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以及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的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过程中,既要重视制度设计,又要为自发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一、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改革就是要把过去自然经济型的经济体制转换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型的计划经济模式,既然是经济模式的转换,就要全面、系统地改革所有制结构、形式,以及决策体系、调节体系、利益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等。其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超过转变财产归属关系的所有制改造,同时,改革也必然涉及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地位和权力的调整,定会在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中间引起不同的反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体制改革确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但是改革不是一个制度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革命的缔造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者,而且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探讨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体制思想,如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条件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发展;允许地方和企业搞一些"独立王国",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等,对我国今天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这是关系到建立什么样式的经济体制,确定改革的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的大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可不可以用商品经济的概念,这在理论界是一个长时间有争论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解决这个理论难题开辟了道路。农村改革的成功和继续发展,城市改革的试验和探索,使整个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多年未有的活跃局面,不断地深化着人们的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只要求我们对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顺利地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伟大的列宁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的根本改变,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学习列宁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搞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顺利地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伟大的列宁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的根本改变,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学习列宁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搞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了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经济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来要我们解决.这些都涉及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属性问题.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必要性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经过长期反复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按照这一基本指导思想改革经济体制,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只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的间接控制体系,才能使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的直接控制转  相似文献   

19.
(一) 我们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搞好经济体制的改革,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才能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状况适应起来,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怎样才能搞好经济体制的改革呢?正确认识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些同志对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当前农村经济体制调整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为什么要对个体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后的今天,为什么又要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关系等等。本文试对上述问题发表一点看法。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一项重要政治经济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