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七月派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创造性实践,他们坚持"思想力和艺术力的统一",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力量来自于作家"突入"生活的程度和"搏击"生活的力度.七月派作家坚守和实践的是胡风的主体性现实主义文学观,他们的艺术思维轴心在于作家主观一方,这种客观与主观、思想与艺术的新型协调关系,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审美方式,铸就了独特和卓越的流派风格,也决定了七月派在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七月派现实主义的研究有待于突破目前的瓶颈状态.从七月派成员各自执着、奋斗的生活经历来理解七月派忠实于人生与民族的现实主义文论的缘起,从七月派作者对于生活的特殊理解来体味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烈得难以自抑的情绪,将为七月派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向度.正是由于这两者的结合,才使得七月派"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具有了发生的有力根基,并且获得了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4.
沐浴着抗日烽火而诞生的七月派乡土题材的小说迥异于同时代解放区的乡土小说。它们深受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影响 ,深入到生活的底层和人物的心灵深处 ,感受着战争时期血火大地的颤栗与农民灵魂的痛苦撕裂及其“原始强力”的爆发 ,从而形成厚实、深刻、凝重的历史沧桑感与冷峻、沉郁、悲凉的艺术基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真的层面上对巴金小说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两个一致”是巴金艺术真实观的总纲和人物典型化的原则,“比较象活人”是衡量所塑造的艺术典型真实与否的美学尺度,悲剧的价值观必须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最后指出了巴金艺术真实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18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由夏夫兹博里提出,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继承了审美无关利害的思想。在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影响下,康德将"审美无利害"确立为一种美学原则。英国经验派美学提出的"审美无利害",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分化性特征。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以此改变了单纯以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其地位和作用由此得到突显。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七月派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徘徊状态,原因主要是:针对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七月派现实主义理论与创作,所作出的分析、阐释都缺乏一种更为阔大的格局。以七月派小说创作而言,在当时的时代里这些作品已经出现了某些先锋性的品质,如摹写人物心理的内倾化、以俗世生活为对象、重视个人视角的实践意义、向民间叙事立场靠拢等等。这些艺术因素,在新时期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叙事”、“民间化叙事”的潮流中,一般被视为新的品质受到关注与研究,然而,约半个世纪以前的七月派小说中早已出现的类似特点,却没有引起学界相应的关注。这只是关于七月派研究的许多疏漏之一。  相似文献   

8.
“险怪派”诗人特殊的身世遭遇、气质风度和特殊的社会经历胶合起来,使他们的人生之路变得坎坷不平,充满艰辛。种种打击与刺激使他们心态变异:愤世嫉俗,孤僻寡合。其创作表现出以怪异为美、以丑为美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新感觉派小说的都市背景、理论渊源以及所反映的都市人的意识和艺术表现手法入手,展示作为20世纪30年代海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他们如何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较为前卫的现代主义意识,运用新感觉主义、新心理主义以及意识流等手法,捕捉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体验,显示30年代上海这个繁华而又畸形的表象,写出都市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化注重“优胜劣汰”,中国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原则主要有三项内容 :一是独立思考 ,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 ,三是善于与别人合作。该原则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七月派小说的癫狂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月派小说是一组生命的狂歌。孤独狂躁、神经质的疯子形象,混乱破离、隐喻性的生存场景及支离破碎、痉挛性的暴力语言构成了七月派小说癫狂叙事的主要元素,七月派小说的癫狂叙事不仅展现了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还附带着社会的、文化的、美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系列小说构建了风格鲜明的文学世界,在文学审美现代性的建设上做出积极探索。一方面,渡边小说展现了当代日本压抑庸俗的社会现实,将平庸的世俗生活作为主人公沉沦于其中及其故事展开的灰色背景;另一方面,渡边小说把审美化情爱作为创作重点,以此作为拒绝平庸、拯救生存的救赎之道。这秉承了日本唯美情色的文学传统,也取决于渡边中间小说的创作定位。然而,渡边式的审美化情爱无力完成生命救赎的重任,并在审美现代性的道路上步入歧途。渡边文学在文学审美现代性上的探索有得有失,它是当代日本文学现代性建设的一个样本,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永康的小小说创作独具特色,巧妙的诗化结构、浓郁的娱乐趣味和深厚的哲理意蕴是其作品突出的审美特征,其创作为小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艾青的诗歌以"土地"和"太阳"两组意象群表达了中华民族抗争苦难与追求光明的精神,并融合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把自由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进而还影响到七月诗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废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其小说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审美特征.审美乌托邦、田园牧歌情调以及禅宗式超越的精神追寻,营造出废名小说中一个个镜花水月般的"梦幻"世界.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天津的书画艺术没有在创作理念与绘画形式上形成统一的风格。就天津、就国内外美术界而言,也没有对“津门画派”的研究予以足够重视。因此,采用实地采证、采访实录等方法,收集了第一手材料;采用归纳分析、总结演绎、对比、举例等分析方法,论述了对“津门画派”艺术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汪曾祺的创作和文论,较深入地探讨了汪曾祺小说独特的"风俗画"风格的内涵、特点及其得以形成和确立的根源."风俗画"正是汪曾祺特有的审美意识在小说作品中所折射生成的颇具深意的心灵镜像."风俗画"不仅涉及描写的内容,它还意味着独特的"章法"、独特的作品形态、独特的审美目的和功能方式.因此,它是一全方位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来说,文学内部生命的展示集中于对爱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开掘。日本的川端研究者已注意到这方面的内容,并进行了评述,但过于宽泛,缺乏系统性。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川端小说“爱”的主要形态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从人生美学、日本传统美学、宗教美学和日本近代作家“爱”的觉醒思潮四个主要方面阐释川端爱学的美学源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以不同地域农村文化生态系统为创作背景 ,反映不同文化区域的乡土生活与风貌 ,表现出独具地域性的审美特征。从小说的乡土题材、描摹的民俗风情及方言使用等方面 ,展示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民间性文化特点与地域性的文化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0.
施蛰存是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创作了一批“独辟径蹊”的现代主义的小说 ,但这些现代派小说同时呈现出非现代主义特质。这一方面源于他内在自身思想性格的两重性 ,一方面由于受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