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文化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科技文化的未来发展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指出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构建中国特色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形态,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为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不同的形态。这三种形态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基本结构,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功能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臣民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顺从思想和"官本位"思想,造成臣民文化中人的主体性被抑制。公民文化是一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以参与型为主导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只有以公民文化为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完善法制和民主政治思想,发展市场经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合理借鉴与吸收西方公民文化,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求实的科学性;高度的民主性;广泛的群众性;不断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在改变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反思中国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和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科技文化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文化取向主要是先进性、创新性、融通性、可持续性和人本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的价值和功能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并自觉转化为人民的追求,才能得以体现和实现。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冲撞与交融,给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心理和思想上的认同感。因此,必须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文化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传播中介等层面来实现凝聚共识,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广泛的大众认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6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色和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质的规定性的有力体现。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持续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化的双重属性,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色,是顺应和契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国改革开放时代脉搏的重要措施。注重基层、普及大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突出民族特色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培育企业文化要素 ,包括人工制品、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三者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既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表现出浓厚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在总结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的基础上,要认识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顺应全球化历史潮流与弘扬中国文化传统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是一部上下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理论体系.从制度文化的视阈看,作为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模式突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设计,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2.
翻译被看作是人类交流的基本行为之一,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与语言、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作为社会的动力影响着人类生活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根据当前翻译现状,结合传统翻译学理论指导,对中国特色文化词语进行细致全面以及系统的研究,定义规范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的内涵和范畴,并总结出针对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的新翻译方式以及新的翻译策略,认为要强化对于文化传播理念及意识的关注、打破跨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差异的壁垒、遵循译入语受众语言的表达方式、并实现与民族风俗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吸收借鉴了世界文化的有益成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其价值观上的最根本问题,即"个人与群体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认识。追求"和谐"、"以人为本"等价值理念,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民族性和包容性。要遵循一元指导、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原则,积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基础,以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为核心,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要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具有政治和文化双重作用。在现阶段,探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构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文化繁荣与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民族振兴提供了战略机遇,对于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文化兴国指出了前进道路。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特色文化兴国的科学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而全面地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提 ,本文认为应从七个方面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相关、高度统一,文化体制改革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体系,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紧扣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指出:在社会转型期内我国的文化体制还有诸多方面没有理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思想保障和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实现文化体制建设的全面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理论创新,培育市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深入思考"中国特色",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第一,"中国特色"的认知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具有明确的参照系","具有多方面的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等等。第二,"中国特色"的概括应该是多视角的。例如,在"发展原则""发展方式""发展中心""发展道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一些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认为这一重要思想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在国内外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文化建设的战略纲领。贯彻这一重要思想 ,必须在基本理论、科学文化及社会心理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