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松领 《现代交际》2011,(12):156-157
近年来,房价上涨如脱缰野马,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支付能力,为此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最令人瞩目的是今年初继“新国八条”调控政策后,重庆和上海随即宣布试点征收房产税。本文主要探讨影响房产税实施效果显现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多管齐下,发挥房产税作为调控房价的应有作用,进而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支持社会福利在美国,对房地产占有、处置、收益等环节征收的各类税项总称为房产税,一般通称的房产税是指对房产本身征收的税收。美国大部分地区都征收房产税,收税主体是县、市政府和学区,州和联邦政府都不征收房产税。一般来说,县税和城市税比较接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房地产所涉及到的主要税种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其中属于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按照"宽税基、简税制"的税制改革原则,有必要合并简化这些保有环节的税种,开征统—规范的房地产税。  相似文献   

4.
华伟  巩腾 《科学发展》2014,(8):48-54
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运行3年有余,取得了先行先试的改革示范效应,但房产税在财政收入筹集和房地产市场调节上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其原因主要在于房产税税制要素设计不尽合理、房产税功能定位有偏差.进一步改革的优化路径是:完善税收结构,合理税负分布,稳定和优化房地产宏观税负;合理设计房产税税制要素,实现房产税向存量房逐步过渡;清理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配套税,打包征收;逐步把房产税培育为地方主体税种,以降低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通过以上改革,实现房地产税收体系的整合和房地产税制的重塑,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建立税收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财政部财科所前所长贾康发表《沪渝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及其启示》一文,建议除独立别墅外,对第一套房都不征收房产税。"即使第一套房是300平方米的豪华公寓,也给予免税。"(9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居民必需品的住房,这些年价格一路飙升,甚至远远超过普通民众的购买能力,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城市、乃至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的房价,无不让普通老百姓望房兴叹,只能想而买不起,以致于抱怨者众,愤愤不平者众。当然,房价是一  相似文献   

6.
展望2009年的政策走向,尽管政策调控的效果尚未充分得到体现,但作为稳定规范市场的政策,稳定价格、规范市场、防止泡沫、促进发展仍然将是政策出台的核心目标。因此,从当前的市场状况看,2009年在税收、金融、土地供应等方面仍然存在政策出台的空间。热议中的物业税、土地市场治理、物权法出台、流动性过剩问题、逐步上升的汇率预期,仍将是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应该说2009年的政策仍然是影响市场走向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而这种影响或将加强。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犹如洪涛骇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去年的"新国十条"、"国五条"之后,1月26日晚,国务院再次出台"新国八条",对2011年楼市调控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紧接着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正式上路。2011年的房价将何去何从?是像以往一样"稳坐钓鱼  相似文献   

8.
房价上涨如脱缰野马,多么严厉的调控措施均无功而返。情急之下,部分城市重新祭起房产税大旗,希望房产税的降临,让高房价应声大跌。有人甚至认为,房产税是根治"炒房"与"土地财政"两大房价推手的"撒手锏",房产税的开征,意味着中国房地产疯狂投资时代和豪宅至上  相似文献   

9.
霍光耀  王振坡 《城市》2013,(4):55-61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土地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政策包括土地供应政策、土地税收政策、土地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0.
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之后。2005年物业税又被明确地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稿,这就标志着未来5年内我国将开征这一税种。物业税是将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并.在房产保有阶段分年统一收取.体现了我国房地产税费改革“正税、明租、清费”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安家》2007,(1):25-26
●国六条 中国楼市头等大事就是调控,2006年,以"国六条"为标志,新一轮房地产调控风暴肇始.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提出六条措施调控楼市,这就是"国六条",房地产调控史上又一标志性事件.而在接下来的半年之内,九部委又陆续出台了十余个房地产调控政策,涉及住房结构、土地管理、税收、信贷、市场交易秩序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之后,北京、上海、深圳一手房、二手房买卖市场均逐渐进入量价齐跌的冷清局面,与此相反,三地租赁市场却逐渐活跃,租赁交易量大幅攀升,租金则普遍上涨。一些房东已有通过提高租金转嫁房产税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房地产市场用地持续健康发展,贯彻国家“限房价、限套型、竟地价”政策,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将采取六项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用地调控。一是加强土地供应计划管理,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科学制定和执行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合理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城市观察》2014,34(6):77-87
小产权房是在我国特定土地等制度背景下,伴随着城市化出现的社会问题。发生的制度根源在于国家有关制度供给不足,长期不承认集体土地拥有的土地发展权,不允许农民参与土地收益分配,加之房价高企和逐利行为,使问题日益严重。治理的前提是建立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将其纳入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范围,同时要通过补交税费的方式,分类型引导小产权房合法化。只有承认集体土地的发展权,调整国家相关制度和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小产权房。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新状况":在国十条"严打"的大环境下,竟然又出现了开发商重新哄抬房价、炒房者卷土重来的所谓的"楼市回暖"现象。于是,有的人开始担心"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将可能成为"史上最大的空调"。笔者认为,如果尽早按照国十条的要求,及时推出房产税,以"税调"逐步取代"政调","史上最严厉的房市调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李奇 《老人天地》2013,(12):48-49
11月中旬,伴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布,关于房地产税的有关话题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关于房产税,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哪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何莉 《安家》2006,(6):128-129
土地政策极易左右到房地产的路向. 2003年的楼市被业界称为地产的服务年,2004年是房地产的"政策年",而2005年则被人称之为"政策博弈年". 可见2004年在房地产发展史的地位之重.2004年出台的各项土地政策震撼着业界内外. 2004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幅度放缓,土地购置面积增量减少,相应土地开发面积增量加大.开发商加速消化存量土地,投资投机购房需求受到2005年金融、税收新政策的抑制,住宅价格增幅放缓.全国住宅竣工面积和住宅完成面积中经济适用房的比例持续下降.经济适用房价格增幅上升,进一步体现了真实需求的刚性,而且这一需求没有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者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者购房以改善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就全国而言,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影响了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市民的购房热情,这就促使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金融工作会议上出台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房地产宏观调控落到实处的同时追求实效和讲究实际,真正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去.  相似文献   

19.
严锋林 《安家》2006,(12):74-75
洗牌,又见洗牌!房地产之于2006年,无疑是政策年.照以往的经验,每逢政策出台时,便是行业洗牌时.而政策调控最多的2006年,洗牌说已经蔓延到了与房地产相关的每一个行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储备制度在我国逐步兴起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土地储备方面的政策,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储备是政府高效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一种常用手段,自1996年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的短短几年内,这一制度在全国许多城市得到了广泛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出台、执行,是我国又一场新的“土地革命”,对我国的房地产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了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