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采访彝族支系倮人,是个计划外的偶然。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国内还有个至今尚保留着许多神秘而奇特的原始生活形态,且鲜为人知的倮人部落。  相似文献   

2.
苏毗氏是我国西藏高原上的—支先民。由于历史资料的散失以及后人的讹传,以致对苏毗及其政权多有混淆和误解。本文认为,西藏历史上的“苏毗王国”、“西女国”、“东女国”各有其政治、经济体系,地理位置分别在藏中、藏西和藏东。7世纪初,吐蕃松赞干布把它们各个击破,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此后,苏毗人的政权才绝迹,逐渐融为藏族。在此之前,却独立于吐蕃王朝之外,为创造西藏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墨西哥是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数较多的国家,印第安人问题是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墨西哥的印第安少数民族也有50几个,人口约占全国的6%左右。墨西哥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今天我主要讲一讲它的新政策。在此之前,先作一个简单  相似文献   

4.
鲍大可与费正清、斯卡拉宾诺三人,曾在一本80年代出版的中国学专家名录中被称为美国的 三大中国通”。很幸运,17年前,我差不多是同时与他们三人结识。1981年底我初访美国,就是应斯卡拉宾诺的邀请,去加州柏克来大学担任东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转过年来,我到哈佛大学访问,又去费正清家作客。费正清请我看他家二楼的一个房间,说“你的老师钱端升教授1947年到1948年在哈佛大学教书时,就住在我这间房子里。”后来,我到了华盛顿,又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高级国际研究院会见了鲍大可。在此之前,他本来是布鲁金斯学…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丝绸之路作为贸易路和民族迁徙交流的大通道, 其形成应不晚于公元前 5 世纪。在此之前, 虽然有很多材料, 如希罗多德引述阿里斯提士的神话叙事诗《阿里玛斯庇阿》, 记载公元前 7 世纪在黑海、中亚草原地区四处迁徙的塞种人以及他们在中国人、希腊人之间所充当的交流媒介作用, 推罗的地理学家马里努斯著作中引用马其顿的商人梅斯·蒂蒂亚诺斯关于欧亚贸易的情况, 以及中国古代史籍《禹四海异物》、《世本》、《山海经·西次三经》、《竹书纪年》、《商书》、《史记·周本纪》、《穆天子传》记载中原、羌戎诸部与西方交通的资料, 但我们仍…  相似文献   

6.
二、会见文殊大皇帝以及在汉地的情形十二月初五,我们从位于长城内的“张家口”城边经过,在鲁雅村歇宿。该城的城墙、大桥、石狮以及树木都非常美丽,对面的石碑有如天柱。此后,我们渐次行至叫做“巴颜苏木”的大城附近,约有上千人来到城门处,因担心天花病,所以亲王派了三四个人把他们全都赶回城里。随后,我接见了温萨活佛和巴图尔珲台吉从厄鲁特部派来向皇帝请安和进行贸易的一些人。在当地,有一座一些人说是元代的寺院,又有一些人说该寺属  相似文献   

7.
明天是费先生的周年祭日。在先生故去的一年里,学者、普通百姓,只要是有些文字能力的人,大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先生的悼念、缅怀和纪念。而我,作为先生的学生,除了接受媒体采访,除了在此之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费孝通与江村》以外,没有写过一篇有关先生的文章,甚至在2  相似文献   

8.
那年我从部队转业,第一次参加政协会议。会议休息期间,一位身着藏族服装的妇女跳起了藏族舞,她那能歌善舞的欢快模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坐在身边的老李对我说,她就是咱政协办公室的副主任仑木拉,一位善良美丽充溢着生机与活力的藏族老大姐。在此后和仑木拉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渐渐发现,她其实也是一个做事认真,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她身上有一种质朴的美。特别是她那一双热情明亮的大眼睛,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扑闪着人间纯真的坦率和诚挚。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借《中国藏学》一角,说几句想说的话。回想1952年我大学毕业后,走进了藏学研究的门槛,当时我还是一个充满旺盛精力的青年人,而今我已年逾花甲。检讨近四十年自己走过来的道路,虽不算曲折,但并不平坦。中国藏学的全面开展,我认为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在此之前,尽管藏学工作者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限于当时的形势,频繁的政治运动给正  相似文献   

10.
杨德亮 《回族研究》2012,(3):107-113
苦芦湾是一个被数万人所铭记的地方,从明初到清末,一个回民家族世居于此。同治年间为躲避杀戮,这个自称"苦芦湾人"的家族逃离苦芦湾,分散到甘、青、新、宁、蒙等地。虽然此后苦芦湾只是一个遥远的地理记忆,但长期围绕保护祖坟和上坟等活动,"苦芦湾人"的认同维系至今。在群体文化自觉的当下,"苦芦湾人"已着手书写历史记忆并成立寻根组织。苦芦湾人是一个认知西北回民家族文化、祖先文化的绝佳案例。  相似文献   

11.
对音乐,我知道的不多。小时候,妈妈的摇篮曲和邻居的一根竹笛是我全部的音乐认识——而我总是在这样的声音中沉沉地睡去。因此那时候,我知道音乐是让人睡觉的。此后,长大了一点,对音乐最大的渴望就是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听一次歌剧,但那其实不能算是对音乐的渴求,因为编造这个梦想的时候,从未想过歌剧院的舞台上进行的内容,而是想象着去看歌剧的高贵的绅士淑女们生动美妙的脸和他们复杂的晚礼服。因此,这次采访音乐圣城维也纳,我一半是兴奋,一半是对一个即将兑现的遥远梦想的诚惶诚恐。  相似文献   

12.
自从她来到四川凉山州捐了第一笔款后,凉山人就永远记住了一个名字:张田。此后张田每来一次,凉山人心中就会多一重绿荫,他们会说:“深圳的好人张田又来了!”  相似文献   

13.
肖云儒 《回族研究》2004,(4):119-120
这部书使我更了解、更亲近 ,也更尊重了回回这个民族 ;使我更了解、更亲近 ,也更尊重了中国版图上西部这块地方。健彪以确切的资料叙述了回族对于中华古国的诸多贡献 ,其中回回人民对元大都 (北京 )设计和建设的贡献 ,对最早建立并长期管理上海的贡献 ,对开发、管理云南和昆明的贡献 ,以及在海南和三亚的悠久历史 ,都是孤陋寡闻如我者向所不知的。健彪忧愤而深广地描述了回回人生存的血泪 ,又轻灵而沉醉地展现了回回人和西部各族人民的民俗风情 ,展现了熔冶在这风情中的文化心绪。他写了苦难、眷爱、信仰和其他种种非物质文化 ,如何锻造着回…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我兴致勃勃地往曼琪亚塔楼走去。在塔楼的天井,我注意到一个盲人。他皮肤苍白,头发乌黑,身材瘦长,戴着一副墨镜,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他和我一样往塔楼的售票处走去。我心中好奇,放慢脚步,跟在他的身后。  相似文献   

15.
这是民族出版社的老门牌号,也是现国家民委新闻出版大楼的门牌号。60年来,门牌号从未变过。我们杂志社,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都在其中。这是民族这是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的十字路口,21岁那年,命运把我放在了这里。此后它成了我人生的一个坐标,一个归宿。记得当年,大楼(那个时候还是个院子)后面的那颗树,和我一样高。我进来的时候,这里已有很多各民族的编辑记者前辈,他们是我尊敬的老师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我没有见过出版社创办人萨空了先生,但经常听大家给我讲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管子>一书尽管"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之作",但却系统地总结了管仲相齐四十余载的执政经验和卓著业绩.其"以民为本"的行政原则、独具特色的行政组织思想,以及可操作性极强的行政法制、行政领导和人事行政管理方略,定会为当代的行政管理者们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与武陵山是有缘的。来国家民委履新的第一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第二批联络员送行。此后不久,我又到湘西、恩施两个自治州,实地了解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熟悉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武陵地区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神奇的武陵山脉就聚居着"石门人"和"桑植人"等远古人类。先秦时期,武陵地区为濮人、巴人、楚人和越人等部族融合之地。此后千百年,历朝历代土家、苗家、侗家和"民家"祖先都在此留下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宝藏,形成了长达千里的"武陵山文化沉积带"。  相似文献   

19.
正写在前面的话:我于1960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藏语,1963年进藏实习。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西藏。这一时期,西藏正经历民主改革的伟大洗礼。我所在的拉萨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也经历了这一变革。4个多月的生活,使我走进获得翻身解放不久的农奴中间,对西藏当时的社会结构、生产状况、民风民俗有了切身的感受,翻身农奴对我的关爱和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段生活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为我此后走进涉藏领域打下了重要的情感和思想基础。此后我又3次重返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看到了这一地方的巨大变迁。值此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我应《中国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2008,(11):18-18
2002年9月18日,两位来自西藏的珞巴族人落户深圳民俗文化村。对于深圳来说,这不算是一件小事——在此之前,有54个少数民族共22万多人居住住深圳;在此之后,深圳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座聚齐56个民族群众定居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