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观点认为,二语阅读应把重点放在所要阅读文章的语言方面,而不是读者身上。但是按照图式理论,对文章的理解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所读文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旨在探究在阅读过程中背景知识的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熟悉度、透明度、上下文,对三组受试者的影响之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刍议黄承球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听、说、读、写、译五会。读,是指阅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认为读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因此,不舍得花大的力气去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由于阅读能力培养不起来,就影响到听、说、写能力的提高,从...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现代阅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图式理论表明:阅读上的问题很多不在语言的本身,而在于读者的图式知识,读者对读物的内容及修辞结构具有的知识越多,理解的程度就越深。并提出了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或创造新的图式知识,使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学”还是一块刚刚开垦的处女地,很多人坚信,“能识字就会读书”,何需研究何需教?其实,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朱熹与弟子讲论读书法时就说过,读书不光要识得文字,更要识得意思好处。“识得文字”属于文化基础,“识得好处”便是体会、理解的问题。马克思也说过,读者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其差别主要不在于识字多少,而在于思维能力的强弱。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读一篇不会典故、没有生字的白话文章,不见得就能吃透原文。阅读活动与思维能力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相辅而相成。换句话说,阅读既是运用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式是"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是人们储存于头脑中的对世界的认识.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的理解被视为文章与读者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对这种交互作用的双方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铺路。美国语言学家Pearson和Johnson认为阅读理解是“一个沟通新旧知识的过程”。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国家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心DavidNunan教授给阅读理解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利用文字提示和背景知识领会文章意义的过程”。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Grabe教授亦认为“阅读理解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不仅要利用上下文的线索,还必须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这些论说虽措词不同,但都突出了读者原有的知识在阅读理解中所起的极端重要的作用。如果读者在所阅读的文章中找不到“已知数”的…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实践活动,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但有些人在阅读英语材料时,或在考试过程中感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实在是跟不上需要,如果人们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的话,在阅读理解方面会取得显著的提高。一、扫读法扫读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描,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扫读法不象传统阅读方法那样逐字逐句地来读,而是将眼停的视域尽可能扩大,将几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页文字…  相似文献   

8.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图式理论论述了阅读理解的实质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应考虑文本和读者的背景知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指导他们理解文章,据此将阅读教学分成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指出读前要开展激活学生图式的活动,读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图式来提高理解效果,读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巩固和扩充图式的活动,并相应地提出了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解码过程,不仅涉及到对阅读材料的信息处理,而且涉及到包括阅读心理、背景知识等因素.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习者积极采用"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以求把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与所读文章的语言符号相联系,从而构建文章的文字编码信息,以达到成功阅读的目的.阅读模式有利于推进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解码过程,不仅涉及到对阅读材料的信息处理,而且涉及到包括阅读心理、背景知识等因素。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习者积极采用“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以求把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与所读文章的语言符号相联系,从而构建文章的文字编码信息,以达到成功阅读的目的。阅读模式有利于推进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既不是单纯的“自下而上”也不是单纯的“自上而下”,而是两者结合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但无论采取何种阅读方式,都离不开读者的图式知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过程是他们的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认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的指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净化心灵     
陈雪梅 《可乐》2010,(9):M0001-M0001
我是《可乐》的忠实读者。以前在家乡,我就喜欢读那些短小精悍、语言精炼的故事刊物。来到南宁后不久,在一个书报亭偶然看到《可乐》,随手翻了一下,我爱不释手,从此每期必读,有的文章还看多遍。如果有一期读不到,我就会心痒不已。  相似文献   

13.
阅读理论的微观法认为,只要读者具有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知识,就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识别和理解所阅读的或听到的单词、短句和句子,乃至理解一篇材料的内容。而宏观法认为,读者对看到的书面信息不断进行假设、预测即将读到的内容,并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推理与推断,达到理解的目的。在互动阅读理论的模型上发展起来的图式理论认为,人脑中储存着由各种已有知识构成的框架,一旦感知的语言知识与这一框架中的某部分匹配,它们就能得到解读,进而被理解。加强泛读教学;加强语言知识的训练;加强社会文化知识的积累;培养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是这些阅读理论给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阅读能力是检验一个中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新编高中英语教材题材新颖,体裁多样,内容生动,涉及的语言知识也较多,在编写和选材上注重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新教材阅读量大,而高中英语教学课时有限,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既能抓住文章的要点,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内涵,又能掌握生词和语言点,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当前英语教研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对高中英语阅…  相似文献   

15.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本文试图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读者的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从而说明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常常交替使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图式理论强调,读者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修辞图式知识只有相互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读者只有具备理解文章相关的图式,作者提供的线索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读者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三种情况发生时,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7.
阅读理沧的微观法认为,只要读者具有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知识,就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识别和理解所阅读的或听到的单词、短句和句子,乃至理解一篇材料的内容。而宏观法认为,读者对看到的书面信息不断进行假设、预测即将读到的内容,并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推理与推断,达到理解的目的。在互动阅读理论的模型上发展起来的图式理论认为,人脑中储存着由各种已有知识构成的框架,一旦感知的语言知识与这一框架中的某部分匹配,它们就能得到解读,进而被理解。加强泛读教学;加强语言知识的训练;加强社会文化知识的积累;培养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是这些阅读理论给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阅读理解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与母语的阅读虽有相似之处但差异很大,要求读者准确有效地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已有信息结构去获取新的信息.阅读过程又是一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输入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无疑会对英语的听、说、写、译的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运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小引中国历代古书汗牛充栋,卷帙浩繁,里面记载着非常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这些古书是用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写作的。今天我们为了古为今用,批判地接受古代文化遗产而阅读古书,主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对古书中字、词、句的正确理解来理解古书的思想内容。这种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脑子里或书面上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这是就语义内容方面来说的。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语音形式方面的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任何语言都有它的特定语音形式。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说、听、写、读或思维活动,都要  相似文献   

20.
阅读信息的处理过程显示,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阅读信息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一旦图式知识缺乏,阅读障碍就会发生。读者图式知识的缺乏,以及外语学习者与专家型母语作者的图式网的差异,使得英语阅读课的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新的图式知识,或激活学生原有的图式网。在此,语义绘图、自由写作、概念分类和内容预测这些方法被认为能很好地达到这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