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学是马克思曾经研究过的一个领域,虽然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发表民族学的专著,但他却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就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摩尔根和马克思是同代人,他的巨著《古代社会》于1877年出版后即在资产阶级学术界中遭到了不公正的冷遇,对该书进行排挤。但是,马克思“很喜欢这本书”,他在1881年5月至1882年2月间十分仔细地阅读了《古代社会》,并做了十几万字的笔记,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摘要》一书。显然,马克思打算运用摩尔根的成果进行民族学和史学方面的著述,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完成这一工作就去世了。马克思逝世  相似文献   

2.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纪念马克思,最重要的是学习他所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以指导我们今天的“四化”建设。 马克思的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是这一过程开始的标志。在《批判》一书中,马克思第一次自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著作。它主要论述的是经济学问题.同时广泛地论及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里,拟对《手稿》中的认识论思想作初步的探讨。 《手稿》并没有论述认识论的专门章节,马克思是联系其他问题来发挥他的认识论思想的。把他的这些论述加以综合、分析,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此时在认识论上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4.
廖兴兴 《理论界》2023,(12):15-22
在既往的研究中,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机器思想被认为是前后一致的。然而,对比《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机器思想存在一个转变,即马克思在《大纲》中基于生产逻辑批判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同时,承认机器的积极作用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美好展望,而在《资本论》中则立足资本逻辑抨击机器的应用对工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放弃了对机器应用抱有的美好设想。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马克思更加理性和切合实际地对待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而且体现了其机器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对马克思机器思想转变的探究,不仅有助于增进我们对马克思机器思想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完善科技治理与增进人类福祉。  相似文献   

5.
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客居地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提纲》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同从前对费尔巴哈的热烈赞扬和高度评价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表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马克思的政治立场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深入的科学研究是马克思能够最终完成这个转变的直接原因。正如保尔,拉法格指出的:“马克思虽然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结果。”(《回忆马克思恩格斯》1957年版,第68页) 马克思立场的转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大学时期、《莱茵报》时期和巴黎时期。列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人进行了重新规定,"现实的个人"代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类本质"的"人"成为对人的理解中最为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体现了马克思逻辑思维的根本转变,即他不再给人设定一个既定的本质,而是以现实的个人代替理想的"人",认为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人。这种转变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上的新思路——"物象化",相较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逻辑,马克思的思想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1844年),处于世界观根本转变时期的马克思,就把他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的解放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上,并力图以人类的解放来实现人的存在价值。在这一《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这样几个著名的论断:“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相似文献   

9.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哲学思想,这一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做了准备。历史地、全面地分析和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正确认识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和运用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一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完成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中创立的。1841年至1843年,马克思在《莱茵报》任主编期间,就当时莱茵省议会关于出版自由问题和林木盗窃问题发表了几篇著名论文。他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维护贫苦农民的利益,维护出版自由,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手稿》中明显地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在以后的思想发展中,他何以没有陷入“伦理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理论窘境,而是通过对劳动的历史发展的考察,一步步地走向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关键性转变的契机在《手稿》中体现在哪里?我们认为,这个契机就是《手稿》中的实践辩证法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完成了对本体论形而上学的批判,找到了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自然与历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写道:“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科隆)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4年在巴黎出版了马克思和阿尔诺德·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上述的转变在这里彻底完成”,[1](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作批判性的考察,综述了他当时的哲学、经济学的观点和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一方面它表明是马克思观点的转变和马克思主义产生过程中的一个中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不一样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其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他对待费尔巴哈态度的转变,从他认同费尔巴哈到批判费尔巴哈,可以说,费尔巴哈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风标,其前后变化体现在:从推崇异化到客观看待异化;从人本主义关怀无产阶级到客观分析历史发展;从关注人的本质到关注物质生产;从异化史观到唯物史观。透析这些思想变化可以使我们对"卡尔.马克思问题"有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周露平 《中州学刊》2014,(5):116-121
马克思有没有本体论,是什么样的本体论,一直存有争议。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资本论》及手稿)时期,马克思从批判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关系出发并向批判大工业生产与工业资本的转变,其理论立场一直对本体论进行批判,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经内置了本体论的批判话语,即对国民经济学的"异化劳动本体论"批判,并作为一种拒绝性姿态一直延伸至《资本论》中。马克思并未构建任何意义上的本体论,他在否定意义上拒绝了那些构建本体论的企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史上,如果说《伦敦笔记》和《经济学手稿》(1859—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一个过渡阶段,那么,《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则是最后形成阶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下简称《批判》)完成于1858年下半年,出版于1859年6月。该书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问世前出版的一本主要的经济学著作。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的《批判》一书时说,这是马克思“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闸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  相似文献   

16.
冒大卫 《云梦学刊》2011,32(2):71-74
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理论要义就在于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他的批判逻辑和思路经历了从《货币章》到《资本章》的深化,亦即从货币关系到资本关系,从交换关系到生产关系的转变。在《资本章》中,资本本身的矛盾在资本拜物教的层面展开了内在矛盾的分析。马克思的这一分析思路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消费社会和全球资本主义的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因此,正确认识这个“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党成功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的原理,实现了革命阶段的转变,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马克思早在一八四八年,分析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时,就提出了“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清楚地说明,无产阶级不仅要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还要不间断的把资产阶级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但是,马克思这个论断,在当时由于革命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实现。 列宁把马克思不断革命论的原理,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一九○五年他在《社会民主党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有一个由否定到肯定、发展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异化劳动理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便是这一转变的关节点。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期阶段,对劳动价值论是持否定态度的。马克思曾这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研究人的理论的关键问题之一。黄枬森同志的《关于人的理论的若干问题》一文(载1983年4月6日《人民日报》。以下简称黄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不少误解,因此在阐述人的理论时,也有许多可商榷之处。本文仅就黄文中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提几点不同意见,以就教于黄枬森同志。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否中断黄文在论述和评价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时,只孤立地考察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异化思想,既没有提到这以前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更不提这以后成熟的马克思著作对异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和运用。这样就造成一个误解,仿佛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讲过异化理论之后就中断了,它在成熟的马克思著作中已被全面地抛弃了。黄枬森同志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当然不会不知道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他的早期著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自己谈过,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从1843年开始的。在这之前,马克思是怎样成为黑格尔哲学的服膺者,他是怎样与黑格尔哲学产生联系的?不了解这些问题。就不可能历史地、完整地、全面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