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北中研院胡适纪念馆收藏了一份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从《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中国思想史大纲》,反映了胡适的两种重要转变。第一是"去哲学化",胡适中年后疏离"哲学",逐渐由"哲学史"转向"思想史"。除了受到傅斯年的某些影响外,与时代思潮恐怕也有关联。这个转变使他与哲学这一重要的学术领域日渐分道扬镳,似乎也因此不能在思想、哲学的战场上与当时的左派思潮作一对抗。第二是胡适在若干重要学术论旨上的巨大改变,如史料批判、疑古精神、东西方哲学互证等等。以胡适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枢纽地位,他上述两方面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成稿于1937年,书成后即由冯友兰先生介绍给商务印书馆。后因战乱,未能如期付梓。1943年曾在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印成讲义。1957年,商务印书馆以张先生的笔名“宇同”付印,于1958年正式出版。1982年,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3.
如何书写中国哲学史?一般来说,有以人物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两种书写方式.长期以来,英语世界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方式是以人物为中心,并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成中国哲学史,而2016年Ronnie Littlejohn出版的《中国哲学概论》则是以哲学问题为中心来书写的一部中国哲学史著作,该书的出版显示了英语世界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新变化,展现出他们在哲学普遍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哲学的新理解,肯定了中国哲学存在的普遍意义及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西方学界对中国没有哲学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哲学史书写是思想史探讨的对象,冯友兰中前期哲学史代表作《中国哲学史》与《新原道》即是绝佳的例证.在哲学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上,《中国哲学史》把哲学史视为民族历史的"心"和"魂",哲学史书写是一种"知心"和"招魂"行动.《新原道》进一步明确中国哲学的精神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确立了哲学史内部的"中心—边缘"关系.在情节模式上,《中国哲学史》存在着显性的"子学时代—经学时代—新子学时代"三环节,以及隐性的儒家单线道统结构.《新原道》则将后者翻为正面,建构了以儒家为主线的"社会道统"论,其发展的终点是作为"新统"的"新理学".在对情节的论证和认识论风格方面,从《中国哲学史》到《新原道》,存在着从个体论到有机论、从怀疑论到独断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已经有了近七十年的历史,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也有四、五十年了,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却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回顾七十年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照搬西方哲学史的模式,是中国传统哲学特点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四前后,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潮冲开了中国旧思想的大门,志士仁人纷纷向西方寻求真理,追求新思想、新方法。在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胡适于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开启了近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研究编制《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科研课题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199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资助项目。 1997年又被立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 (IFLAALP)项目。该研究课题的内容 :一是编辑、出版《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三卷本 ;二是编辑、出版《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目录》两卷本。《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三卷本 (以下简称《总目》) ,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共 3 5 0 2页 ,410万字 ,已于 1999年 12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并荣获内蒙古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  相似文献   

7.
陆建猷教授《中国哲学》一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分上下两卷,洋洋70万言.从书名看其内容,其不离传统中国哲学的问题和视域,但却仿佛是与一般讲中国哲学史的体例大有不同.据说,陆教授还有一本专门讲中国哲学史的书,与《中国哲学》构成姊妹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书篇首是内容简介.大抵作者此书是“一部与‘中国哲学史’体制相对而反映中国哲学之学理形态的文本”.作者认为,“中国哲学以民族特质的思维义理与概念范畴,表现其对哲学国际一般自具意义特性的品格支持,反映中国哲思主体的思维风格特色,昭示中华民族崇哲尚学的理性致思.”可见,该书宗旨是试图展示中国传统哲学的“学理形态”,力图“运用汉语义理而走出西方哲学表述传习,将原论至理汁味与现时人思需求接通”,以“超越曾经对中国哲学碎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11月 2 2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北大哲学系“2 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 ,联合在北大办了“《中华文明论》出版座谈会暨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中华文明论———多元文化综合创新哲学》是王东教授新出版的一部大著 ,共三卷 ,176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重要科研单位的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张岱年、黄楠森、庄福龄、邢贲思、汝信、严文明等 ,及《人民日报》、《光报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大学学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 ,群贤…  相似文献   

9.
我国研究中国哲学史源远流长。诸如《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直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等,都是哲学史研究的有影响的著作。但是,由于作者不能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哲学,不能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考察中国哲学史上的斗争,因此,他们写的中国哲学史不可能是科学的。真正把中国哲学史作为科学来研究,那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来进行研究之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系的科学研究获得可喜新成果.自编和合编的各种教材《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教育部推荐教材)、《政治经济学》(教育部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部推荐教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稿》、《欧洲哲学史教材》、《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等九部由省级出版社出版.《辩证唯物主义讲义》、《历史唯物主义讲义》、《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稿》、《法学概论》、《〈资本论〉第一卷解说》、《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经济学说史》、《逻辑学教材》等由学校出版.这些教材均有一定质量,其中一些教材为一些兄弟院校使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一层会议室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暨黄楠森教授和王东教授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中央编译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媒体共四十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全国哲学工作规划中所定重点项目之一《西方哲学史》(多卷本)的编写工作,继古希腊罗马哲学讨论会和德国古典哲学讨论会之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及外国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哲学系和湖北省哲学史学会联合发起,去年十月四日至九日在我校召开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上述四个单位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二十一所高等学校和中央党校、《人民日报》、《哲学研究》编辑部、商务印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等单位,共计六十余人。我校副校长吴于廑教授在致欢迎词中指出:唯理论和经验论是近代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传统的两大流派,都具有启蒙运动的性质;讨论唯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图书馆珍藏一部国内罕见的西夏史书——《宋西事案》。蝴蝶装,一函二卷六册。上卷二册,下卷四册。木刻本,仿宋体,版本大小同《西夏记事本未》。书长25厘米,宽16厘米。上卷共63页,每页二面,海面9行,每行18字,即每面162字,每页324字。上卷共计20,412字。下卷共四册,106页,计34,344字。两卷合计169页,计5,4756字。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认为《中国哲学大纲》是张岱年先生心目中的中国哲学体系,是他研究综合出来的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二是根据此书,可以知道张先生心目中的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并有一些不足之处;最后肯定张先生是哲学家,才可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学术性质,与西方互有差异.数千年来,也未使用"哲学"二字.中西交会之后,开始探究中国哲学的内容,而后才有中国哲学史的撰著出版.本文专对中国哲学的基本认识、哲学史的分期、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国哲学通史与断代专题之成果,进行了全面性的公正无私之总检讨.  相似文献   

16.
钟泰的《中国哲学史》是20世纪早期新史学思潮背景下的产物。基于对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独特理解,开创了“以中释中”的中国哲学史写作方法。该书针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在史料的判别标准与范围、新史学思潮中的学术风气以及新史家对传统哲学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驳斥,体现了对新史学思潮中浮躁的学术氛围及新史家对近代西方新概念、新工具的滥用的隐忧,是对新史学思潮基于保守主义立场的批评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被称为黑格尔与马克思的"中间人",又因其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而被称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因此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还是在西方哲学史中,费尔巴哈都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思想地位。多年来,关于费氏的研究一直是哲学界的热点和焦点,新成果也是层出不穷。2012年6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论基督教》(董兴杰、才华著)是费氏研究的一部新著,而且是近年不多见的一部以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本质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卷一分册已由青海民族学院内部印行,并将公开出版。这是一部系统论述“五四”以来三十年间亦即新民主主义时期诗歌发展的专史。全书将分三卷陆续问世。第一分册资料丰富,内容翔实,诗人臧克家撰序言一篇,他称这是一部“有着创始意义的大著”。  相似文献   

19.
近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葛荣晋先生新作《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爱不释卷,通读全书,颇受启发。葛荣晋教授在中国哲学界以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实学一脉著称。实学,简而言之,为经世致用之学,今日之实学精神为中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所贯彻。《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一书问世,实是葛荣晋先生多年探究实学并关注中国当代企业发展实际之结果。  相似文献   

20.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阐旧邦”是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活动方向,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哲学,二是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始于二十年代,直到逝世,贯穿其一生。他在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是《中国哲学史》、《新原道》、《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下面予以简单评述。 《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