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英国脱欧公投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总体历史”事件。它表明,民主与资本主义之间无法达成和解,民主无法化解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危机。当检视这一事件时,作为欧洲一体化理论倡导者哈贝马斯的民主理论“赫然在场”。英国脱欧公投的民主实践,打碎了哈贝马斯民主理论的“智性设计”。该理论以“后民族”结构形塑“超国家主体”,却无法超越民主的“国家容器”主体限制;它以话语民主奠基欧洲认同,却无法逃避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它以全民公投构设人类命运,却无法应对集体选择中的非理性与无意识。英国脱欧公投实践不仅证实了欧洲民主的现实危机,而且揭示了哈贝马斯民主理论的四大疑难。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公投否决《尼斯条约》后,爱尔兰再次于2008年6月公投否决了《里斯本条约》,为欧盟制宪进程再度蒙上阴霾。由于爱尔兰是唯一采用全民公投形式决定《里斯本条约》是否通过的欧盟成员国,其公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盟成员国公民对于欧盟制宪的实际支持程度。分析《里斯本条约》在爱尔兰遇挫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欧盟制宪进程中矛盾与冲突所在。  相似文献   

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陈水扁等"台独"势力却一意孤行,一定要为台湾独立制造所谓的"事实证据",并不顾岛内大多数民众及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策动"3·20公投".今就"公投"与"民族自决"的关系及"公投"的惨败,驳"台独"谬论.  相似文献   

4.
王小石 《中华魂》2017,(4):66-70
2016年10月7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把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以表彰他为结束哥伦比亚长达数十年内战所做出的努力。但就在此前的10月2日,哥伦比亚全民公投中反对派以微弱优势赢得公投,导致和平协议内容丧失合法性和执行效力,让这次诺贝尔和平奖显得有些滑稽。  相似文献   

5.
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但大部分苏格兰人在公投中支持留欧。这导致苏格兰民族党要求举行第二次苏格兰独立公投。"被"退欧使苏格兰民主赤字问题凸显;独立的经济前景并不明朗。民意调查显示,退欧尚未成为支持独立的新力量。苏格兰与英国其它地区在退欧态度上的差异也构成了苏格兰要求更多自治权的合法性基础。苏格兰的民族认同使得民族主义一直都是联盟主义的重要竞争对手。英国推行"权力下放"的宪政改革回应了苏格兰的民族主义,但也造成了地区离心力和国家分裂的双重风险。此外,政党政治也是苏格兰独立运动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苏格兰自1707年并入英联合王国后,要求独立的呼声始终未断,2007年苏格兰民族党成为执政党后,独立呼声愈演愈烈。"苏格兰的未来将由苏格兰人民来决定",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进行独立公投。从历史沿革、政治权势博弈两个方面入手可把握苏格兰独立问题的整体脉络。将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务实传统与当前多重利益因素综合考虑,可诠释苏格兰独立问题的产生原因、英国政府同意公投的实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现实利益失衡引发的多方争端导致苏格兰采取公投的方式表达政治诉求,该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联合王国各政党围绕地缘政治和各方权益展开的激烈"博弈",危机中更凸显能源的筹码作用。苏格兰是否独立,在于是否能实现民族利益的最大化。苏格兰民族党倚仗北海油田和境内非常规油气以及新能源的巨大优势力主独立,而半数以上的苏格兰人选择留在英国,一是基于"不独立将获得更多更大权力"的承诺,二是对于"富裕小国"的蓝图持有疑虑。后公投时期英国政府如何实现此前的放权承诺,2015年英国财年预算能否如愿刺激北海油田投资,有效提振经济,这些都将左右本年度的大选走向。可以认为,公投事件已为未来英国格局埋下伏笔,对相关政策的影响正逐步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在全国范围内就修宪问题举行了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修宪阵营以微弱优势获胜,这意味着土耳其将由议会制转变为总统制,这对土耳其的内政外交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总统权力的扩大,土耳其将更加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希望将变得更加渺茫,但土耳其会在更加平等的基础上寻求与欧盟合作;为了掌握应对库尔德问题的主动权,土耳其的叙利亚政策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土耳其的地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库尔德问题的牵制,受此影响,在修宪之后土耳其与传统盟友美国的关系会日渐疏远,与在叙利亚内战中掌握主导权的俄罗斯关系会逐渐升温。  相似文献   

9.
魅力民谚     
陈凤楼 《金陵瞭望》2006,(14):63-63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民主选拔干部已成为一种时尚,较之过去用干部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无疑是一种巨大进步,但如果“一窝蜂”、形式化,则难以避免矫枉过正的弊端。原本,只是在“公推公投”招聘领导干部、单位内部竞争上岗、推荐劳模、优秀公务员和党员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民主测评,可现在连再普通不过的就业也搞个民主测评.如某地招聘社会劳动保障协理员.除了必须的笔试、面试,还需到应聘者所在小区或原单位来个民主测评——这究竟有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受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影响,魁北克于1980年和1995年举行的全民公投虽未导致加拿大国家分裂,但其政治诉求优先于经济诉求、族群认同优先于族际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导向对加拿大联邦造成了深刻影响:在国家整合方面,使分离运动合法化并激发了其它族群的分离意识;在族际整合方面,制造了族际不平等并扩大了族际矛盾。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国家整合需要国家一体导向的民族政策,族际整合需要民族平等导向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大会于1950年11月3日通过的名为“联合一致共策和平”的决议,在联合国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笔者看来,它至少对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产生了以下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安理会机制的不足,增强了其维护和平和安全的效能;开创了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维和部队”机制;根据该决议启动的联合国紧急特别会议制度有利于国际社会在联合国体系内对霸权主义的遏制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该决议也为今天的联合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意义”和“当下语言”都不是自明的概念。“意义”不是事物和人的自然状态,“意义”在历史中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意义”往往是一种“当下语言”,将能用“当下语言”诉说的东西建构为“意义”。“当下语言”即被当下通约为可交流性的语言状态,因而对于“意义”和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建构作用。在当下建构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理念中,人文科学、文学、哲学、语言等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塑造时代之“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不禁止P’等于‘允许P”’不能证明“不禁止的即等于允许的”。“不禁止的即等于允许的”涉及的是全部行为(P和非P),而“‘不禁止P’等于‘允许P”’只涉及部分行为(P),非P中存在法律没有规定的行为,这部分行为必然不是法律禁止的,但也不能逻辑地推出就是法律允许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日益凸显,人类的安全观念和实践也处在史无前例的变革之中,综合安全、合作安全、认同安全等新的安全理念层出不穷。其中,由联合国大力倡导的有别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新理念———"人的安全"尤为引人瞩目,它以悠久的渊源、全新的内涵出现在安全哲学研究视野中,预示着安全哲学研究的重要转向。而环境人权作为新一代的人权形式,体现了"人的安全"的基本诉求,既保障了人的生存权,也彰显了"人的安全"的重要内容:健康权和发展权。同时,更重要的是,环境人权是"人的安全"这一安全理念在国际间达成有效沟通和落实的一个现实途径,也是安全哲学中公平、正义等人类基本伦理价值的体现。本文论述了"人的安全"理念的缘起和内涵,着重评介了奈尔.麦克法兰等著的《人的安全和联合国:一部批判史》,并指出了"人的安全"与环境人权的内在关系,分析了"人的安全"理念的发展前景和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即知识”和“德性可教”两个命题所构成,围绕这两个命题存在着长期误解和以讹传讹现象。“德性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转述而由后人“过度诠释”的“假命题”:“德性可教”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恰恰相反,苏格拉底原本观点是“德性不可教”。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小逻辑》"导言"不是对其随后展开的逻辑学范畴、内容及阐述顺序的事先交代和理论规定,而是全面阐述其本人的哲学观。这既是真切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理论前提,也是准确把握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关键和要害。概括而言,黑格尔主要是将哲学理解为: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性和现实的和解";以及哲学是"一个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  相似文献   

17.
从词汇语义学的视点,结合古代训诂材料,辨析了“投”与“控”的词义特征。在对语证进行充分描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词的语境同义与语言同义问题。辨析发现当今汉语词书“控”条下的“投”注和“跌落”义项只有司马注《庄子·逍遥游》的唯一例证,且先秦两汉古籍中尚未见到此“控”义的旁证。此“控”义是语境文义产生的孤证。孤证难立。由此推出“投”并非此“控”的确诂,因而“投”与“控”不是同义词。此“控”的确诂应为“引”。  相似文献   

18.
"东突"恐怖主义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因此,遏制"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必须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国际反恐大势为构建反"东突"国际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灵活运用外交手段,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协商与合作,不断扩大反"东突"国际统一战线。充分利用联合国反恐机制平台,争取国际反恐力量,致力于强化"上合组织"的反恐政策、机制及效率建设,建立区域反"东突"统一战线,彻底铲除我国的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19.
相反的两个义位如果不属于同一个词位(词),就不能看作是反训现象,因为"词"这个语言学概念是从共时同一性角度来确定的。{治}{乱}两个义位有不同的来源,语音形式也不相同,虽然它们后来采用了同一个字形,却代表了不同的词,因而"亂"不是{治}{乱}同词,不是反训词。  相似文献   

20.
反对霸权主义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舞台上一贯的原则立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格局的重组、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政府外交思路的调整,中国在联合国舞台上反霸的内涵日益丰富,反霸的方式和策略日益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主要反对超级大国,并承诺中国永不做超级大国;20世纪80年代,谁搞霸权我们就反对谁,同时重申中国“决不当头”;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提出完整的国际新秩序观,并努力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十六大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