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国的克格勃高级女间谍梅里达·诺伍德逝世了。 她的同类人——为西方国 家从事间谍工作的前苏联公民 都进了监狱,备受折磨,终被 处决。但当梅里达·诺伍德 (Melita Norwood)——从 1937年到1972年在英国活动 的前苏联高级间谍之一——在 87岁时由于告密而暴露了身份 的时候,英国政府决定不作 为。他们不希望世人看到英国 对老年妇人不讲仁慈。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饿联邦安全局前中校、流亡英国6年的利特维年科被人暗中下毒致死,“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发生以后,西方国家主要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案情进展,曾经和“暗杀”挂钩的俄罗斯情报机构“克格勃”又被人们提起……  相似文献   

3.
1991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告别了历史舞台,但曾经活跃在全世界的克格勃间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克格勃的不少独门暗器仍是各国军事迷们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宋华 《百姓生活》2010,(2):57-57
著名间谍小说作家吉端里·杜恩斯披露了他最欣赏的十大现实世界间谍装备。世界上最声名狼藉的现实世界间谍器材.可能是保加利亚秘密情报部门曾经使用过的毒伞枪。保加利亚秘密情报部门在苏联克格勃的帮助下,使用毒伞枪在英国伦敦暗杀了保加利亚剧作家马尔科夫。  相似文献   

5.
从间谍起家的政坛“黑马”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在列宁格勒,1975年毕业于前苏联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今年47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普京大学毕业后,始了长达15年的克格勃生涯。他常驻德国从事情报工作,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长期的间谍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小心谨慎、沉默寡言的人。俄罗斯媒介报道说,他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偶尔露面也不拘言笑,是个糟糕的演说家。普京以上校军衔从克格勃退役,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他开始涉足政坛。  相似文献   

6.
李妍  梧桐 《可乐》2008,(11):74-75
五人组树旗上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在剑桥招募有志青年加入间谍组织,执行者是化名"杰里"的克格勃成员。他秘密筹建"剑桥五人组",也就是后来的"剑桥五杰"。1932年,杰里找到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天生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认为每个青春期的少年都是一个合格的克格勃,拿我自己来说,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和我妈展开了激烈的间谍战和反间谍战。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我哥家里。说起我哥,此人体形巨硕,远远望去仿如一个白面饽饽。这样的大哥,却是一场战役的起始之因。那时无意中在他房中的书柜上看到一本黄色皮面的书,还尚幸识得书名叫做  相似文献   

8.
一个过时政权最后的日子是在世时的最好时光。如果你是戈尔巴乔夫时代驻莫斯科的一名外国记者,每一天都令你激动。你的主编将发表几乎一切东西,对事件的报道密集而迅速。《金融时报》的劳埃德(J.Lloyd)在英国政界已经建立了声誉,因为他对1983~1985年英国矿工大罢工的起起落落具  相似文献   

9.
书山 《21世纪》2010,(10):75-75
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报道,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专栏作者罗伊·梅德韦杰夫6月3日撰文指出,上世纪50年代潜伏在英国外交部任美国司司长的克格勃超级间谍唐纳德·麦克莱思曾经向他透露,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正是他获取了美国总统杜鲁门害怕和中国爆发持久战争的绝密情报,最终促使新中国迅速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我制造了英国的珍珠港事件李韧编著1939年10月,英国巨型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在戒备森严的港湾里被击沉。一个长期潜伏的间谍讲述了其中的故事……知道英国巨型战到舰“皇家橡树号”被击沉的真相吗?是谁发射了那极致敌于死命的鱼雷呢?听我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  相似文献   

11.
美国间谍小说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已经基本成熟,而到了70、80年代,则形成了高潮。在此期间,诞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多半是模仿英国间谍小说大师,但也不乏自己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二年,莫斯科出版的《文学遗产》第二卷上,首次公开发表了恩格斯一封书信草稿的俄译文。这封信是用英文写给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的,其中包含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的一些重要见解。此后,就流传着一种普遍的看法:恩格斯给现实主义下了一个经典定义。  相似文献   

13.
虽然间谍们因为听任9月11日事件的发生而爱到谴责,他们也是这次恐怖主义袭击纽约事件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由于冷战结束,英国三大情报机构以前受到裁员的压力,但目前正忙于扩大其帝国。 负责海外行动的秘密情报局(M16)、处理国内反间谍事务的安全局(M15)以及政府通信总部(GCHQ)都在从事其半个多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招兵买马行动。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运动前夕,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苏联并参加莫斯科会议,这次出访活动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提出"赶超英国",既与其在国内反"反冒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深受苏联的影响;同时,莫斯科会议使毛泽东感到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受到了经济束缚.为消除经济束缚,实现"赶超英国"的目标,毛泽东决心发动大跃进运动.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1,(5):42-42
作为世界上极少数几个间谍博物馆之一,国际间谍博物馆收集了最为广泛的间谍工具。下面,就让我们见识一下国际间谍博物馆收藏的十种设计最为精巧的间谍工具。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这些我们今天可能认为的稀奇古怪的技术,对秘密行动的重要性却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9,(8):24-25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对内情报机构军情五处正在计划招聘一名首席科学顾问,以领导和协调科研工作。这一岗位可以说“007”系列电影中为王牌特工詹姆斯·邦德设计各种新奇武器的O博士。而著名间谍小说作家吉端里·杜恩斯则披露了他最欣赏的十大现实世界间谍装备。  相似文献   

17.
石头在山里呆久了,甚感寂寞,天天梦想着能离开穷乡僻壤。某日,终于来了一个采石人,把它采下山。可是下了山的石头,反而  相似文献   

18.
所谓的“英国间谍集团”与俄罗斯-格鲁吉亚边境神秘的管道爆炸案,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相似文献   

19.
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约瑟夫·斯大林无疑是苏联人民心目中的完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中。但是,英国《泰晤士报》今年3月25日报道说,根据新近解密的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克格勃机密档案,斯大林曾经在1913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他和一位未成年少女有过一段短暂的爱情并且生下了一位私生子。 流放期间的孤寂苦果  相似文献   

20.
申晓若先生主编的《现代谍海世界丛书》(《谍海名鲨———现代间谍人物大写真》、《谍海烟云———现代间谍事件大写真》及《谍海泛舟———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于2007年1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了。这是近几年来鲜见的充满惊险、诡异、血腥与睿智的丛书。与过去所见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