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节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中国传统节日在近代发生了裂变,传统节日遭到空前的失落,外来节日或受外来节日影响产生的新的节日得到迅猛发展,究其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节日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也说明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外来文化浸入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部分南亚瑶族从老挝、泰国移居美国后,在和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其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根据笔者赴美调查所得,美国瑶族已基本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究其原因,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是美国瑶族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的支持与指导是其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傣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其文化变迁受到政府、市场和外来文化的左右.为保护本民族文化,政府应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宏观的控制,以减少旅游市场和外来文化等因素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只有发挥本民族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主动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才能良性地变迁重构,民族旅游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的先进文化采取什么态度,是影响民族文化能否得到延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古代的蜀族,妄自尊大,封闭排外而导致蜀族消亡;鲜卑族妄自菲薄,对外来文化盲目趋同,也导致鲜卑族消灭;而吐蕃族则能保持民族自尊心,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己所用,使得吐蕃沿着本民族的轨道发展壮大,从而成为今天的藏族。中国古代这三个民族的兴亡史,就今天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自尊的保持和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变迁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进行民族文化保护,从本质上说,就是要保持或者重建这个民族的文化自尊。文化自尊是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缺乏文化自尊的民族会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并逐渐丧失民族个性;文化自尊的先决条件是经济自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自尊的保持和重建,同样体现出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6.
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因其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质的结构性变化,它不仅包含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文化转型和新文化的创建,而且意味着社会成员必然经历新的文化模型。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主体——人如何建构社会新文化而进行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从文化层面上表达对人自身生存问题的真切关注。本文从三方面考察文化变迁过程,以阐明其独特的人文意义。一、文化变迁:传统文化的转型过程无论是文化内部的革新,还是与外来文化的接触,都应当是相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的,都是以一定社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是传统文…  相似文献   

7.
朝鲜古典说话集中体现着朝鲜民族的文化意识,要约之:(1)它具有人本主义文化意识,体现着下向的慈爱与和谐的伦理;(2)受巫俗思想影响,具有急功近利的现世功利主义文化意识;(3)朝鲜因其半岛的地理环境及其外来的文化影响,其民族具有"智"、"力"均衡的文化意识;(4)朝鲜的说话文学是以花郎道思想为中心,杂糅其他外来文化因素,体现着方圆调和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任何国家对外来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都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一种既似是而非于原来的传统文化,又迥异于外来文化的新型的文化模式。在这一新的文化模式形成过程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生动地显示了这一历史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荔波县是一个瑶族人口聚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荔波县瑶族民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荔波瑶族民族传统文化对瑶族地区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快瑶族地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瑶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瑶族的“打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瑶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有着一定的影响。整个“打卦”活动共21天,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主要阶段的活动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它不仅是瑶族人民增强体质的一种方法,而且是瑶族人民进行传统教育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瑶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意志及民族向心力进行塑造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创造、发明、传承的文化借助教育来作用于人,教育的本质是人"文化化"和"文明化"的过程。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进行,文化与教育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本土的民族文化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了的文化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文化变迁和教育有怎样的关系?教育如何引领文化变迁走上发展性的道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宗教生态问题发生的实质,并不仅仅是外来宗教与民族传统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宗教的传承和创新问题。当代滇南地区苗族宗教的发展及其变迁的事实表明,宗教的几度转型及传统宗教信仰的回归,以及给苗族社会和文化的稳定发展带来的动荡和冲击,实质上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如何对待和理解外来文化和宗教的传入与融合的问题。就当前苗族文化与宗教发展的趋势而言,信仰自觉的正确把握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滇南苗族地区宗教生态平衡与否反映出来的宗教问题,已远超出了宗教信仰自由与否的宗教理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新诗理论的发展变化,也与一般诗学文化的变迁一样,大致循着这样两条不同的途径——第一条是按本民族诗学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变迁,即在拓展、深化、推进自己固有的东西中,诞生新的因子。第二条是在外来诗学文化影响之下的变迁,也就是说引进自己诗学传统中从未有过的新鲜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外来的诗学文化不仅仅以其新的内容、新的形态进入了本民族诗学文化,更重要的还在于起了一种酵母和催化的作用,促使本民族诗学文化在内容、格局与形式上都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各个族群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在审美尺度上的互相影响常常在所难免。这种影响会导致审美尺度的变迁。审美尺度的变迁或植根于本民族传统而嫁接了外来文化,或因接纳新生活而重新阐释了自我文化,或因殖民背景而导致了文化阉割,或因表达政治意愿的需要而重建自我文化去抗衡强势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进行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和大量地移植外来法律文化的同时,中国本土的法治资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伦理观念、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瑶族习惯法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规定。通过实证调查,比较瑶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在不违反法治原则的前提下,国家制定法应尽量地吸收当地的习惯法,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或者说正因为他是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民族化,其含义有两个方面,即外来文化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根据这种理解,本文所论述的鲁迅思想和创作的民族化特色,只限于外来文化中国化这个方面,而不涉及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虽然这两个方面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我所说的外来  相似文献   

17.
姜糖是湘西凤凰极具特色的一种食品制作工艺,更是凤凰受多民族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形态的一种真实写照,它既保留了凤凰当地人民吃辣的饮食习惯,又融合了外来的糖文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食品。姜糖在其产生之初,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是民族文化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外来词是不同文化接触的产物,是民族关系的见证,是文化渗透的结果。一种语言对外来成分的接受方式和程度的不同,一方面反映出该语言的特征,另一方面更折射出以该语言为母语的民族的语言的文化心理。本文主要从引进外来词的历史及其吸收方式方面来探讨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从而得出对外来词、外来文化我们应持有何种态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广西凌云县背陇瑶扶贫搬迁移民的个案研究,指出市场化是背陇瑶移民群体变迁的主线。这一变迁始于国家通过移民搬迁控制瑶族移民的土地资源以发展工业。随之发生的背陇瑶生活资料的商品化以及外出务工成为主要的替代生计方式使背陇瑶被完全卷入市场化进程。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都被纳入到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各类"风险"和"不确定性"中。  相似文献   

20.
九寨沟歌舞文化的建构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不断的交融与实践,新的文化因素已经在原文化的基础上慢慢渗透到整个生活共同体的各个领域。这种新的建构结果是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他最终以文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政治、经济等因素作为变迁的重要因素对于文化是不同层面的介入,调整和建构着九寨沟地区民族的生活方式、心态、思想风格和权力的再分配。从九寨沟歌舞文化的变迁可以看出,生活在某一区域的人在被外来力量影响的时候,他们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主动的适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