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 ,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述评 ,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逐渐从垂直FDI为主导向国际外包为主导方向演变。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球外包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逐步改善,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但其结构不合理影响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营造更有竞争力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生产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集聚能力,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4.
国际产业转移与江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力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规律,并立足于江苏这一区域,从而探讨如何提升江苏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重点区域,肩负着打造高效承接产业发展的平台、塑造高品位滨江生态新城市的重大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主要以欧盟、北美、日本、亚洲四小龙和"金砖四国"为主要区域进行分析。通过对趋势的分析,本文认为对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的发展具有以下启示:以错位发展为核心,优选重点承接产业;以区域合作为平台,构建皖江城市带制度性区域合作机制;以"补链"为抓手,形成特色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全球范围看,欧盟、北美、亚太经合组织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明显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内或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深深地影响了自身及区域外经济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腾 飞、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产业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大幅缩减.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发展,只要中国能够抓住机会,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将进一步强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将广东省放置于整个国际环境平台中,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原理,分析并指出广东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继续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具相当的局限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提升方向不吻合,对国际产业转移重要主体利用不足和环境建设不适合国际产业转移新要求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式地提出为优化广东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采取确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明确定位本省发展方向、营造良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环境和积极探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思路及新手段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全面分析,审慎对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转移是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移动的经济行为,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利益驱动规律、生产要素"避缺求盈"规律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等经济活动内在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转移具有其特定的动力机制,如技术差距、人力资本、本地企业所有权、创新能力等机制,其技术外溢的效果可以基于各动力机制的评价指标加以衡量.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全球新的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及其结构优化浪潮背景下,有效促进产业转移和实现地区产业聚集发展能力提升,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生成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最终实现产业经济协同发展基础上的区域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战略性关键问题。文章通过产业转移的资本补缺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就业创造机制及其市场作用的引导、政府政策的作用机制等,从理论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阐释,并提出有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具有多样性特征。在国际技术转移中,并不存在对于技术输出方的产业技术的完全照搬,任何技术转移的实现都是一项新的产业技术的建构,因此,对于技术引进方而言,技术引进的目标应是产业技术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2.
李泽民 《学术论坛》2007,30(11):122-127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双重机遇.产业转移是由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推动的.文章着重论述产业转移的内在必然性,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的共性和特殊性以及从运用好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的角度提出我国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本文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导致的碳排放数量巨大,在我国碳排放总额中占比接近四分之一,且在行业分布上呈现较高的集中度.此外,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出口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部分碳排放,国际社会在核算碳排放数额以及分配碳排放权时要考虑到我国这一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业的区域间接转移现象十分普遍 ,相关性的研究也正逐步展开。对于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等基本问题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化与福利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日本把纺织、服装等轻纺类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相对先进的技术和工业化机会,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起飞,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政府服务等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居民福利和政府福利提高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科学构建城乡产业互动和人口同步转移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保佑 《学术论坛》2006,(11):114-118
中国“三农”难题的解决和在工业化进程中要抑制和缩小城乡差别,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发展自身规律来解决和弥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目标,必须科学构建城乡产业互动和人口同步转移的六大机制:即统筹城乡产业资源配置,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产业结构互动发展的新机制;以就业为根本,构建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同步发展的转移机制;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切入点,构建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启动城乡居民的收入调节机制;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城乡居民融合机制;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构建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姜凌  韦伟 《天府新论》2007,(2):52-56
总体上看,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币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人民币继续小幅逐渐升值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一进程客观上将导致我国东西部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抓住时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这一机遇,促使产业结构优化,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从经济长远运行角度来看,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有利于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将影响到外商投资的变化,也有利于涉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国际机制是指在国际政治的某一领域中 ,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的总体。国际制度构成国际机制的主体 ,国际组织是国际制度安排的结果 ,是国际制度运行的平台。国际机制具有内生性、自我实施性、有限的有效性、层次性与广泛性、主客观统一性等特点。国际机制安全 ,是指国际机制保持相对稳定、完整 ,并公平、正义 ,健康发展的状态 ,以及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国际机制安全包括对已有国际机制的维护和新国际机制的创新两个层次。国际机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深远 ,与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20.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业转移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梯度性的特 点;在撤退产业转移中,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是主体,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则是衰退 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和基本动机;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要素注入 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 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