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科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科研活动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鹏 《学术交流》2005,42(7):184-188
社科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工作与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社科学术理论期刊编辑进行科研活动对提高编辑工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说来,通过科研活动,能够不断提高期刊编辑筛选稿件的能力,编辑加工稿件的能力,组织稿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提高期刊质量涉及许多问题,除了编辑人员的主观条件之外,还有很多客观条件,应当说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作为社会科学期刊,在众多的条件中,提高编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却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关键. 一、提高期刊质量必须提高编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生产明显地分为三大类,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们都在整个社会生产这个大系统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精神生产也叫意识形态生产,期刊工作就是精神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统计,到1991年11月末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达6500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上是各占一半.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有11种,《半月谈》发行量最大,每期发行622万份.我国科研人员通过阅读期刊获得的科研信息,已占总量的70%左右.(见1992年1月11日《人民日报》)这些数字充分证明,期刊的编辑工作和期刊确实是整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著作家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精神产品是创作者思想感情的  相似文献   

3.
熊晓平 《学术交流》2002,(4):171-174
茅盾当年主编《小说月报》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科理论期刊要破除狭隘的“内向性”的束缚,以学科特色和学术权威立足于学术界,共同追求创造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各家期刊都要有自己的学术品位与文化追求。期刊有无特色和成就,取决于主编有无办刊理念、智慧和个性。社科理论期刊呼唤茅盾式的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4.
部娜 《社科纵横》2012,(5):137-138
本文从期刊编辑的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维度探讨期刊编辑必备的创新意识,以期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期刊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田新华 《学术交流》2005,(5):186-188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社科学术期刊的办刊人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刊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期刊编辑以文稿的学术质量要素,即它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首要标准。坚持这一标准,期刊编辑应在知识结构上朝着广博和专深的“T”型人才方向努力,从编辑理论研究和编辑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转型期加剧了期刊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期刊的繁荣。但是,期刊市场的竞争也暴露了期刊错位、千刊一面、导向失误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不难发现,原因尽管是多种的、复杂的,然而,最根本的是期刊编辑素质存在欠缺。当务之急应该提高编辑的把关素质、创新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术理论期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毫 《学术交流》2001,(3):147-149
资金短缺,是当前制约学术理论类期刊发展的瓶颈问题.由此导致期刊质量下降,编辑人才流失.实践表明,学术理论期刊不宜推向市场.针对其自身特点及办刊宗旨,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投入,或走以刊养刊、集团化经营之路,才是期刊得以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金华宝 《探求》2014,(3):111-116
期刊与文化相辅相成,期刊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而文化体现出期刊的内涵与品质.期刊的文化功能发挥程度如何,是影响和决定期刊的社会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期刊的文化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教育功能、信息功能、娱乐功能等.发挥出这些文化功能,既需要期刊有鲜明的文化定位,有厚实的文化积淀,也需要期刊编辑有着扎实的文化功底,同时期刊在创新中更要不断添加新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文字编辑,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水平:一、政治素质。编辑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要善于观察分析政治动向,要有超前思考、超前研究、超前预测、超前规划。二、理论素质。编辑必须了解和把握过去和现实的理论观点、理论前沿、理论动态、理论焦点等重要理论走向。三、思想素质。编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要有深度、有层次、有条理,要入情入理,抓住本质,切中要害。四、思维素质。主要是思想方法,即思想的维度。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直线思想与辩证思维、单一思维与复合思维等,还要注意研究文章的辩证观点、整体观点,防止对问题的认识简单化、片面性。五、文字水平和服务意识。文字表达要简洁扼要,通俗易懂,叙述流畅。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组织、编写稿件。要为作者服务,把好的选题、好的思路交给作者,还要帮助修改。要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0.
心理测量是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引入OBE理论对传统教学进行重构,打通理论和技能之间的沟壑,实现被教育者的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基于该理论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调整,提高学生应用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心理测验问题的思维和能力,适应心理测量课程的改革方向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社科类期刊编辑工作方向的政治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为社会意识形态重要的组成部分,社科类期刊编辑工作的方向,也必须受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制约。因此,社科类期刊编辑工作必须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并突出在政治上和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例如,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大搞和平演变的反革命策略,在政治上妄图推翻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针对它们这一行径,全国的社科类期刊纷纷组织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社科类学术团体,撰发文章和召开理论讨论会,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都给予彻底地揭露和批驳,在社会上造成了强大的反和平演变的舆论声势,旗帜鲜明的表明了社科类期刊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5月8日,《日本学刊》编辑部主办的"期刊编辑和网刊建设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为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创新工程的要求,促进期刊业务工作质量的提高,汲取相关国际问题期刊编辑部的办刊经验而举办的。来自《日本学刊》、《国际安全研究》、《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研究》等期刊编辑部的负责人和编辑十余人与会。会上,《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和《日本学刊》编辑部主任林昶分别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期刊编辑和网刊建设做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3.
王永平 《探求》2007,(5):4-8
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不断创新,主要基于把握四个实践基础: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认识和把握;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认识和把握;对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认识和把握;对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现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四个方面。因此,应以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4.
青年编辑是图书、期刊出版事业的希望所在。为了加快青年编辑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于1991年11月28日至30日,在西安举行了全省出版社和期刊社(部)35岁以下青年编辑竞赛。竞赛内容和方式有:政治理论、编辑出版知识的笔试、口试、文稿的审改加工等。竞赛的初选阶段,从1991年8月开  相似文献   

15.
黄刚 《创新》2014,(1):18-24
科学方法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方法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方法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中的四个方面具有方法论创新的特别意义:一是在"坚持"中发展;二是在"问题"中突破;三是在"结合"中创造;四是在"总体"中建构。这些理论创新方法对于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并继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期刊编辑与公关意识论析高伟杰一个称职的编辑不仅应该会组稿、审读和写稿,而且应该具备较强的公关意识,自觉地将公关意识渗透在整个期刊编辑工作中去。这是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对期刊编辑提出的新的要求。为此,笔者就期刊编辑与公关意识作以如下探讨。一、期刊编辑树立...  相似文献   

17.
张深林 《探求》2004,(5):34-35,5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体现了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和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把期刊办成适应读者需要、深受读者欢迎的出色的出版物,这是全国浩若繁星的众多期刊的编辑们的共同愿望。这无疑需要多种条件,多方努力。其中,编辑部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群体意识,这是能否办好刊物的十分重要的主观条件。创新——期刊使命所在编辑部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这是办刊目的的要求。没有创新意识,刊物对读者就没有吸引力,它就没有多大存在价值。我们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9.
苟颖萍  曹海滑 《社科纵横》2008,23(11):43-44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允许存在"、"鼓励发展"到"共同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认识经历了从"劳动者"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转变.这些理论创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实践,任何经济理论的政策主张都是针对一定的经济任务而提出的,政府的经济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目标、人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具体经济形势而变化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也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认真研究政府职能变迁的理论和历史,强化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认识,改变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由于制度发育的落后性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仍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