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王俊西北政法学院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开始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建立...  相似文献   

2.
发达的市场经济就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这一点不仅为战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也为14年来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实践所证实。对此,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过程中,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里就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是这种宏观调控体系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即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为目的;二是这种宏观调控体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三是这种宏观凋控体系的建立必须从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三者构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与之相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就势在必行。本文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特征、建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来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之作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故本文作探索。一、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及其体系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  相似文献   

5.
韩华  赵静 《兰州学刊》2006,1(4):83-85
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构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扩大,各种文化思想、文化现象交织激荡,诸多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无不显现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以及文化发展任务的繁重性。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应有深层次的定位,着眼于整体,抓住灵魂和关键。本文主要从社会理想体系的建构、主文化建设和高雅文化建设诸方面就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实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的选择 中国人民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一种美好的政治制度,而且自近代以来一直在寻找和探索着这种制度。 从辛亥革命开始,中国资产阶级首先是从西方搬来了三权分立的国会、总统、内阁等制度,并且建立起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但是,经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十五六年时间的证明,这种制度除了给中国带来长时间的内战和破坏外,看不出有任何积极作用。一种好的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制度,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能够使得国内政治稳定,生产得到  相似文献   

8.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的一个紧迫任务。现阶段道德体系的建设应循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道德文明相融合这一基本理路进行。要建构科学合理的道德体系 ,需要坚持体系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将完善法律体系与完善道德体系结合起来 ,将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的出版发行,为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提供了最好的版本和教材。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又强调,学习《邓小平文选》要在全面系统地把握理论体系上下功夫。而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体系,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关系到能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心主题,由回答和解决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基本理论和范畴所构成的丰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建构初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完全符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将使我国人民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目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理解和实践更清晰、更深刻、更主动、更积极,也必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之相适应。不仅要通过加强法制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完善国家组织规范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而且要深入到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初探石茂生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有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与之相适应。从总体上、法理上对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加以研究和论证,进而提出健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魏文章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就是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要保障市场经济体制有秩序、高效率地运行,就必须健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关于如何健全这一体系?笔者认为:完善立法,构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文化建设以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就成为值得深人探讨的课题。本文依据十五大报告的有关论述,从文化的基本特性切入,试图对此作出初步解说。 (一)从文化的社会性来看,它是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 文化的社会性是文化的根本属性。一定社会的文化是该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尤其是在文化领域占据主导性支配性地位的意识形态体系的文化,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的制约,并由此决定了文化的社会性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首先应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其社会主义性质是无庸置疑的。尤其是以理想、信仰为核心,以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为重要内容的意识形态体系的文化,更应该鲜明地体现它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我国现阶段科学知识体系的文化确实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了许多,我们要争取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的意识形态体系的文化,尤其是其核心部分,如理想、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不落后,而且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代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拟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包括:1.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2.作为普遍性、全民性规范的“五爱”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3.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特殊道德规范。4.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部的各种具体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建国以来,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49——198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8.35倍,平均每年增长9.2%,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4.56倍,平均每年增长4.7%,工业总产值增长51.81倍,平均每年增长12.7%。根据1981年的统计数字,我国在农业方面已经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282.9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498.3万马力,机耕面积达到3,647.7万公顷,化肥施用量(含有效成份100%)1334.9万吨,农村用电量达369.9亿度。在工业方面,1981年我国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2,709亿元,流动资金1,164亿元,当年为国家提供利润额923亿元。我国的粮食、纺织、钢铁、煤炭、发电量、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主要产品生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过去,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甚至“谈市变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多种多样,千变万…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特殊和一般的统一。市场经济有不同的模式。明确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无论在观念上或应用上,都是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不仅是要求市场经济适应公有制,更是要求公有制适应市场经济。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和辅以其他分配方式。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原有的分配体制。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实,既不能重走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老路,又不能一步跨跃成现代市场经济。四、大国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实。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对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来说,是正常的现象。五、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前进。市场经济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必须注意存利去弊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我国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正式建立。200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 :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县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农民 ,均有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规范 ,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本期推出的一组论文 ,对浙江省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社会意义 ,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希望这种探讨能够早日促成一种新型的、面向全体公民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在中国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