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钢琴诗人”肖邦一生的创作都与波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这种体裁源自民间的舞曲,充满着浓厚的波兰民族乡土气息。笔者以“民族性”为角度,从旋律、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肖邦的玛祖卡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此呈现肖邦玛祖卡作品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古调式和声曾经在1600之前统治欧洲达1100年,后逐渐被调性和声所取代。两百多年后,肖邦在创作中重拾调式和声,使它再显异彩。而肖邦作品中调式和声使用最广的当属《玛祖卡舞曲》。《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在肖邦音乐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肖邦作品中创作数量最大、跨越时间最长、最富于波兰民族性的体裁。玛祖卡舞曲中显现的波兰民间音乐舞蹈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变化多姿的玛祖卡节奏;二是大量的中古调式的使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肖邦在玛祖卡舞曲中中古调式的运用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在作品中的巨大意义。同时,这些探析,对具有丰富调式音乐资源的中国的音乐创作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邦的骊祖卡舞曲最能体现其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特色,玛祖卡是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原始舞曲加以提炼,把这些农民舞曲彻底融化在艺术音乐的样式中,用独特的创意发展成新颖的形态及内容,按照自己自由奔放的意向而作,充分展现出这位波兰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极强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肖邦的骊祖卡舞曲最能体现其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特色 ,玛祖卡是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原始舞曲加以提炼 ,把这些农民舞曲彻底融化在艺术音乐的样式中 ,用独特的创意发展成新颖的形态及内容 ,按照自己自由奔放的意向而作 ,充分展现出这位波兰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极强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肖邦音乐创作的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得益于波兰民间音乐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他的50多首玛祖卡舞曲中,许多大型的作品也同样存在,体现了音乐创作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6.
<波洛涅兹幻想曲>在肖邦的波洛涅兹舞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肖邦出于内容表现的需要,超越了传统曲式框架的束缚,对作品进行了大胆新颖的创新.曲式结构的灵活多变、运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主题、调性及和声语言上的独出心裁,都显示出肖邦独具个性化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肖邦幻想波罗乃兹舞曲OP.61是其晚期作品。此曲到处充满着突然的变动所刺伤的忧郁、平安中的惊慌、忍无可忍的叹息,犹如经历伏兵包围而惊慌失色的人们那种失望的心情,混乱的感情,又像是喝多了烈酒的那种激烈的近似疯狂的焦躁与不安。这只能呵责人们美丽的被死一般的痛苦包围的灵魂,精神已失去了意志,人被绝望所左右,是把痛苦的幻想用在了美的艺术效果里。  相似文献   

8.
中外学者对肖邦钢琴叙事曲结构的分析并不一致。在肖邦以较复杂的曲式结构运用于如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幻想波洛涅兹舞曲等的大型作品上,众多理论家因分析的角度、方法、观念的不同,他们即使对同一首曲子的分析也有差异。肖邦在音乐中运用混合曲式结构,这与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时代追求音乐上的创新、追求强烈对比的感情表现、追求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综合运用等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经典的作品是民族的和人民的,代表一种民族奋进精神。本文从波兰舞曲的起源和民族特色、肖邦波兰舞曲[英雄]所表现的历史背景、民族艺术特色三方面析读这种民族的和人民的音乐。  相似文献   

10.
波洛涅兹舞曲是肖邦音乐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体裁形式,作品26之2虽然是肖邦的早期之作,但已经初步预示了其后期主要作品的特征;该曲集多样的作曲技巧、精妙的结构形式、清新朴质的民间音乐语汇以及作曲家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欣赏研究及教学演奏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肖邦大多数作品,特别是小型作品采用三部曲式结构,而他的大型作品,如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幻想波洛涅兹舞曲等则采用较复杂的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钢琴练习曲之中,肖邦的练习曲堪称此领域的典范.这些练习曲,每一首都是技术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它们是每位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其中Op.25.No.5是肖邦在听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精湛演奏之后被他 那魔鬼般的技术所感召而写下的一首技术性很强的练习曲.文章对此首练习曲各个音乐要素的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钢琴演奏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艺术,在钢琴教学中,需运用辩证统一的教学模式——即将读谱、演奏技法以及乐感的培养三者相互协调、促进。并通过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及乐感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循环认知、模式信息认知与演奏技巧创新认知等能力的培养。肖邦夜曲op.9-no.1音乐语言丰富多彩,通过肖邦的这部夜曲作品教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了解肖邦的创作追求,帮助学生增加抒情性乐曲的乐感与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4.
蔡俊超 《东方论坛》2013,(3):121-125
玛祖卡是肖邦独特的创作领域,从体裁上讲,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活泼、欢乐的色彩为体裁,节奏变化丰富,并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并常有不断反复的短小乐句,陪衬着低音部连续空五度的和声(模仿民间乐器),有一种特别的清新感。另一种则有较多的城市气息渗入,略带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表情细腻,旋律与和声的处理都比较精致,有时使用半音来进行丰富的调性变化和复调手法,在感情上比较接近于市民阶层多愁善感的音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肖邦钢琴作品的旋律、复调、和声思维、踏板技巧及音乐形式等多方面独特表现手法的剖析,论述了肖邦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肖邦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6.
邬浩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2):76-78,90
本文从调性布局、转调手法和复合功能这几个角度着重分析了肖邦《夜曲集》的和声技法,并通过肖邦对传统功能和声技法突破方式的分析,来揭示肖邦新的和声手法与《夜曲集》音乐表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在其代表作《觉醒》中人物描写的反讽手法.作者指出凯特·肖邦在描写传统人物时,沿用老套的人物描写方式,带有嘲讽的口吻,再现了他们的恪守陈规.而在刻画个性十足的女主人公爱德娜时,则选择新颖独特的语言,以突出她的个性.从而表现了凯特·肖邦对不合理的道德准则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构思与科学建构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同课异构”的核心精神.课堂教学构思与建构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文中对什么是课堂教学构思与科学建构的概念、如何在课堂教学构思中进行科学的建构以及它在“同课异构”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探究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有效课堂教学及教学构思与科学建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变化的和声与调性、充实浑厚的音响、丰富多彩的题材与内容等六个方面论述了肖邦钢琴音乐的浪漫主义风格,从旋律"声乐性"与"器乐性"的交织与并置、丰富多彩的乐曲体裁等方面论述了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而论述了肖邦钢琴音乐在演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引言 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如协奏曲、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夜曲、前奏曲、练习曲等等,它们体现了19世纪钢琴音乐发展的风格和成就.其中,肖邦创作的四首独立的钢琴谐谑曲对谐谑曲体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